APP下载

艺术普及活动中语言传播策略研究
——以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为例

2017-01-28高婉君中国传媒大学100024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讲堂主持人

高婉君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艺术普及活动中语言传播策略研究
——以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为例

高婉君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笔者作为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活动《经典艺术讲堂》的专职主持人,2年主持200多场,与各个表演艺术领域的艺术家近距离的基础交流和合作。本文将以《经典艺术讲堂》为例,主要探讨艺术普及活动中语言传播策略。本文将从语言传播的角度对如何让文艺切实服务于人民群众,创新表达,通过高效的语言传播提升艺术普及的质量。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讨,总结可操作的方法和规律,加强艺术普及领域语言传播工作者的效率。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经典艺术讲堂》;语言传播策略

一、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简介

《经典艺术讲堂》是国家大剧院一个贯穿全年的大型活动版块,其内容主要围绕大剧院艺术演出展开,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选题丰富,内容中西兼顾。活动集中在每周末举办,全年提供超过300场以上的艺术普及讲座及艺术体验活动,在社会大众与艺术家之间搭建起交流互动平台,打造一个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空间。

二、主持人的台前与幕后

第一,案头准备,在每场活动前和项目负责人联系,确定嘉宾和本期主题,上网搜索嘉宾资料。因为网上资料滞后或者有误差,还需要在活动前和嘉宾确认沟通。比如有些舞蹈作品,内容涵盖丰富,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舞剧,如何称谓,介绍为“舞蹈作品”是否更合适,要提前和嘉宾沟通,准确确认。

第二,形象建设,因为《经典艺术讲堂》是属于小型300人左右高雅艺术普及的室内活动,主持人着装尽量简单大方即可,不宜过于华丽和暴露。笔者平常主要以白色质感好有点设计感的衬衫为主,搭配简单的首饰。

第三,嘉宾沟通。首先,在实际工作中,《经典艺术讲堂》嘉宾分为健谈类,和非健谈类。高校老师一般讲90分钟的内容很轻松,但某些领域的艺术家平常专注创作,不善言辞,这种情况多采用访谈的形式。如果是艺术家公开课的形式,当艺术家无话可说时,主持人多准备备用问题,充当观众多提问,挖掘嘉宾背后的故事。比如访谈小提琴家杨天娲时,主持人在提前交流沟通中,就发现天娲是一个很腼腆,话不多的女孩,问什么答什么,回答简短利索,不爱讲具体的故事经历,这时需要主持人在具体访谈中多追问,多准备问题,有备无患,深度挖掘她的艺术成长经历。可以从现在的工作,亲情,友情,良师益友,未来的发展期待等全方位立体访谈。

其次,因人而异,嘉宾性格多样,有些嘉宾不介意你如何介绍他的履历,也不介意称谓。但有些嘉宾很介意,这点需要提前交流,获取嘉宾的意见。

三、《经典艺术讲堂》主持人反思

第一,忌随心所欲,国家大剧院是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并没有太多的主持人,所以我在工作中并没有参照系,也没有同行专业的意见点评,语言表达的随意性,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做活动有些盲目随性。主持人无竞争压力,对于创作力和创新力主动性不强,可持续发展堪忧。

第二,忌千篇一律,《经典艺术讲堂》主要围绕着歌乐舞剧戏几大表演艺术门类展开,不可避免出现主题的重复性。主持人语言表达很容易进入套话和套路。比如:每次介绍芭蕾舞剧《天鹅湖》都会说哪里有穿着白纱裙的公主和无所不能的王子。缺乏语言创新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教导:“即使是同一个主题,时间不同,人不同,不能固化自己的语言。”

第三,忌急于求成,自我表现。我在主持实践不丰富时,在跨越了初期的胆怯,现在进入了中期过于想自我表现,话太多,有时候嘉宾在旁边站着干看着,也是对嘉宾的不礼貌。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没有过渡,没有想到观众的接受能力,没有考虑到信息的有效传达。

第四,作者自身大众传播媒体的工作经验不足,在央视《生活圈》的实习,因为内容和大剧院的内容不匹配,不能照搬经验。两年来,我一直坚持主持艺术普及活动,但都属于小范围的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活动,不知论文的研究对于大众传播是否有借鉴意义。不知主持的经验是否适用于大众传播。

第五,视野局限性,笔者主持《经典艺术讲堂》2年,嘉宾和观众都相对稳定,形式类似,观众人数稳定在300人左右。对于不同的目标受众和更大的主持场合,欠缺经验和把控,如果有一天在3000人的剧场主持,在语言传播和表达上恐难游刃有余。

