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农村文化的“绿洲”之我见

2017-01-28郑亚凡秦皇岛市抚宁区文化发展中心066000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
关键词:绿洲团体农民

郑亚凡 (秦皇岛市抚宁区文化发展中心 066000)

打造农村文化的“绿洲”之我见

郑亚凡 (秦皇岛市抚宁区文化发展中心 066000)

富而思文、富而求乐,乃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生活除了消遣、娱乐的功能,对陶冶情操或经济建设具有能动的作用力。文化生活滞后于物质生活,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于城市,堪称比较普遍的现象。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以打造文化的“绿洲”为主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和对策予以初步的探讨。

农村文化;“绿洲”

“一年到头,乐子不多”,“一天到晚,没抓没挠”。不少农民的这种苦衷反映了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些农村“一条腿(经济)壮,一条腿(文化)弱”的现象。全力打造文化的“绿洲”,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实乃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显著提升,但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滞后。近几年来农家书屋、广场舞、电影下乡日益普及,农村文化生活日趋繁荣,然而不少农村特别是深山区,文化生活仍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

求乐的途径不多,此其一。很多农民靠看电视打发闲暇,而电视节目特别是电视剧,历史戏说、谈情说爱占比很高,现实农村题材的节目极少,很多农民“不感冒”、没兴趣。赌博活动乘虚而入,打牌、“搓麻”成了消遣的重要途径。很多村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留守的“白发族”用靠墙根、闲聊天消磨时光。

文化活动覆盖面窄,此其二。相关文化团体的“文化下乡”活动,往往集中在春节期间,那几天一过难见踪影;去了这村到不了那村,很多农民可望不可即。扭秧歌、广场舞,不少村尚未普及。群众演唱等活动,在不少村成为空白。

随着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农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被“地一耕犁,种籽、化肥、除草剂一撒,就等着收秋”所取代;有些效率低下的体力劳动,已被机械化所取代。以往靠冬仨月休闲的旧景不再,闲暇时光与日俱增,因此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很多农民们吃穿用不再发愁,渴望着精神、文化生活水涨船高。富而思文、富而求乐,实乃必然的趋势。文化生活繁荣与否,是考量生活质量的构件之一,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成为“荒漠”,农民们的生活就缺了一角。解决文化生活匮乏问题,打造农村文化的“绿洲”,不是无足挂齿的小事一桩,而是非抓不可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文化生活既有消遣、娱乐的功能,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力。一方面,打造文化的“绿洲”,农民们广泛地参与其中,有事可干,乐趣多多,有助于弱化赌博活动,跳出不健康的泥潭;有助于增多相互交往,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文”与“化”,相关联。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陶冶情操,涵养积极进取、文明健康的力量,又能开阔视野、增长法律、文化、科技等知识,产生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如何打造农村文化的“绿洲”,不断满足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笔者的见解是,亟需多管齐下,多方给力。

切实强化载体建设。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两大契机,将文化载体建设融入其中、一体推进。也就是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狠抓污水、垃圾、粪便的科学处理和道路建设等村容村貌整治,扶贫攻坚不仅要帮助农民拓展致富的门路,而且要与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谋划和运作,积极创办文化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供载体。

创建文化活动团体。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乡岳各庄村的“老年青春演艺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小剧团”,被誉为“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1。备受欢迎的要因,一是贯穿全年经常演,百姓不时可以观看。二是“农民编,农民演,农民演给农民看”,具有很强的贴近性。有条件的村不妨借鉴他们的做法,创办文艺演出团体。或者取其要义,创办农民秧歌队、曲艺队、体育队、读书会等团体。如果单个村力量有限,不妨由乡镇文化站牵头,将农民文娱骨干汇集起来,创办乡镇或联村的文化活动团体。

渐次推进抓好“扩面”。由于各村情况不一、条件各异,打造文化“绿洲”不宜寄希望于“齐步走”,而宜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渐次发展。各县(区)宣传、文化部门不妨选择文化底蕴深厚、基础条件较好、群众参与热情高的村,大力培养文化活动的先进典型村,切实发挥其引导、示范、带动的“酵母”效应,逐步像周边村扩展延伸延伸,使文化活动像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

依靠活动拉动发展。打造农村文化活动的“绿洲”,只靠农民群众的自发性远远不够,县、乡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要多些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比如,以“三八”、“五一”、“五四”、端午、中秋、国庆、重阳、元旦、春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秧歌“拉街”、文娱汇演、读书演讲等大赛。每年搞上几次,使之成为“长流水”,既可为文化活动团体和骨干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又可为农民群众带来丰盛的文化“盛宴”。

培训骨干“播种”文化。秦皇岛市卢龙县岳各庄村“小剧团”虽然颇受欢迎,但也有自己的苦衷:“村里的一些人想参与,但苦于不会演唱。”2这种状况表明,骨干短缺是发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制约因素之一。主管部门不妨协调演出团体,在不时“送文化”的同时,不遗余力地“种文化”——物色文艺爱好者“上站”培训,或向重点村派出“辅导员”,为村里多多地培训骨干,使其成为乡土文化的中坚力量。

繁荣创作提供“食粮”。“要想有精彩的表演,就要有一个好的剧本,适合我们自己表演的剧本很不好找。”3这是卢龙县岳各庄村“小剧团”的又一困惑。“眼下电视剧、各种书不少,但咱打心眼儿里喜欢的不多。”不少农民时有哀叹。两种心声,同一症结:很多作品与农民的“胃口”不相适应。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特别是县、区文联等团体,宜组织作家、编剧或业余写手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总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诲,牢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4等论述,广泛地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接地气”。“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5,在与广大农民的交往中,让“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6,担当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时代重任7,多多创作贴近农民、反映现实、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和演唱材料,为打造农村文化的“绿洲”不断地播洒“及时雨”。

注释:

1.2.3.据《秦皇岛晚报》2016年2月16日A3版.

4.5.引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6.引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7.引自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绿洲团体农民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耕牛和农民
绿洲里的老先生
深海绿洲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沙漠绿洲
农民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