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戏剧悬念与观众的关系

2017-01-28刘小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6期
关键词:剧作家悬念艺术作品

刘小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0000)

论戏剧悬念与观众的关系

刘小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0000)

如果把一场戏剧比作是一场仙境探险游戏,剧作家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仙境的建造者,演员是带领参与者的导游式人物设定,观众参与这场游戏并且遵守相同的游戏规则,去探寻美妙的仙境世界。同时,在这场游戏中观众也像是仙境的再造者,将剧作家设计的关卡层层解开并设置新的游戏关卡。这样说来剧作家设置悬念;演员执行悬念;观众接受悬念。本文先阐释悬念是什么,拿戏剧悬念和其他艺术作品悬念相比较;再次,从剧作家与悬念的关系,以及演员与悬念的关系,这两个方面来论述戏剧悬念与观众的关系。最后落脚在观众作为悬念接受者参与到戏剧中的同时打开自我意识展开观众想象。

戏剧悬念;观众;演员;剧作家

一、悬念与戏剧悬念

悬念是什么?谭霈生先生在《论戏剧性》中提到“‘悬念’指的是人们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变化发展的一种期待的心情。”

悬念在剧本中会以两种方式呈现,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是建立在观众对剧中事务已知的情况下,悬念设置者并没有对观众刻意隐瞒,观众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期待同时建立在对剧目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而观众对于未知事务的揭晓冲击更大,产生惊讶之感来加强戏剧冲突。

艺术作品都是有悬念,画家通过画作的色彩、构图传达给受众悬念;音乐家通过旋律、篇章传达给受众悬念;对于这些艺术作品来说,戏剧的悬念传达是特别的,因为戏剧演出的实时性和不可复制性,戏剧悬念的传达也是实时的不可复制的。在悬念传达的过程中,剧作家能感受到观众的存在,演员能感受到观众的存在,并在同一时间收到观众的反馈。在其他艺术作品中,观众与艺术作品开始见面时,悬念传达给了观众,但是悬念是不能再叠加,观众给与作品的反馈也是延后的,艺术作品生产者不能在观众给与反馈后同步的改变自己的作品。

二、 剧作家与悬念

悬念埋藏在结构之中,结构是作者的谋篇布局,反之,作者也根据端着的观众的习惯来安排自己作品的讲述顺序。其中就包含两种形式的展开,一种是要么剧作家顺着观众习惯来谋篇布局,另一种是剧作家突破惯例模式,后者就是悬念。顾仲彝在《编剧理论与技巧》这一书中认为“悬念是戏剧中抓住观众的最大的魔力”。表现出剧作家在孕育戏剧作品的过程中,将作为上帝的观众紧紧摁在座椅上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悬念。悬念产生于观众的兴趣、期待、好奇心。

以话剧《雷雨》为例,《雷雨》被称之为佳构剧,此剧精致的描绘了结构和悬念,所以观众在读此剧的时候时刻保持着紧张之感。此剧的戏剧悬念通过以下完成:首先,第一幕,鲁贵、四凤等几个人物相继出场,这只是一个小悬念,观众开始了解人物关系,人物之间的冲突展开,如周萍与繁漪的矛盾、繁漪与周朴园的矛盾;到第二幕,周萍与四凤幽会,鲁侍萍的身世引出了三十年的往事,在这系列事件形成了全剧的总悬念;而后,随着冲突的进一步展开,全剧的总悬念不断加强力量,直到第四幕高潮场面中解开。观众在一次次的期待,又不满足于期待继续探索,清晰人物性格,通晓人物独特命运。

三、 演员与悬念

演员在戏剧因素中扮演悬念执行者的角色,演员将剧作家文本上的情绪、话语、形态身姿通过自身的理解体验表现出来,演员执行悬念的最终目的也是吸引观众。随着观众与演员的关系不断变化,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有亲密的进展,主要体现在观演模式的不断变化,也就是演员执行悬念的方式不断变化。观与演的距离影响悬念的埋伏、展开以及揭示,在观演关系中,当观众的身份从观看者到表演者,悬念怎么埋伏、展开以及揭示也是会随之改变。

纯戏剧式结构用密集的冲突来展示悬念,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审美快感。戏剧艺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戏剧、即兴戏剧、浸没式戏剧、把AR技术运用到戏剧中,促进了观演关系不断革新,也就意味着悬念执行方式的不断革新。而观演关系的不断革新,演员执行悬念方式的不断革新,都是为了作为上帝的观众服务。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挽留观众、吸引观众。

四、观众与悬念

前文已经提到剧作家设置悬念、演员执行悬念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留住观众,《戏剧艺术十五讲》提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戏被搬上舞台,只能算是完成全部创作活动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由观众在欣赏和接受过程中完成的。”戏剧艺术又称之为“剧场艺术”,戏剧作品最大特点是现场性、不可复制性。悬念的制造者和执行者以及接收者出现在同一时空,观众所看到的每一场戏都是不同的。戏剧悬念与观众想象具有实时性,在同步、划一的展开,戏剧作品的现场感也使观众在第一时间开始自己的观众想象。斯泰恩认为:“观众不应该只是观察,而应该参加进一次共同的创作性活动。”戏剧艺术观众与其他艺术作品受众,有本质的不同在于戏剧艺术作品是观众可能产生身份变化的艺术,观众可以从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变为艺术作品的创造者。

不同的戏剧有不同的悬念同时有着不同的观众,“每个观众都带着自己的期待入场看戏的。有时是心灵的抚慰,有时是情感的宣泄,有时是智慧的启迪,有时不过是对某个演员的偏爱而已。”即使观众选择同一出戏剧,姿势相似,视角却不尽相同。以契诃夫戏剧《海鸥》为例,海鸥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作家想要表达的海鸥的意思吗?观众能领会到的是具象化的海鸥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在观众对于海鸥的这一悬念的解读中已经有自我意识的思考和再创造,甚至超过了剧作家和演员设定的范围。

对于观众而言,不管是对于期望式悬念还是突发的悬念的接收,在接收之前,都会有自己的观众心理预期,观众心理预期与展现的悬念相同与否影响观众对于这个剧目的评判和界定。当悬念的发生符合观众的心里预期时,观众会欣喜于自己与剧作家之间的心灵相通,但也会有“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而当悬念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超出观众视角的剧作家视角会使观众产生“原来如此啊”的想法。如果观众能在结局之前有超出的期待,对于这个悬念的解开惊喜程度自然一般,相反的,在观看时对于悬念的解读和理解程度不够,悬念解开时的感受会非比寻常。

综上所述,剧作家与演员都是悬念的创造者,是为观众设定的游戏规则,而观众进入剧场,不约而同的遵循相同的游戏规则。随着观众对于剧作家以及演员抛出的悬念的不断接受,观众开始反客为主,这时的观众不仅是悬念的接受者,同时开始自我意识的思考,成为悬念的再创造者。

[1]顾仲彝:编剧理论与技巧中[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2]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

[3]马丁•艾思林.罗婉华译:戏剧剖析[M].中国戏剧出版社

[4]艾•威尔逊等.李醒等译:论观众[M].文化艺术出版社

[5]J.L.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6]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剧作家悬念艺术作品
剧作家王辉
SCENE CHANGE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没有悬念的对决斯巴鲁森林人 VS 上汽大众途观L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