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质监宣传模式及能力提升路径试析

2017-01-25余飞龙梁华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质监传播者舆论

余飞龙 梁华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新媒体视域下质监宣传模式及能力提升路径试析

余飞龙 梁华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从阐述质监新媒体受众选择、传播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效率等方面出发,分析质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循环模式、裂变传播监督模式、分级传播模式,提出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质监宣传能力的路径,以期为深化讲好质监故事,传播质监声音,展示质监良好形象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媒体 质监宣传 传播模式 能力提升

技术进步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推动新媒体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和信息宣传的主阵地。新媒体从内容上讲,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熟悉新媒体并灵活运用新媒体是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质监宣传事业活力,实现质监传媒转型升级,提升质监宣传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1 质监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质监新媒体是所有传播质监信息的数字化媒体集合,无论受众如何细分,形式如何多样,关注度如何不同,大体具备选择多样化、内容个性化、形式多元化、信息传递便捷化、舆论传播平等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为质监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方向选择、技术可能和传播渠道。

1.1 受众选择多样化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接收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的传播者和布道者,当前质监媒体的发声方式已逐渐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向“受众主导型”过渡,质监受众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和言论方式。

1.2 传播内容个性化

由于技术限制,传统媒体几乎尽是大众统一传播,而新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细分受众,推送不同形式的信息组合,这就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阅读或观看无差别信息的格局。质监新闻是否可以根据受众对质量、标准、质检、特种设备等门类的特殊关注来推送信息,或是未来质监新闻推送发展的方向。

1.3 表现形式多元化

新媒体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限制的内容扩展,从而使质监事件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容量空前,表现形式推陈出新,仅手机移动端就能通过无数个大V、公众号或是不同的App呈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此外,质监新媒体还有易于检索的特点,随时存储,当然也能随时查找过去的内容和相关内容,这就增强了新闻与新闻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同时也强化了质监新闻的时效性。

1.4 信息传递即时化

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新媒体没有时间限制,质监媒体人可随时针对正在发生的质监新闻进行加工发布。新媒体运用强大的软件载体和页面呈现,可以轻松实现24小时在线,有效增强了质监工作与质监受众的紧密联系。

1.5 意见交互平等化

曾几何时,由于传播渠道有限,传播路径单一,“意见领袖”充斥于各大媒体,受众受媒体影响较大。当下,由于新媒体的交互性特点,独特的网络媒介使得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趋向平等,每个质监领域的关注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自由发表观点,发出的声音多种多样,任何一种言论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2 质监新媒体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的兴起,促使质监新闻传播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在新媒体的建设与融合下,质监新闻传播呈现交互性、非线性、高度耦合等特点,由此带来的是质监新闻传播模式的升级变化,角色互动带来信息扩散,“意见领袖”的平民化使得信息过滤成为必然选择,受众群体的交相呼应不断扩展了新媒体的信息边界。

2.1 互动循环模式

自质监新闻信息传播开始,传播者通过新媒体将碎片化的内容传播给受众,受众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自主的、主观的加工,再将内容传播给其他受众或原始的信息发布者。此时,信息实现了二次传播,一次传播者中的受众充当了二次传播者,一次传播者的传播者也可能成为二次传播的受众,也就是新媒体下质监宣传呈现传、受双方角色互动的形态。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三次、四次……N次传播。该模式在聚焦内容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角色交互变化,推动质监新闻不断循环向外扩散传播。

2.2 裂变传播监督模式

鉴于新媒体信息传播多元化特点,传播平台易于为不良质监信息传播提供便利,为使质监信息传播得以有序、合理、健康进行,保护新媒体用户减少或避免不良信息的侵蚀和影响,净化质监宣传环境,亟须对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监督。该模式聚焦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裂变传播和监督机制。第一阶段:新媒体环境中的媒体监督。当质监信息开始传播时,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此时,各种新媒体充分发挥互动、共享等优势,对传播内容进行实时、及时的监督。如微博、微信安排专人对发布新信息或言论进行24小时监督,对其中不符合事实的、违反相关规定的微博、微信信息进行内容删除、屏蔽、用户追踪等,发挥“守门人”作用。第二阶段:法制环境中的法制监督。国家通过立法、执法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监督,对虚假信息及传播失范的传播者予以依法打击。第三阶段:社会环境中的大众监督。质监信息的多次传播过程产生了众多的受众,在这些受众中,坚持传播质监正能量的,会逐渐成为信息的“把关人”,成为新媒介下质监领域的“意见领袖”,信息不断在受众和“意见领袖”中裂变传播,无数个普通人成为“意见领袖”。这样,每一个“意见领袖”都可能成为向执法部门或媒体举报不当信息的发起人和网络环境的净化者。因而,大众的裂变式监督必将成为或已经成为最广泛的质监宣传监督方式。

