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藏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专题

2017-01-27王京

文化遗产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俗整理文物

“日本藏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专题

主持人:王京副教授(北京大学)

主持人语:

随着社会发展、军事斗争、政治变动等,民俗生活的面貌发生着或潜移默化或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着与外国或和平或战争的交涉,一方面体现及记录民俗的国内资料与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流散到海外,一方面海外关于中国民俗的记录和研究也大量产生。今天,当我们有志于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中国民俗的历史发展与变化时,这些海外的中国民俗资料与文物,便成为我们可以与国内的相关资料及文物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宝库。

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历史上与中国关系一直十分紧密,对中国抱有浓厚兴趣,有着调查和收集中国资料的传统,进入近代以后还曾长期占领中国的部分国土,对中国研究之深、之细,由来已久,民俗方面的资料也极为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资料收藏的主体不同,承接关系不一,整理方式各异,虽然近年伴随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部分资料能够更为容易的加以查询和利用,但大多各自为政,未得到统一而具有体系性的整理,因此对其全貌依旧是难以把握。

对日本所藏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需要以下三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对日本学界内外的中国调查、研究情况进行历史梳理,把握资料形成的背景及脉络。这可以说是“资料形成的研究”,与学术史、国际交流史等领域具有共同课题;

二,对资料的具体分析与整理,把握资料群的所在、特点、规模、内容,积极开发便于查询、利用的方法。这是“资料状态的把握与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博物馆学、文献目录学、资料学及保存学、数字化技术、数据库建构等都有关联,涉及人文研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三,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合作,结合历史与现实,通过对特定专题的具体研究,充分挖掘和实现资料的意义与价值。这可以称作“资料意义的挖掘与研究”,也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之所在。

本专辑中的四篇文章,无论是对日本民俗学中国研究的关注,还是对满铁华北农村调查的整理,无论是对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相关资料的介绍,还是对明清两代对日贸易相关资料的分析,都是在这几方面的初步尝试,更多的工作有待今后的进一步展开。也希望更多的相关学者专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加入到这一领域来,共同推动研究的发展。

猜你喜欢

民俗整理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民俗中的“牛”
文物的逝去
民俗节
漫画民俗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