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公安机关严抓狠打 让侵权假冒犯罪没有容身之地

2017-01-26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各地公安机关严抓狠打 让侵权假冒犯罪没有容身之地

当前,侵权假冒犯罪可以说无孔不入。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从生活用品到生产工具,犯罪侵害对象全领域、全种类覆盖,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几乎所有商品都有其假冒伪劣品,大到航天器材,小到针头线脑都有假货存在。几乎所有的畅销书籍、光盘都有其盗版存在。面对这一现状,各地公安部机关主动出击,严厉整治侵权假冒犯罪,尽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徽:2016年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283起 涉案2.6亿

2016年安徽省公安经侦部门共立侵权假冒犯罪案件442起,破案28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92名,查获各类侵权假冒商品230余万件,涉案总价值2.6亿余元。其中,宣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案侦查“3·18”特大跨国制售假冒品牌白糖案。

据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介绍,2016年3月18日,该省宣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立案侦查“3·18”特大跨国制售假冒品牌白糖案。经查,2016年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朱某某多次通过上线李某某等人,从云南购进假冒国内知名糖企品牌白砂糖,并在宣城周边地区销售,销售数量达300余吨,金额达160余万元,未销售达800余吨,金额达400余万元。

经侦查发现,以李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手机、微信联系购销,在云南从境外购进假冒国内知名糖企品牌白砂糖,并销售至云南、河南、山东、上海、安徽等地,涉案价值1.3亿余元。

2016年5月17日,安徽省公安机关积极对接推动云南、河南、山东、上海、广西等8省(区、市)公安机关及缅甸警方,开展收网行动,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名,打掉犯罪团伙8个,捣毁制售假窝点22处,缴获假冒广西来宾东糖迁江有限公司“QT”牌、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网山”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白砂糖1200余吨,假冒上述品牌的包装袋1万余个。

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队长表示,针对当前侵权假冒犯罪网络化、职业化、隐蔽化特点,该省厅经侦总队抽调专人,集中开展案件线索研判导侦,围绕假食品、假药品、假服饰、假汽配、假建材、假烟、假酒等门类,组织发起涉及全国多省的集群战役以严打制售假犯罪产业链条。

上海:2016年“打假”涉案金额约1.7亿元 侵权假冒犯罪被有效遏制

2016年上海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3570件,同比上升12.9%;涉案金额约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4.9%。

对于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上海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对此,沪多部门联合“打假”,以期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沪公安机关全年发起集群战役12件,侦破侵权假冒案件670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25人。检查机关受理批捕案件308件;受理公诉案件574件。审判机关受理一审假冒伪劣产品犯罪案件523件。

此间官方在侵权假冒多发、易发领域推进综合治理。并突出进出口环节监控执法。

2016年上海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强化口岸与市场的执法联动,并加强对跨境电商的风险监测、深化与境外执法机关的协作。查办侵权案件206件,查获侵权产品500多万件。

与此同时,突出民生领域专项执法。深化产品质量源头治理,围绕消费品、节能环保产品、建材、农资、民生计量等5项重点,办结各类违法案件1643起,同比增长104%。

沪官方表示,总体上看,上海市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蔓延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烟台:警方重拳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

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把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打击经济犯罪重点,对假冒注册商标、侵犯商业秘密、销售假冒商品等风险性侵权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近年来,烟台市公安经侦部门先后破获涉嫌生产销售农资、机械、食品等侵权案件139起,其中侦办跨省大要案件37起,先后打掉制假售假犯罪团伙12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51名,捣毁制造、贩卖、储存和经营窝点377处,查扣各类假冒伪劣商品及商标标识720余万件,收缴各类用于生产加工设备369台套,累计涉案价值14.9亿元,有力打击和震慑了侵权假冒犯罪,为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措施的快速推进,经济犯罪形势日趋复杂,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发案居高不下,部分社会群体由于缺乏识假防骗常识而屡屡上当。烟台市公安局主动作为,认真研究经侦工作职能构成,形成了一手抓打击、一手促防范的新模式。为精准把握打击经济犯罪主动权,他们积极与工商、质检、税务、安监、金融、知识产权等成员单位,建立信息共享、行业管控、线索移交等联合执法机制,严密防控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发生,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力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为进一步做好预警防范工作,提高社会群体识假防骗能力,他们先后在中国警察网、胶东在线、烟台水母网开通了专题宣传网页;还借助移动互联网载体,开通了烟台经侦微信、微博防范平台;在当地的广播电台设置了每周一挡“经侦在线”直播节目,现场解答听众提出的疑难问题;还在胶东在线客户端设立了烟台经侦预警专栏;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态势,结合烟台的实际情况,及时向社会推送预防、警示、提醒类经济犯罪常识,打通了防控风险的“最后一公里”,使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出下降趋势。

