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民众心理防护

2017-01-27林德培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党报突发事件民众

□林德培

(梅州日报社,广东 梅州 514000)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社会民众心理防护

□林德培

(梅州日报社,广东 梅州 514000)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使突发事件新闻的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必然会引起民众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因此,分析新闻传播中民众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防护,有利于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消除社会恐慌,而地方党报的权威报道和资讯服务对民众心理防护的作用至关重要。

突发事件 心理防护 辟谣 正面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铺天盖地的新闻资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充斥着受众的耳目,地震、海啸、疫情、灾害性天气、暴恐事件、核泄漏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给社会民众带来剧烈的视听冲击。如果没有权威的信息发布,有人就会“浑水摸鱼”,谣言四起,从而给民众造成更深层次的心理影响,造成社会恐慌。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做好民众的心理防护,为民众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地方党报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权威报道辟清谣言安定民心

民众的社会心理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很大,尤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民众置身其中,或事件中的当事人和后续影响与自己密切相关时。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成百上千人瞬间消失,经济损失难以估量,给活着的人所造成的心灵创伤,多少年都难以弥合。

所谓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以恐怖活动为代表的社会安全事件、或社会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重大事故。[1]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不但是做好民众心理防护的重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

突发事件分为“发生-发展-救援”的过程,又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间段。作为权威信息源的党报,必须结合不同时间段的具体情况,制订报道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科学扎实推进,才能发挥媒体独特的作用。

第一,通过报道正确引导民众。对突发事件的风险认知不可小觑,同一个事件,采用不同的方式报道,对于受众而言,反应是不一样的。在突发事件过程中,党报的报道适度地向正面信息转移很重要。比如,“抢救100个人死亡了5个人”和“抢救出95个人”两种报道方式,能够给民众传递更为积极心理安慰的是后者。在人的心理反应过程中,这不是回避事实,而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对信息方向性的正确选择。

第二,辟谣安定民心。比如,2003年“SARS”期间,广州曾出现过“打个照面就会传染 SARS”的谣言。“5·12”汶川大地震当天下午也有人谣传说“晚上北京也有地震”。但政府马上通过党报进行辟谣。谣言传播过程有一个从众效应,党报在事件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抢占信息制高点,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的新闻信息,告知全社会“发生了什么”。用事实真相粉碎谣言,让谣言没有传播空间。

正面舆论抚平创伤重塑信心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PTSD”,就是“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对亲历者来讲,亲人死难会使其遭受很大打击。其症状:一是有创伤性体验;二是警惕性升高,睡觉睡不着;三是对相似的情景就回避。对旁观者而言,如,救援人员在一线工作,每天接触大量的受灾群众和死亡人员,这是亲眼直接刺激;受灾区条件所限,不能有效救治伤员,他们内心会自责和内疚。

这种背景下,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既是党报的重要使命,也是党报的“爱心工程”。因此,要全面详尽地报道正在采取的多项抗险救灾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推出一系列关注获救者和救援人员的新闻和服务性报道,以最大努力获得公众支持和理解,为最终夺取抗险救灾的胜利或者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到了事件发展后期,党报的报道要侧重于总结抗险救灾的业绩,大力传播各方面参与抢险救灾人员的英雄模范事迹,尽可能放大正面舆论影响力,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如有必要,可以对突发事件本身和抢险救灾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反思和总结,既为社会提供有益借鉴,又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便利。

好的新闻会唱歌。在报道思路正确的同时,党报记者拥有较好的文笔和表达个性,新闻作品不仅会吸引读者阅读,还能抚慰人心。如,汶川地震过后,《解放日报》反映上海援建工作的《纵使千辛万难,何以惧之》的长篇通讯中,就记叙了都江堰文化底蕴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深刻影响,无疑为报道增加了宽度与厚度。

当然,面对繁重的灾后重建,尽管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夜以继日艰苦工作,但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老百姓会有一些意见。此时,党报的一大职责就是要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群众,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辨清主流,形成和建立一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2]尤其是在重大事件、敏感话题上,更要如此。

心理防护重在预防实用为先

“防护”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防备和保护”。[3]从心理学上讲,心理防护是指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有意识、有计划地预先采取相应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心理达成预期的状态,并使预期状态在一定时间段内得以相对稳定地保持,避免其他心理干扰状态的出现或加剧。

因而,党报报道对民众的心理防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预防为主原则。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公众和重点人群树立科学观念,指导他们采取有关预防和保护措施,提高个体和群体的防护能力;二是快速反应原则。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快速反应,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宣传能力;三是政策性原则。必须坚持以国家和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作为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四是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活动;五是科学实用性原则。开展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教育活动,必须根据当地、当时的条件坚持科学实用的指导。

党报的心理防护工作,同样要求记者的心理素质过硬。在平时,要通过组织“突发事件报道的演习或演练”,帮助记者跨越心理障碍,培养勇敢、坚定、积极的心理品质,增强对突发事件报道的驾驭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深入灾区和险恶现场时,即使遭遇巨大的精神压力,也能保持冷静、临变不惊,稳定受访者的负面情绪,从而实现在版面上报道“正视听”,版面外采访“安人心”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权威信息源的党报,首先,要强化受众意识,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和运营管理上突出受众研究(尤其是受众心理和感情)与服务功能。在灾难报道中,将受灾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其提供实用信息,突出服务性、细节性,报道应有利于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鼓舞冷静和坚强精神,尊重受灾者的权利和情感。特别是在报道中,记者应以镇静自如、坚强面对来树立榜样、感染大家。同时,党报也要“走出版面”,积极发挥新媒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抗灾、防疫、安定人心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力量支持。

(编辑:高秉喜)

[1]邹家福,秦明瑛.新闻采编览要[M].宜昌: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12

[2]李涛.在非常时期构建主流舆论场[J].中国记者,2011(5)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猜你喜欢

党报突发事件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