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东、西方关系的理论范式再检视
——释论萨义德的《东方学》

2017-01-28吴清亮海南大学海口570228

名作欣赏 2017年24期
关键词:殖民主义话语建构

⊙吴清亮[海南大学, 海口 570228]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东、西方关系的理论范式再检视

——释论萨义德的《东方学》

⊙吴清亮[海南大学, 海口 570228]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术思潮的重要内容。萨义德与霍米巴巴、斯皮瓦克三人的理论构成后殖民主义理论整体框架,《东方学》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典范之作。纵观全书,萨义德运用福柯“话语与权力”、黑格尔“自我与他者”理论,同时结合了法农民族歧视和文化殖民、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将东方主义作为西方对东方的话语进行研究,揭示了东方主义的殖民主义本质。《东方学》的历史地位,并不在于其得出了确切的可行的结论,而是它在新的理论范式下重新检视了东、西方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自我—他者 话语—权力 《东方学》 后殖民主义 东方主义 理论范式

一、《东方学》的理论内涵

要想深刻解读萨义德《东方学》的理论内涵,须先明晰《东方学》的理论逻辑架构。第一章《东方学的范围》,从历史时间和经验、哲学主题以及政治视角等角度切入,建立基本的理论框架,指出了关于东方的概念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第二章《东方学的结构和再结构》通过广泛的描述,对东方学诗人、艺术家、学者的著作进行策略分析,挖掘现代东方学的发展形态;第三章《东方学的现状》从1870年前后,西方对东方大规模殖民扩张开始追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顶峰,并继续讨论了东方学正在从英、法转移到美国,以及东方学研究在美国学界及社会的基本现状。然而本书的核心理论建构和观念在绪论部分,后三章的论述是在绪论的架构上展开的。故在释读《东方学》过程中,绪论成为主要部分。

《东方学》一开始就引用马克思的观点——“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揭示了长期以来被遮蔽的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对等关系。不过萨义德在后面又借用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理论概括东西方关系:西方是意志,东方是表象。萨义德对传统的东方学做出解析,按照其理解,东方学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欧美国家学术机构中的,以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人为目的的一门包括人类、社会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萨义德将其设定为一个以东方和西方二者之间的本体对立的学科。但很显然,萨义德并不满足于这种学院派的设定。通过大量文本分析,萨义德认为,东方是被西方(或东方学家)显在或隐性建构起来的地理空间和认知对象,它从地理空间最终变为殖民空间,知识不但为权力服务,而且本来就是权力的一部分。同时,他认为东方学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此种思维方式以“‘东方’和‘西方’本体和认识意义上的对立区分为基础”,更进一步认为东方学就是一种文化霸权和权力话语关系,弥散于东、西方关系中的方方面面。

那么,《东方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什么呢?《东方学》在绪论中开宗明义:“我的出发点乃下面这样一种假定,‘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他认为,东方和西方此种地理空间意义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还原东方的纯粹性及本来面目,也不是考察被建构起来的东方与本真的东方的对应关系,当然,更不是将作为西方学术界学科建制的东方学作为其研究对象。萨义德《东方学》的研究对象是“西方所谓东方学家、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做出的关于东方的陈述,关于东方各种复杂的观念组合,以及一切有关东方的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他所关心的问题是有关于东方的话语背后隐藏的东西方的权力话语关系,以及这一系列话语是如何遮蔽和扭曲东方的。这种遮蔽不仅是将东方作为在西方文化、学术研究机构的政治对象,更是西方国家对东方整个利益体系的一种精心筹划,通过对东方的学术发现、语言建构等来完成对他者的控制和操纵。因此,批评家们认为萨义德不关心本真的东方,不将东方作为一个主体看待,而萨义德不断声明本真的东方不是他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他们之间之所以找不到对话的基础,其原因也就在此。