四、《经典艺术讲堂》中语言传播对策

1.树立声音品牌

第一,树立声音品牌,锤炼富有文学性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柴璠老师在其著作中尤其强调文学化表达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主持人,包括我,语文水平低,导致语言思维不畅通,语汇的择取迟缓,单一或者无力,结构凌乱,不能在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即时磨合修正补充。直接的后果就是语言思维和表达不同步,不和谐。语言的色彩单调,修辞简单,感情单薄,如果多一些文学性意味将是锦上添花。

第二,重复的力量,重点突出。汉语普通话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逻辑性相对松散,是情感和价值的表达。常以细腻,复杂,具体的描述,修辞打动人心,主持人可以通过鲜明的语气和重音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态度。体现在活动中,首先,对于讲座中重点信息多加重复,主持人在结束语中可做概括和梳理。让观众印象深刻。其次,对于学习实践性环节,由于大多数观众没有艺术功底。主持人需要提示嘉宾要重复示范动作。比如:我们邀请到了梅派唯一的一位男旦传人胡文阁老师做客《经典艺术讲堂》。他教观众《贵妃醉酒》中杨贵妃闻花香的几个重要动作时,主持人需要提醒胡老师,多示范几次,对于身段,手势,脚下动作,眼神等都具体需要注意什么。

第三,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比如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鲍元恺做客《经典艺术讲堂》,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人民大学管弦乐团的同学们,来演奏鲍元恺老师的作品,学生们非常激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鲍元恺是男神级别的人物,这时主持人可建议鲍元恺老师对学生演奏的他的作品《走西口》加以点评,提提意见,同学们心领神会后,主持人可提议鲍元恺老师再指导学生们演奏一次《走西口》,趁热打铁。让学生们的演奏水平真正的得到提高。观众也可对于前后两个版本的演奏加以比较。

2.以情感人,愉悦共鸣

人生性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主持人情动于衷,由己达人。在具体到活动流程中,首先,主持人要以自己真诚热情征服听众,把握受众的心理要求。第二,根据受众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围绕本期的主题,有针对性的表达。第三,力求使用有温度的语言,老百姓一听就懂的语言。让听的人方便,让听的人爱听,期待引发观众的共鸣。

比如在中国著名指挥家于海先生开讲的那期《关于各国的国歌》。在活动最后结束时,主持人可以提议,大家全体起立,一起唱一次国歌,由于海亲自指挥。活动效果非常好,庄严和神圣感在每个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摘自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3.坚持活动品质和品味,坚持语言的规范性

吕叔湘先生指出:“人人都使用语言,但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却大有高下之分。”标准的语音,科学的用声,规范的语言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础。

作为一个活动或者节目的主持人,语言的规范表率作用和其精神力量不可低估,他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式,生存方式甚至生命活力。过硬的基本功是胜任主持人这一岗位的基本保证。语音的规范性,语言组织的严谨性是不可忽视的。刻苦锤炼语言功力,生动传播高雅艺术。主持人需要不断提高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回馈力等,整合发挥。做到语言规范化,标准化,艺术化。

4.传播正能量,责无旁贷

主持人的语言传播理应以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语言传播最精粹,最优美,最典范的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展示艺术的风采。

5.以人为本,来有所获,艺术的终极关怀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文学家沈从文说过:“文物国宝放在家里自己欣赏,是个笑话。”文艺不属于某一个人,高雅艺术也不仅仅属于精英层次那一类人,高雅艺术并不难,他是人类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高雅艺术也只有走进群众,融入大众生活,才能成为人民的艺术。

《经典艺术讲堂》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愿景,大而言之是本着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原则。小而言之体现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是希望每一位来到《经典艺术讲堂》的人都能“有所收获”,有真正的收获。实现我们“让艺术走进生活,让艺术改变生活”的诺言。比如:我们邀请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大师徐刚做客《经典艺术讲堂》,人们总认为芭蕾是贵族艺术,特别优雅,那里有穿着白纱裙的公主,和无所不能的王子。难度太高,离我们生活很远。主持人提议徐刚老师教大家一个简单的芭蕾动作,我们在家就可以练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形体和气质。让观众来有所获。而且使得这些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得艺术普及的活动效力,可以延续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总之,多年来,国家大剧院一直坚持艺术普及的常态化。艺术素养的提升需要坚持不懈,不断熏陶。《经典艺术讲堂》作为艺术普及教育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将要持之以恒为公众呈献“长流水,不断线”的艺术福利。主持人应自觉强化自己的传播能力,主动汲取多种语言表达的智慧,更好的服务受众。

[1]余秋雨.《观众心理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2]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第二版。

[3]陈平.《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建构》.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12月北京第一版。

[4]李洪岩.《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载《现代传播》2013年第8期

[5]张颂.《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张颂.《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8]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国家大剧院讲堂主持人
大剧院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