2.3 分级传播模式

该模式聚焦于个人与群体的信息交互与反馈方式。第一阶段:“个人—个人、个人—群体”阶段,此时,信息尚在小范围、小圈子内进行传播,当质监信息传播者将碎片化的内容传播给受众,受众再将接收到的内容反馈给传播者,或将该内容传播给另一位受众、群体,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角色处于互动中。第二阶段:“个人—大众、群体—大众”阶段,此时,第一阶段中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和信息向第二阶段传播,新媒体中的媒介融合给信息传播带来更为广阔的平台,信息开始从群体向大众进行传播。同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不断地对信息加以补充和丰富。第三阶段:“大众—大众”阶段,此时,由于新媒体中各种媒介的日益融合,质监新闻传播的内容、范围和效果成几何裂变状急剧扩大,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局限于群体内,个人、群体与大众互相融合、交互,新媒体传播的作用和价值得以充分彰显。质监新闻宣传形成大范围分级互动的良性互动循环。

3 新媒体时代质监新闻传播能力提升

加强质监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是新媒体语境下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是增强质监人员大局意识、担当意识、阵地意识的关键所在。全方位提升质监宣传工作者的传播能力,是让质监工作更好、更快、更精准发声的必然要求。

3.1 提升质监宣传内容生产力

“内容为王”是媒体时代不变的主题,尤其是在“舆论”上,舆论是“公众意见”的集合体,意见内容如何,直接影响舆论导向。所以,我们要用好质监素材,讲好质监故事,质监宣传战线工作者应能提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意见、观点以影响大众情感、态度和倾向,并以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和规律的语言表达及视听形式向大众有效传播质监新闻内容。

3.2 提升质监宣传渠道操控力

宣传渠道操控力主要是指具备依据不同舆情选择和驾驭不同新媒体渠道的能力,具备对形成舆论意见的各类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将微信、微博、论坛、即时通讯等媒介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质监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要对自己所掌握的政务网站或所属新媒体有卓越的管理和驾驭能力,对其他各类相关新媒体渠道也要有高超的媒体技术和良性互动的媒体关系,即基于质监宣传阵地但又不局限于质监宣传阵地的宣传能力。

3.3 提升对质监宣传受众的研判力

新媒体受众研判力是指具备对新媒体受众的年龄性格、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教育背景、兴趣偏好、价值取向等背景的探索、研究、调查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新媒体受众的网络浏览和评论习惯、网络使用偏好、网络参与与活跃程度、舆论角色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的能力,有的放矢总好过被动应对。在新媒体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及互联网平台为受众提供了更为自主的信息获取空间,新闻宣传者更需要对受众的选择和使用进行分析,更好地掌握受众的喜好,预测受众的行为,使质监传播内容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更受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3.4 提升质监舆论的检测和预警能力

新媒体舆论发源和形成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但依然可以把握舆情传播规律,作出舆情检测和预警。目前,互联网行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已进行了大量的舆情检测和预警研究,并已研发出不少舆情监测和预警产品,但这些成果尚未较好转化为质监宣传的舆论监测和预警能力。该能力的提升是技术手段的提升,更是质监传播理念的提升,还是质监宣传组织保障能力的提升。对此,质监新闻工作的管理者应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智能技术的优势,建立舆情检测分析系统和预警系统,形成长效组织保障机制,提高对质监舆情的信息分析和全面把握的能力。

3.5 提升质监媒体的价值引导力

所谓新媒体舆论的价值引导力,主要指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新媒体舆论,以主流舆论、人文和科学的精神、传统中华文明优秀文化理念引领各种形式的非主流舆论,并通过价值引导形成新媒体公众的价值追求,增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任何一种观点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规范,质监新闻事件对社会生活的评论所蕴含的价值指向,左右着人们对质监领域的基本立场和态度。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触角已延伸至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正确质监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是实现质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深厚力量。

3.6 提升质监宣传的媒介公信力

在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中,质监宣传工作者以单一化和组织化的信源发布渠道,获得了较高的公信力。然而,开放、自由、多元的新媒体大幅增加了信源获取方式和发布渠道,质监官媒不再是唯一的权威,各类“意见领袖”和草根网民都成为了信源,传统媒介的任何不当传播行为都可能造成公信力下降。质监宣传公信力的提升,一方面要靠不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广大质监新闻工作者也要谨慎使用话语权,弄清事实,尊重真相,合理言辞,理性发声。

新的媒介格局下,以数字化传播、互动式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必然伴随着传播模式的创新和传播能力的提升。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创新质监新闻工作方法,释放质监正能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每一个质监宣传工作者的价值追寻。

Analysis on Promoting the Propaganda Mode and Ability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 the View of New Media

Yu Feilong, Liang Hua
( Wuhan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In this paper, the new media transmission modes for quality supervision, including interactive circulation,fi ssion propagation and hierarchical transmission, are analyzed in the view of new media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audience selection, communication content, expression patterns and communication ef fi ciency. 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way to promote the propaganda ability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s put forward,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deepening the study on speaking good story, spreading good voice and show the good image of quality supervision.

new media, quality supervision propaganda, spread mode, ability enhancement

猜你喜欢

质监传播者舆论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当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传播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基于统一数据库的交通工程质监信息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
重庆质监文化建设初探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