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风雨》主题研究综述

2017-01-28赵方园辽宁师范大学116021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莎翁人文主义暴风雨

赵方园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1)

《暴风雨》主题研究综述

赵方园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1)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最后一部完整著作,也是其后期传奇剧中最受瞩目的一部剧作。莎翁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折射出其复杂深厚的思想,引发了后世对其作品的品鉴。本论文拟基于《暴风雨》戏剧,对中国学者2005~2015近十年发表的论文从人文主义,基督教思想及原型,叙事与殖民,生态等主题角度进行研究综述。

国内;《暴风雨》;研究

《暴风雨》于1611年首次在宫廷上演,与莎翁前期戏剧相比,这部剧的情节相对简单。故事的主人公叫普洛斯彼罗,由于沉迷于炼金术而把国事暂交弟弟安东尼奥管理,不料反被其篡夺了王位,将普和他的女儿被驱逐到一个荒岛上。普在小岛上不仅收服了怪物凯列班,还解救了爱丽儿小精灵。十二年后,普通过魔法掀起狂风巨浪,将其弟一行人带到岛上。最后,普宽恕了所有的仇人,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爵位。

《暴风雨》中“tempest”比喻风暴,动乱。风暴不仅仅指普运用法术在海上兴起的自然力量,更暗示着风暴之后的宁静安详。风暴既是破坏,又能带来全新改革。自作品问世以来,各界学者对其孜孜不倦的进行研读。

一、《暴风雨》的人文主义主题研究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巨匠,其作品深刻地反映了16~17世纪英国的社会现实,闪现着人文主义光辉。《暴风雨》是其最后一部悲喜剧,其中折射出莎士比亚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国内学者闫晶、孙然颖在2009年《安徽文学》发表题为“《暴风雨》的人文主义解读”。两位通过对主人公普洛斯彼罗与爱丽儿,米兰达,卡列班以及与其仇人的相处方式阐释出普洛斯彼罗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从而歌颂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而国内学者杨志刚在《高校社科动态》报刊发表了“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衰落”。杨认为虽然《暴风雨》体现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精神,主人公普在后来对待人类知识、信任,以及爱情观方面也发生了转变,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莎翁人文精神的衰落。

二、《暴风雨》的基督教思想及原型主题研究

“莎士比亚在晚期创作《暴风雨》的时候,他的思想意识和创作倾向较前期发生了一定变化,或者说,有了更深的内在矛盾……此时的悲剧成分更接近于基督教观念,此时莎士比亚已经不再将匡正尘世邪恶的重任寄希望于尘世力量,而是希望人人之间像基督宣扬的那样友好对待,彼此包容谅解,建立一个和睦和谐的世界。”(赵光辉,2010(10))赵试图通过圣经文化中的“宽恕”“和解”来解读《暴风雨》的主题,而作者也通过详实的考据证实了莎翁作品中存在的基督教思想,即宽恕自己敌人的仁爱思想。而王忠祥也早在2008年《外国文学研究》中就《暴风雨》的主题进行探讨,认为普具有“恕道”精神(包括饶恕叛逆的凯列班),因宽恕而最终达成一个和谐的状态。

杨志刚在阐释《暴风雨》中所体现的基督教思想时进一步深层挖掘了其代表的原型,比如戏剧开场的暴雨具有净化作用,是赎罪的象征;普则是全能的上帝的象征;半人半兽的凯列班则是极具欺骗背叛的蛇的象征……杨教授基于文本的细读,从基督教思想以及原型角度重新阐释了《暴风雨》这部经典。张薇教授也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对《暴风雨》体现的古希腊神话原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张教授从未移位的神话和表层移位以及深层移位两个方面进行阐释,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神话原型的探索,得出“归根结底是对人的解释,人在不同阶段尽管有许多的差

异,但是还有永恒的共性——人性的本质,因此对神话及由神话移位成的文学作品的解释永远折射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光彩”。

