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7-01-25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席国轮值东亚

声音

习近平:应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双引擎作用,构建互联互通网络

2017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对话会。与会领导人围绕“合作挖掘新动力,构建全面联通和一体化亚太”议题进行讨论,共商亚太经合组织同东盟合作大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亚太经合组织同东盟合作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合力构建亚太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平等协商、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区域合作框架,携手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中发挥核心作用,愿同东盟成员一道推动谈判尽早结束。

第二,共同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我们应该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双引擎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规制、人员往来等领域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构建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网络。

第三,共同推进包容、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自身发展战略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探索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减贫、应对气候变化、妇女等领域合作,帮助发展中成员开展能力建设,缩小发展差距。

李克强: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要秉持“一个宗旨”、坚持“两个原则”、推进“三个层面合作”

2017年11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盟10国领导人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出席。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年来,10+3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逐步拓展,成为亚洲地区架构最完善、成果最显著的合作机制之一,为促进东亚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期待本次会议进一步凝聚共识,传递坚定支持区域一体化、推动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积极信号,造福地区国家人民,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

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是10+3合作的战略目标之一,符合地区国家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中方主张,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要秉持“一个宗旨”,即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实现融合发展和共同发展;坚持“两个原则”,即坚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坚持协商一致、开放包容、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东盟方式”;推进“三个层面合作”,即以10+3合作为主渠道,以东盟与中、日、韩三组10+1合作为基础,以中日韩、澜沧江—湄公河、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合作为有益补充,使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始终走在健康、稳定、可持续的道路上。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速度和效益相得益彰。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富强的中国,不仅会惠及十几亿中国人民,也必将给包括东亚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共同开创10+3合作更具活力的下一个20年!

李显龙:2018年新加坡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将聚焦“强韧与创新”

2017年11月14日,第31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闭幕。杜特尔特宣布,2018年新加坡将成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并将象征东盟轮值主席国身份的木槌交给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菲律宾2017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适逢东盟成立50周年,菲律宾感谢东盟成员国、东盟对话伙伴和国际社会,一同庆祝东盟成长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组织之一。接下来的50年,东盟需要进一步致力于共同体建设、东盟中心地位和互联互通建设。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18年新加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将会聚焦“强韧与创新”,以确保东盟在本地区“保持应对挑战和拥抱机遇的活力和核心驱动力”。未来新加坡将会推动和维护区域秩序,以便东盟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安全挑战。

中国和东盟各国智库可发挥独特优势,凝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慧

2017年11月9日,第十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东盟各国智库和中国多家政府机构、智库单位、高等院校的官员、专家学者200多人就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各项议题建言献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日波:中国—东盟智库论坛创办至今已有10年时间,10年来论坛秉承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局,顺应时事的变化,聚焦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产业合作、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对话,形成了兼容并蓄,思想碰撞的良好局面,为促进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二司司长孙维佳: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明年将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同东盟政治互信更加牢固,发展对话合作的愿望更加迫切,正在把握机遇,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此进程中,双方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推动官民互动,开展民间公共外交方面,智库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和东盟各国智库可以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构建智库交流平台,凝结沿线国家的智慧。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副院长宋春奔:中国和柬埔寨的友谊源远流长,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中国和柬埔寨的合作关系已经扩展到了各个领域,现在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和东盟的友谊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的机遇来促进中国和东盟的繁荣发展,同时,对于东盟以及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有好处和帮助的。我们应该携手向前促进双方的和谐发展和繁荣。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海荣:“一带一路”提出4年多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合作,共创双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与挑战。智库作为资政思想与决策方案的开凿者、凝练者、提供者,在资政谏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中国与东盟关系面临新课题、新挑战,需要通过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这样的交流平台碰撞观点,集思广益。

猜你喜欢

主席国轮值东亚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欧洲第一份研究东亚视觉艺术的西方语言杂志——《东亚艺术》
合格董事会的存在至关重要
15000余种商品亮相东亚商品展
学霸“三小只”
这一年主席国很忙
期待中国成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
一组神秘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