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利用新媒体方法组稿、约稿的策略
——以《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为例

2017-01-26汤亚娥马慧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约稿科技期刊

■郑 雯 董 妍 汤亚娥 王 娟 马慧群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710004

科技期刊要始终保持在自身学科中的权威性、在同类期刊中的竞争力、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就需要深入调查和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及读者的需求取向,做好组稿策划,充分展现期刊自身的风格和特色,树立期刊品牌[1-3];同时,再根据组稿策划方案,有目的性地约稿以最终获取优质稿源,提高期刊质量[4-5]。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已经走入了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将不可避免地与新媒体发生融合。同样,新媒体手段的应用也为科技期刊组稿和约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国内科技期刊对组稿策划和约稿的重要意义已经有了较高的认识,也有不少学者总结和分析了组稿和约稿的方法[6-8];但是,对于新媒体方法在组稿、约稿中的具体运用还缺乏全面的归纳和总结。《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自2013年起逐步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的组稿策划和约稿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组稿、约稿的做法,以期为科技期刊获取优质稿源、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可借鉴的新方法。

1 新媒体时代的组稿策略

1.1 预定目标

明确期刊定位,认识期刊所处的大环境,厘清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具有创新性的目标,是做好组稿工作的首要前提。近年来,《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受到学界的广泛肯定,其影响因子持续居于皮肤科学领域相关期刊前列。目前,编辑部将突破原有成绩,办出期刊特色作为期刊未来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个目标,编辑部决定每期都要设计一个特色主题,集中系统地论述皮肤科学界的热点和前沿。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选题工作,《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鼓励编辑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获取学术资讯,了解学科动态。在日常工作中,编辑通过关注皮肤科学相关机构的微博、微信平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很方便地阅读到皮肤科最新的诊疗指南解读、专业资讯、经典病例、皮肤科学人物专访、皮肤科书讯、海外见闻等学科相关的图文消息;此外,国内外不少数据库都开发了手机APP客户端,编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端查阅文献,这样不仅能够方便编辑及时、准确地了解皮肤科学近期的热点,提升编辑人员选题策划的敏感性,而且充分利用了日常的碎片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编辑部在前期充分掌握皮肤科学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可以初步拟定出具有新意的选题意向,为组稿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1.2 深入了解

针对期刊受众群体的所想、所需,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读者把脉,找准关注点,准确把握读者定位[9],是进行组稿的重要准备工作。新媒体手段的不断普及,使科技期刊编辑部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紧密。2013年10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及微博正式开通,并迅速获得了杂志作者、读者及编委的广泛关注。在组稿工作正式开始前,编辑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微博两个渠道将前期制定的多个选题意向以投票的形式向受众发布,请大家为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投票。获得反馈后,编辑部进行投票统计,将其中得票较高的几个选题意向列入备选预案。新媒体手段的应用,使编辑部能够更加快速及时地了解到受众对于某一选题的关注程度,并以此为参考,精简选题意向,缩小范围,以便统一安排后续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

1.3 精心安排

在精选选题意向后,编辑部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权衡选题的影响力与可操作性,最终确定性价比最高的选题。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强大的编委和审稿专家队伍是其自身天然的优势资源。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个资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将期刊编委及审稿人按照其不同的研究领域进行分组,建立起多个微信讨论群。在组稿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论证选题、明确选题的可操作性、确定选题相关栏目设置,编辑部会将不同方向的选题意向分别发布在相关的微信讨论群中,请编委及审稿人对选题的可行性进行再次确认。同时,还可请这些专家从学科专业角度对选题的落实提出具体建议,供编辑部参考。对微信讨论群中编委及审稿人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后,编辑部会确定当期的最终选题。最终选题确定后,编辑部需要为落实选题制定出详尽、周密的工作计划,例如确定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间表、确定工作人选,为完成组稿目标打好基础,并为下一步的约稿工作做好准备。

2 新媒体时代的约稿策略

通过前期组稿工作确定好最终选题后,约稿就成为落实选题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移动媒体,约稿的实际操作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简化,约稿速率大幅提升。要出色地完成约稿工作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2.1 约什么

在组稿工作完成、确定当期选题之后,编辑部首先要对选题进行拆分,确定什么样的稿件能够最恰当、最完美地展现选题,明确稿件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即解决“约什么”的问题。根据选题的具体方向和特点,《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一般会从基础理论研究、临床表现归纳、治疗实践总结、研究最新进展等几个方面对选题进行展示;选择的表现形式包括专家论坛、病例报告、临床经验、综述等。

