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世赛成果转化 推动技工教育发展

2017-01-24孙兴伟

职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世赛技工技师

孙兴伟

在各类国赛和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技能选手的参赛成绩一直特别突出。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选手勇夺2金3银3铜和4个优胜奖,奖牌总数超过了全国的一半,实现了我国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最近,在第44届世赛全国选拔赛上,广东省共有86名选手入选了39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占了全国集训人数的1/4。同时,国家决定在广东设立20个国家集训基地,广东的集训基地也占到了全国基地总数的1/4,这两项指标都在全国排名第一。

有人说,这次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是对全省技工院校技术技能和精神风貌的一次大检阅。也有人说,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正在全速推进技工教育改革。

理念与世界同步 标准与行业接轨

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的技能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广东省加快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改进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就是广东省技工教育改革的探路者,也是广东省技工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成功者。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5名选手参加了4个项目的角逐,共获得了2金(数控铣、制造团队)2铜(塑料模具工程、综合机制自动化)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占全国总数的40%,创造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在第一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张远辉获电气自动化项目第一名。张远辉获奖再次证明,广东省正在让世界技能大赛成果普及所有学生和技能教育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最高水平。

而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正在努力将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转化,将竞赛课题向实训课题转化,将竞赛训练方式向教学实训方式转化,将竞赛场地向实训场地转化,将竞赛管理向教学管理转化,将单一型教师向“工匠型”教师转化,将竞赛成果向教科研成果转化。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启动专业课程改革,这既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也是广东省技工院校校长们的一个普遍共识。

广东省的一些技工院校校长认为,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和规则都高于国内标准和规则,并伴随着产业发展新潮流不断调整完善,与“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技术紧密相连,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最高水平。

同时,引入世赛标准,广东省的一些技工院校将竞赛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为载体,紧贴企业需求,又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以世界技能大赛引领技工教育,广东技工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

以世赛为引擎 拉动课程改革

实践证明,世赛规则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促进作用,世赛项目与课题可以对专业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世赛集训对师资职业能力的提升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世赛职业素养可以对课程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校长们的期望,正在转变成广东省人社部门的战略部署。把备战世赛、参加世赛与推动技工教育发展紧密结合,广东省不仅制定了技工教育改革步骤,而且还设计出了改革路线图。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技工院校教学,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广东省提出,对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积极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配套一批学习资源库、学习工作站,培养和认定一批一体化教师,建设完善一批既满足理论教学、又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所,编写《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一体化教学计划》等系列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和规程文件。

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借助学习交流、团队研讨、企业引进等方式,促使参赛院校全体教师对照世赛标准提升技能学习水平,掌握前沿技术并获得专业发展,有效提升广东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这几年,广东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派出643名教师出国培训,引进200多名职教专家到广东省培训教师,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广东省技工院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一体化教师等三类教师分别占在职专职教师的65.7%、28.7%、29.4%。围绕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广东省加大教材内容、形式的研发和创新力度,重点研发一体化教材,不断提高教材质量。开展国家级教材的申报和研发工作,组建了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人才队伍。推出了具有鲜明改革创新特色的一体化教材(工作页),编写了近30套教材。

引领技工教育改革,广东再次领先一步。

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技能英雄

在第一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上,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茹敏津获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名。

在冲击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拔和中国技能大赛选拔时,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一直把“匠心文化”作为引领课程改革和学院管理的一个导向。在第一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一部“匠心文化”短片,更是真情演绎了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教学改革的实践。

事实上,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只是广东省推进技工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将竞赛选手的培养方法推广应用于普通学生的培养上,广东省人社部门通过制定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师团队的每月例会、个性化培养计划、项目教学、心理训练活动等培养方式,促进了师生互动,创新了教育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质量提升。同时,为适应世赛对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广东省部分参赛院校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结束后即成立精英班、世赛竞赛班等,从全校海选优秀选手,广东省报名参加选拔的学生人数为实际入选人数的15倍以上。

把集训成果转化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把技能大赛竞赛理念转化成人才培养的理念,把技能大赛技术标准转化成课程标准,把技能大赛集训项目转化成一体化教学课题,把技能大赛集训手段转化成日常教学手段,把技能大赛的考评方法转化成技工院校教学评价方法。

当更多的技工院校学生看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全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受到隆重表彰和奖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当更多的技工院校学生看到身边伙伴技能成才的典型事例,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学生开始真正理解了“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句话的真谛。

顺势而为,广东省又开始启动主体专业的世赛技术标准转化工作,开发与世赛接轨且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专业。

一些院校基于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开发商务软件开发与应用、平面设计等专业,做到课程内容与世赛要求吻合、课程目标与世赛评分项对应、评分模式与世赛一致。同时,参照世赛的新产业、新行业项目,广东省结合国家和省有关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启动开展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2016年,广东省安排6000万元资金对33个省重点专业、10个特色专业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的专项扶持。对世赛获奖项目的所在专业,直接认定为省重点专业。据了解,2017年广东省将继续安排8500万元扶持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

世界技能大赛是学校办学实力的展示,也是吸引企业选择合作学校的直观参照。第43届世赛结束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即与广东省人社部门协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技能大赛、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现已初见成效。

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广东省的技工教育正奔跑在国际赛道。

打破政策制度坚冰 提升技能人才地位

打破政策和制度坚冰,广东省为技能人才铺设一条光明前路。

第一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奠定了一个基础,世界技能大赛带来了一次改革的契机,广东省大力改革技能人才选用、聘用方式,将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技工院校毕业生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同时,广东省明确在省以上一类竞赛前三名、世赛获奖选手、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等相关人员参加技工院校教师公开招聘,可通过考核的方式直接聘用,在现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下专门开辟一条通道。以世赛取得优异成绩为契机,广东省加速推动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并给予资金支持。现在,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技工教育近5亿元资金,其中,每年用于竞赛和支持技工院校竞赛工作的资金近3000万元。

将世界技能大赛竞赛项目与我国相应专业对接,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标准中,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标准中,将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标准制定融入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元素,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广东省正在行动。

未来,广东省将深入分析世赛项目种类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技工院校的专业布局,形成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技能人才发展趋势的专业群,完成全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世界技能标准的对接。

广东省正在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逐步走出一条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产业紧密相结合的新路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世赛技工技师
从技工到英雄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落幕世赛进入上海时刻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