三、《暴风雨》的叙事及殖民主题研究

张德明在2011年《外国文学》中发表题为“《暴风雨》:荒岛时空体的文化叙事功能”的文章。张教授在文章中分两部分探讨了《暴风雨》中的叙事功能,一是详细考证了作品中发生的小岛,被视为“从陆地到海洋的革命”,并将文中的地理与当时的历史结合起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互文性效果;二是探讨了以普为主体凯列班为仆人的他者形象,文本中的殖民与当时世界英国对外扩张、努力构建新世界话语权紧密互动着。张教授将文学作品的虚幻世界与当时英国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阐释文学作品的反映现实的叙事功能,为以后的学者研究这部作品提供了新思路。

孙惠柱早在2005年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中发表题为“《暴风雨》与殖民叙事”的长文。孙教授认为《暴风雨》并不是如前人认为的反映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相反,该作品充满了殖民与人性的的严重缺失。孙教授基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分析普对于小岛原著居民凯列班的统治,并结合故事人物对小岛的主权之争拓展到国与国之间的争斗,突出了文化霸权主义以及殖民主义。

四、《暴风雨》的生态主题研究

近来,有学者从生态主义,特别是整体生态观的角度阐释莎士比亚传奇剧,指出它们从整体上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朴素的生态观:“莎士比亚的深刻之处在于,在当时乐观激扬的人文主义氛围下他却发现了人自身的有限性,揭示出无论以恶抗恶还是以善抗恶,人都不能自救……”(庄新红,2010)张东燕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普洛斯彼罗最后的人生抉择。张认为普并不全然是上帝式的神性人物,因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自然的制造者,他超越自然,永恒不朽,而普来自凡俗,只是通过钻研获取了高超的法术,他无法超越自然法则,超越衰老死亡。他最终选择完全放弃法术,重回尘世,正是出于他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和天地自然神性的敬畏。

一般来说,文学领域的理论来源于文学作品及其背后产生的社会现实。将文学与生态相结合,这种文学意识的改变表明学者们对文学研究的新的探索。2015年周丽敏,王文霞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莎翁《暴风雨》”。两位学者从生态批评的定义、理论出发探求生态的范围,以及生态批评理论在文学界乃至对世界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文中荒岛中的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生态结构地讨论,周、王两位学者再一次从生态批评的高度重新解读了这部作品,这具有影响深远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

莎翁的《暴风雨》作为其最后一部传奇剧,在文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引发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孜孜不倦地探讨。本文基于国内学者近十年的研究,主要从人文主义精神,基督教思想及原型形象,叙事及殖民,以及生态批评这四个维度进行主题综述。除此,还有学者从音乐,意象,隐喻,海洋,新历史主义等角度进行解读。通过探讨文学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故事创作的

背景,将文学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突破只重文本,忽略其他动态因素的模式。

[1]孙惠柱.《暴风雨》与殖民叙事[J].《戏剧》,2005(1).

[2]王忠祥.“人类是多么美丽!”——《暴风雨》的主题思想与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8(4).

[3]闫晶,孙然颖.《暴风雨》的人文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2009(2).

[4]杨志刚.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衰落[J].《高校社科动态》,2008(4).

[5]赵光辉.宽恕与和解——《暴风雨》主题解析[J].《安徽文学》,2010(10).

[6]张薇.《暴风雨》中的古希腊神话原型[J].《外国文学研究》,2008(6).

[7]张德明.《暴风雨》:荒岛时空体的文化叙事功能[J].《外国文学》,2011(4).

[8]张东燕.从普洛斯彼罗的抉择探究《暴风雨》的主题思想[J].英语广场,2014(4).

[9]庄新红,逄金.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莎士比亚传奇剧之生态诗学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0(6).

[10]周丽敏,王文霞.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莎翁《暴风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8).

赵方园(1991-),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莎翁人文主义暴风雨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暴风雨后 玉米淹水或倒伏咋办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The Storm暴风雨
莎翁故居梦游记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453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