黑龙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全链条惩治侵权假冒犯罪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将实行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创业及民生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常态化打防工作格局,全链条惩治侵权假冒犯罪,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将构建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试点,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全方位、有效的保护。依法加大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突破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保护力度,使赔偿数额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契合,同时对于恶意、重复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加大赔偿力度,起到足以制止和惩戒侵权行为的作用。

黑龙江省将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进一步优化全程打击策略,全链条惩治侵权假冒犯罪。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支持各市(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跨地区执法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建立侵犯知识产权在线举报系统,完善专利、版权线上执法办案系统。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畅通“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热线。

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申请与保护;做好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对中俄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性展会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网络服务商传播影视剧、广播电视节目、新闻、游戏等的监管,积极推进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将知识产权执法职责与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责任结合起来,建立线索共享、案件研判等合作机制。

加强传统优势领域和民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食品、药品、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侵权假冒快速处理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乡村专项行动,建立县域及乡镇部门协作执法机制和重大案件联合督办制度,加大对侵权假冒商品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盘锦:公安局组织开展打击和防范侵权假冒犯罪法制宣传活动

2017年4月26日,盘锦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借助“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会同市工商、烟草、知识产权局等行政部门,在商业街、公交车站点开展了打击和防范侵权假冒犯罪法制宣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此次宣传活动,主要结合历年来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以共创平安盘锦,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为主题内容,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手册)、展示宣传板等形式进行,全市共出动人员30人,发放宣传单(手册)2000余份,展示宣传板8块,受教育群众达2400余人次。通过宣传活动,使广大消费者群众认识到了侵权假冒服装、箱包、卷烟、酒类、农资等商品的来源和危害,懂得了如何识别侵权假冒商品知识,增强了预防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的法律意识。

新疆:2016年查处侵权假冒违法案件3098件 涉案金额6000万元

2016年,新疆共查处侵权假冒违法案件3098件,涉案金额约6000万元;新疆公安机关抓获涉嫌侵权假冒犯罪嫌疑人49名,涉案金额约3200万元;检察院批捕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嫌疑人17人;法院判决侵权假冒犯罪分子63人,严厉打击了侵权假冒违法犯罪,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净化了市场环境。

宜昌:集中整治海淘商品 依法惩处侵权假冒行为

2017年11月8日,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宜昌市工商局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全市系统组织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丝路清风”专项行动,重点对中欧班列进出口商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机械设备材料出口产品、跨境电商及海淘商品开展集中整治。

此次行动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依法查处侵犯注册商标特别是知名商标品牌、地理标志和老字号商标的违法行为,帮助被侵权企业维护合法权益,为品牌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加强流通领域进出口重点商品监管。

强化流通领域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重点加强通过汉新欧班列等运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玩具、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商品的质量抽查检验。对发现的侵权假冒线索追根溯源,依法严厉惩处。

加强品牌保护,精准打击网站、网店等发生的网络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强化对境外电子商务平台和供应商的监管,发动举报投诉,及时发现侵权假冒进出口商品信息和涉嫌售假的网站、网页、链接等线索,重点打击伪造企业名称和冒用其他合法市场主体设立网站从事违法经营等违法行为。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公园里的犯罪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左脚丢鞋”案件
Televisions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环境犯罪的崛起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