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崖河畔沐芬芳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工作纪实

2017-01-27咸丰县民宗局

民族大家庭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建活动民族团结民族

文/咸丰县 民宗局

唐崖河畔沐芬芳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工作纪实

文/咸丰县 民宗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交界处,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近年来,该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围绕“强团结、促和谐、助发展”的主线,狠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长效化、活动开展特色化、宣传教育常态化、模范创建成效化,使民族团结之花在唐崖河畔绚丽绽放。

加强领导,做到工作机制长效化

为确保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保证工作机制长效化,咸丰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和人大、政协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结合实际先后印发《咸丰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实施方案》《咸丰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工作推进方案》,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对创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和再部署。

为保证创建经费足额落实到位,咸丰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作为创建活动和基地建设经费,为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财力保障。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把创建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作为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咸丰县创建办、县政府督查室组织对创建单位开展巡回检查,及时肯定先进,督促后进。全县各级各部门逐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创建活动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借助平台,做到宣传教育常态化

咸丰县始终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分层施教、确定主题、制定方案、专题部署,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活动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整合咸丰新闻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专题,打造创建活动综合信息平台;在咸丰电视节目每天滚动字幕宣传,每周一期专题报道;在《唐崖》杂志上开展征文活动,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制作幻灯片、编印宣传手册,不断增强“三个离不开”思想意识。

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作用,加强各级党政干部民族政策理论的培训。此外,还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打牢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有力巩固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

注重实效,做到创建活动开展特色化

以“六进”活动为载体,大力向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活动。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基本思路,紧密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村)、乡镇、学校、乡镇、军营等活动,根据不同的创建特点,制定各自的考核标准。明确“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营造浓郁创建氛围”“认真执行民族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搞好迎检资料准备”等六大类指标,确保创建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各单位启发创建创新思维,努力使创建活动更加接地气。电力公司建立“林丽爱心团队”,弘扬团结友爱新风;城中社区开展“示范街”“示范门栋”“和谐家庭”“模范个人”等创建活动,增强社区各民族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县地税局以加强机关建设、开展文明达标评比为推手,坚持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职工思想教育重要内容;咸丰县第二实验小学专门打造了一台土家花锣鼓,传承民族文化;高乐山镇白地坪村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发展产业、化解纠纷、办实事结合起来,热心解决村民反映难点问题。

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咸丰县电力公司、县法院等12个单位先后被命名为省、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县委组织部等单位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示范单位,唐崖遗址管理处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县供电公司抄表员林丽、唐崖镇副书记袁志会被国务院、省政府授予全国、全省模范个人的光荣称号。近5年来,咸丰县共有1个集体、2名个人获国家级表彰,6个集体、3名个人获省级命名或表彰,11个集体、15名个人获州级命名或表彰。

“三大”结合,做到模范创建引领成效化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咸丰县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创建活动与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推进绿色咸丰相结合,行业引领,把创建工作抓实、抓出成效。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抢抓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武陵山试验区建设、“616”对口支援工程、对口援建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研究民族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建设,近年来共争取总投资近300亿元,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企业贴息政策,县内107家民贸民品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贴息贷款,贴息金额实现一年一大步。

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一个不能少”的目标,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少数民族青少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到规定指标;教育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咸丰县一中综合楼、县中等职校学生宿舍和食堂投入使用。咸丰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开通远程诊疗系,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文体中心大楼投入使用;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城乡居民综合参保率分别达99.76%、99.9%。土司文化、传统饮食、民族服饰、民间山歌挖掘利用成果丰硕,众多民族文化丛书结集出版,民间工艺得到传承,大型节会文化活动多次成功举办,咸丰南剧《女儿寨》等剧目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少数民族会演获大奖,咸丰县被授予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推进绿色咸丰,创建美好家园,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县新增人工造林2.5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完成生态公益林补偿98.13万亩。开展节能减排综合治理,目前,咸丰县集中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此外,该县还大力实施“一乡一麻柳溪”战略,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自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活动开展以来,咸丰县把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全县各族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创建活动对推动地区稳定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丰的征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责任编辑:祥子

猜你喜欢

创建活动民族团结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省妇联精心组织开展“我爱我家”主题系列活动 大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新发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