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

2017-01-28周口师范学院466001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背离典范行当

曹 楠 (周口师范学院 466001)

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

曹 楠 (周口师范学院 466001)

我国的古典舞是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形成的,戏曲舞蹈成为其参照,我国古典舞既吸取了戏曲舞蹈中的有利因素,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抛弃了与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元素,使得我国的古典舞蹈发展出自身特色,因此本文对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进行了分析。

中国古典舞表演;戏曲舞蹈;扬弃

古典舞是在戏曲舞蹈基础上发展来的,并且经过对戏曲舞蹈进行扬弃,发展出具备自己特色的舞蹈表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问题,让古典舞的民族文化功能的实现受到影响,对古典舞的扬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继承

1.典范性继承

戏曲舞蹈是古典舞发展的母体,之所以会选择将戏曲舞蹈作为发展基础,是因为其本身在形态方面就具备典范性特征。其在多方面都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典范性特征,如审美表达、表现方式、身体动作等,因此,古典舞表演继承了其典范性,这体现出的是古典舞继承传统的特征。例如,在古典舞中就对其典范性的身体动作进行了继承,且不断在发展,如古典舞中的“打”“做”等内容就是继承了戏曲舞蹈中眼、身、手、法的表演方法,另外戏曲舞蹈中还有很多片段也被古典舞继承和学习,古典舞在舞蹈表演中以及每个舞蹈动作中都很好的继承了戏曲舞蹈的典范性特征,让舞蹈动作中的形、神、律、劲等典范性的动作都很好的表现出来,戏曲舞蹈中这些典范性内容都被古典舞较好的继承和应用,促进古典舞表演。

2.民族性继承

古典舞表演还继承了戏曲舞蹈表演中的民族性,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戏曲舞蹈中民族性的表现方式被古典舞继承和学习,在古典舞最初创建的时期,创建者们就已经向戏曲舞蹈表演艺术家们学习了一些舞蹈性强的片段,我们在古典舞表演中看到了技巧传情方式就是经过继承、学习发展而来。戏曲舞蹈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动作,例如火功、椅子功、把子功等,这样的动作技巧具备较强的写意特性,通过这些技巧动作,观众可以深刻的感受作者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在我国古典舞表演中,经常被使用的技巧动作中有很多都是继承和学习戏曲舞蹈中的技巧动作,比如在古典舞表演中经常能看到的毯子功技巧,原地前桥、单小翻、单腿前桥、蛮子、单腿后桥等,这些都是继承戏曲舞蹈中技巧动作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另外,戏曲舞蹈中的传情方式也被古典舞较好的继承,这样可以将舞蹈要表达出的情绪更好进行烘托和传递。在古典舞《秦土点兵》中,表演者就通过多个高难度的表演,空中摆腿跳、圆圈大蹦子接斜体空转等,很好的加强了表演者的肢体表现力,通过舞蹈表演,可以让观众看到生动形象的场景,感受古战场士兵拼杀的场景,增强观众的感受,让舞蹈表演更具感染力。可以看出古典舞在继承了戏曲舞蹈表演民族性行为上极大的促进了古典舞的发展。古典舞中还继承了戏曲舞蹈表演身体动作,这些都推动了其发展。舞蹈是戏曲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具备强烈的表演程式性,积累了我国民族舞蹈独特的表演特点。古典舞继承了戏曲舞蹈表演的身体动作,通过提炼一个动作元素,要体现出动作的民族性,例如借鉴了芭蕾舞中脚位、手位等舞蹈动作训练方法,体现了文化融合,让古典舞的动作训练体系具有特色,这以整合方式就是从戏曲舞蹈的不同行当动作中提炼出共同的特质,为了更好的进行融合,在过程中会逐渐淡化不同行当间对舞蹈动作要求的差异,让其要求和规格实现有效统一。古典舞对戏曲舞蹈民族性的继承还表现在审美追求方面,戏曲舞蹈发展时间较长,是一种古典艺术形式,从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民族的审美传统,古典舞则是建立在现代,但是对于民族传统精神内容同样十分重视,且对其自身定位为表现我国民族和古典文化精神的舞蹈艺术。因此,古典舞还继承了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等审美追求。当前古典舞表演中仍然将形神兼备作为重要的审美追求,只有做到形神具备才能赋予表演艺术更多生命力,在表演中对气韵生动也十分注重,这样能够有效的将古典舞表演中的人物和动作神情结合起来,更好表达内在精神的韵味,让舞蹈表演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