2.2 向谁约

解决了“约什么”的问题后,编辑部就要开始为约稿寻找撰稿人,撰稿人的研究方向、学科内的学术号召力、对期刊的热心度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根据约稿内容,编辑部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专业相关微信平台及微博关注等渠道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全面分析其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撰稿人范围。此外,在前期利用微信讨论群论证选题时,讨论群中相关领域的编委及审稿人就会主动提出自己愿意撰稿或是能够推荐适合撰写相关稿件的人员,简化了编辑部确定撰稿人的工作。在相关方面有影响力且研究深入的专家、有学术见地的后起之秀、毛遂自荐的有为新人都是《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约稿撰稿人的选择对象。

2.3 怎么约

确定好约稿对象后,就要着手正式开始实施约稿工作,解决“怎么约”的问题。一直以来,科技期刊的约稿工作主要依靠刊登约稿启事、书信约稿、电话约稿[10]、参加学术会议等手段,往往费时费力,收不到好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约稿的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编辑部要在充分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选取有效的约稿形式。《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目前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约稿方式,将新媒体手段融入到了传统约稿方法中。编辑部将传统的刊登约稿启事改为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的形式,随着微信平台关注人数的不断增加,约稿启事的受众面越来越大,得到的反馈也越来越多。在新媒体时代约稿函的发送形式也日趋丰富。除了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外,通过杂志投稿系统自带的短信群发功能以及微信、QQ等都能够将约稿函快捷地发送到约稿对象手中。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召开大型的学术会议前,主办方都会开发其自媒体平台,发布会议议题,这样编辑不用参加会议只需通过关注会议自媒体平台就可以找到与期刊选题相关的内容进行约稿,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此外,编委微信工作群的建立也为约稿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使约稿工作事半功倍。

3 新媒体方法组稿、约稿的成效

首先,在组稿策划方面,《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及时、准确地掌握皮肤科学的研究热点,使编辑人员对选题策划的敏感性得到了提升;另外,由于新媒体传播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编辑部在确定选题之前能够快速获取读者和编委专家的反馈,充分考察读者意愿、听取专家编委的意见,使每一个选题在敲定前都得到充分的论证,选题策划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期刊的读者关注度以及同行专家认同度都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统计,《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在2013年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从0.681和2836次迅速上升至0.885和3495次。

其次,在约稿方面,通过短信、微信等新媒体方式推送约稿信息,不但较之从前逐个发送邮件更加省力,而且约稿消息也可以通过手机阅读的方式被快速读取;此外,由于前期策划选题时不少专家通过微信讨论群已经参与到了杂志的组稿工作中,所以他们对于编辑部的约稿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很快就能完成稿件撰写,减少了由于得不到约稿反馈而反复催促的重复性劳动,也使以往约稿信往往石沉大海的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据编辑部初步统计,将新媒体手段应用于组稿、约稿工作后,稿件获取的成功率较之前的不到30%增加到了现在的85%以上,期刊刊登的约稿稿件从每期1~2篇增加到了10篇左右;与此同时,从约稿函发出到成品稿件发回的时间也由原先的平均6.37个月缩短到了如今的3.45个月,约稿完成速率大幅提升,所约稿件的时效性大大增加。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四伏,树立期刊品牌、提高期刊学术水平、扩大期刊影响力始终是其生存之道,而这些都离不开优质的稿源。主动出击,在编辑活动之初进行有效组稿,策划能够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且符合期刊特色的选题,围绕选题及时向相关领域的名家、专家约稿则是有目标地竞争优质稿源的重要手段。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传统的组稿、约稿工作之中,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证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部将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的组稿策划和约稿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编辑人员选题策划的敏感性,加深了对读者的了解,增进了与专家编委之间的交流,使选题能够得到充分的论证,提高了选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使约稿工作更加简化,大幅提升了约稿效率及成功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吴晓丽,陈广仁,苏青,等.科技期刊全方位多层次组稿探析——《科技导报》组稿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89-1195.

[2] 代艳玲,朱拴成. 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的方法与途径——选题策划与组稿[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2):157-161.

[3] 康银花,邢爱敏,杨臻峥,等. 科技期刊的整体策划与特色品牌打造——以《药学进展》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107-1112.

[4] 王银平. 科技期刊常见约稿方式的适用性比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88-490.

[5] 王娟,郑雯,汤亚娥,等. 从期刊定位谈约稿——以《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为例[J]. 编辑学报,2016,28(5):500-502.

[6] 程欣,朱德香. 医学编辑约稿的技巧[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411-412.

[7] 董燕萍. 约稿技巧和程序优化[J]. 编辑学报,2015,27(3):264-265.

[8] 袁宁. 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组稿[J]. 编辑学报,2013,25(2):189-191.

[9] 苏涛. 选题策划: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支点[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15-116.

[10] 盛杰,罗晓庆,赵鸥,等. 新媒体约稿方式的价值探讨[J]. 编辑学报,2012,24(6):580-582.

作者贡献声明:

郑雯:确定论文思路,收集、整理资料,论文的撰写和修改;

董妍,汤亚娥,王娟:数据收集与统计;

马慧群:确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写作。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约稿科技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约稿启事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约稿启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