二、语言学转向

至此,为更深刻地理解《东方学》的理论指向,需要考察后殖民理论批评的理论基础及哲学背景。20世纪初,西方学界经历了一次重要的理论研究转向——语言学转向。索绪尔的语言学和德国现象学兴起对这一转向起了关键作用。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被很多人看作是西方现代哲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西方传统哲学源起古希腊哲学的唯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哲学对于真理的探索都在这一理论框架中。17世纪近代科学的发展,经验论的兴起,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走向巅峰时期,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语言分析澄清语词和语句的意义,使我们能以适当而准确的方式使用语言,从而有效地表达思想,并认识客观世界、真理与语言表象的关系。萨义德在书中多处强调《东方学》不是关于东方本真的研究,强烈地反对本质化的东方和西方,他说:“我没有兴趣更没有能力揭示真正的东方和伊斯兰究竟是什么样的。”尽管萨义德如此注意,但仍然使该问题引起诸多误解,甚至《东方学》也有无可避免地陷入此种危险的可能。究其原因,是西方传统哲学对于“真理”的本质理念,真实就是现实吗?真理就是陈述与被陈述的相符合吗?换言之,真理就是知与物的结合吗?海德格尔认为这样的真理观念是流俗的,因为这种观念没有反思陈述作为话语如何能与存在物相符,也没有反思话语描述与物之间的关系,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之家”。因此,在萨义德看来真实的东方是被话语建构和遮蔽的,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揭开东方主义中的遮蔽以及它是如何遮蔽本真的东方的。

三、自我与他者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大量提及“他者”这一概念,“自我与他者”源于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论及的主奴关系。黑格尔主奴关系认为奴隶主处于享受和剥削的地位,长期脱离劳动与社会,逐渐失去主体性,而奴隶在不断的劳作中逐渐获得主体性,最终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位置得以转变。于是奴隶主在这一过程中为保证其地位,产生主体焦虑性,他需要不断控制和压制他者,在压制他者的过程当中获得自我主体意识和满足。作为自我对立面的他者,当然也是不能消失,他者的消失也意味着自我主体性的解体。从这个层面来理解东方学可能更为深刻。西方所建立的东方学,正是黑格尔主奴关系的再现。西方以自我为中心,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主体,而将东方视为他者,西方在不断压制东方的过程中,获得主体意识和满足;但同时西方又不能失去东方,于是西方不断地通过殖民扩张进行他者的生产。必须指出的是,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存在一定是二者间的差异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差异化是构成意识形态、文化和诸多因素的基础。因为东西方在政治经济领域间的巨大差异,东方无力建构自我主体性,于是失去自我主体性,只能成为他者。因此政治、经济上的差异,无疑是东西方自我与他者产生的物质基础,从而这种差异不断扩大至民族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

《东方学》在福柯的基础上打通了知识与权力的通道,打开了一个独特认识东西方关系的视角,其理论指向是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及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这种话语权力关系形成民族歧视和文化霸权。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忽视了一个方面,即西方在生产和压制东方的过程中,也会对其进行扶持,他者的过度弱化并不利于自我主体意识的满足。当然西方对东方的这种扶持一定是带有意识形态的,是虚假和空洞的。在扶持他者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自我批判,进而再一次完成主体意识升华。此种自我批判一定带有极端保守主义态度,且必须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配以隔断措施,这需要相当高的政治统治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一直会出现大批批判西方价值的学者而被当局认可的根本原因。正如《东方学》的理论目的既是警醒西方社会对他者认知模式的局限,同时又保持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反思,以不断发展和激活这一意识形态的生命力。

四、《东方学》理论阈限

自萨义德的相关文本译至世界各国,其理论影响广泛而深刻,已不必过多言说。但必须指明的是,在全球化特征不断显著的今天,萨义德理论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学者们似乎不自觉地陷入一个非此即彼、非东方即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或者如上文所言,似乎西方已寻找到一种控制东方的万全的策略性方法,在诸多学者们的潜意识里,似乎西方内部是整体划一地规制东方,而东方内部也似乎是无可奈何地接受此种压制。很显然,在全球化加深的今天,事实并非如此,东方与西方在此种“博弈”中一定是文化思想上的交融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说,东西方除了策略性的交往,知识性的交往也在同步进行,不管双方是否愿意接受,其民族美学都已经不断融入对方民族中,早已不存在一个纯净的本真的东方或西方。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甚至可以说,殖民主义在西方打开东方大门那一刻已经开始,也从那一刻开始走向瓦解。当然这种本质主义倾向的理论误区并不是萨义德的初衷,在书中,萨义德也多次提及,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其理论范式的一种影响。

[1]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黄平,刘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王平.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东方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2).

作 者:

吴清亮,海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

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猜你喜欢

殖民主义话语建构
画与理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雷人话语
论勒克莱齐奥探索异域文明的积极意义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