二、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背离

古典舞虽是以戏曲舞蹈为母体,但却是一个独立的舞蹈艺术,虽然继承和学习了戏曲舞蹈中的有利因素,但是并不具备戏剧性特点,因此古典舞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纯舞蹈的属性,背离戏剧性元素,促进古典舞更好的独立发展。

1.对戏曲舞蹈表演方式的背离

背离体现在由戏曲舞蹈类型化的行当表现转变成古典舞中非类型化的人物表现方式的转变,从戏曲表演程式化改为非程式化,只有对这些进行转变,才能让古典舞独立发展1。例如,对程式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改变,可以让古典舞的表演中不用带有叙事性的戏曲舞蹈表演特征,进而单纯的展现舞蹈,将其自身的抒情性更好的展现出来。另外,在塑造人物角色方面二者也存在不同,在戏曲舞蹈中塑造角色是将“行当”做为基础的,古典舞则打破了这种方式,将人物进行具体分析,在掌握特征基础上,相应的创作出与人物特征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增强舞蹈化效果。

2.对戏曲舞蹈表演戏剧性动作词汇的背离

在动作词汇方面,古典舞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背离,在其刚创建的时候,创作者就已经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别,于是进行适当的取舍,当时要促进古典舞发展,非常注重表演内容,不断丰富表演内容,将现代舞、芭蕾、武术等元素也加入进去,在发展过程中,古典舞逐渐具备自身的特色,形成一种纯舞蹈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具体的背离变现在对程式套路和行当专属等一些戏剧性动作词汇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在发展中更加注重表现性动作和动作元素内容,因此通过不断的挖掘和提炼,让古典舞发展的更好。程式套路虽然是戏曲舞蹈中的特色,但是却并不适合古典舞的发展,反而会带来局限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古典舞就对程式套路进行了改变。这一背离也让古典舞直接背离了戏曲舞蹈中的行当专属,因此在古典舞表演中,可以发现在表演者的面部表情中已经不具备多少戏曲舞蹈行当专属的特点。另外,背离内容还体现在指事拟态和再现性表现等特点,让古典舞具备舞蹈化特点2。指事拟态就是在戏曲表演中,所有的任务都和剧情是相辅相成的,且很多程式套路中都能看到指事拟态的特点,例如起霸、走边等程式套路都来源于生活,也具备了一定的叙事意义。古典舞在继承和学习中,就对指事拟态动作特点进行了合理的改变,只取其形态和韵律。古典舞发展中还背离了戏曲舞蹈表演中的唱、说元素,减轻了戏剧性情节,这也体现出古典舞纯舞蹈性的发展特点,是对指事拟态特点的淡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舞和戏曲舞蹈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通过对戏曲舞蹈表演进行扬弃发展而成当代的古典舞表演,对其中的典范性和民族性特征进行了继承和学习,对戏剧性特征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和背离,促进古典舞表演更好的发展。

注释:

[1]刘建.雅、俗、胡与古典、民间、外国舞—读史有感[C].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杭州师范大学,2012:34-35.

[2]李馨.从“舞姿转”的训练谈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2):30-32.

曹楠(1988.10-),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硕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舞表演兼教育。

猜你喜欢

背离典范行当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甄忠義——敢為人先的典范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劳动合同法中若干价值背离现象浅析
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对传统审美理论的背离
琼剧老生漫议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寻找背离代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