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篆刻艺术研究

2017-01-24孙景海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印章书法艺术篆刻

孙景海

(黑龙江省海伦市文化馆,黑龙江 海伦 152300)

书法篆刻艺术研究

孙景海

(黑龙江省海伦市文化馆,黑龙江 海伦 152300)

通过叙述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形成和发展历程,研究两者所用材料和表达内容,帮助相关人员更进一步了解掌握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共性和个性,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一方面可以提高研习者在相关领域内的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书法艺术;篆刻艺术;区别联系

一、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成因和发展历程

(一)书法艺术的成因及其发展历程

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作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头。但在此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文字的符号——陶器文字。

从先秦“大篆”到秦代“小篆”通行,再到汉代书法中“古文字”到“今文字”演变的完成,东汉时期的隶书发展成熟,书法艺术一直没有停止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书及与之相关的行书、草书发展的成熟阶段,与此同时,造纸术的发明使纸张代替帛成为书写的重要材料;再至隋唐时期,楷书达到完全成熟,“唐楷”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宋代书法提倡自然率意,明初小楷出现,明中期出现“吴门书派”,明晚期出现放逸书风;再至清朝的“扬州八怪”,书法艺术在几千年来,发展迅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二)篆刻艺术的成因及其发展历程

篆刻是镌刻印章的通称。要想印章字体,一般都会采用篆书,先写然后刻,所以称为篆刻,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类别之一。与书法艺术相似的是,印章就作为一种交接凭信工具出现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发展和政治权力的分配使得印章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唐代已有文人的斋号印出现。宋代“文人画”兴起,作品注重诗、书、画、印的相互映衬结合。但宋元的文人画家几乎都是只会书写而不会镌刻,直至到了明清之际,文人才真正介入篆刻创作,且篆刻家多是画家。

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在印章的名称上得以体现,早期印章称为“玺”,秦统一后,“玺”为天子所用,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秦汉时期的官方印章都通称“印”,两汉官印和魏晋六朝将军印,有的称为“章”。将军章又被称为急就章,大多数是因为军事需要,在出兵之前匆匆刻制;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将“印”和“章”连称“印章”。汉魏的大量私人印章中开始称之为“印信”;唐宋以后,还有图书、图章、记、宝、关防等别称。

(三)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中国篆刻是以隶书为主的书法和包括凿铸的镌刻的结合,用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从这一点来看,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不是独立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汉魏时期私印大量出现,这些私印大多以廖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的隶书兴起有很大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此外,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再至宋代朱记印和元代花押印的兴起,已用隶书、楷书入印,成为后世篆刻家重视的印章资料和取法的范体。各位大家也很好地将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相融合,在其中以影响较大的齐白石为例,他的篆刻最开始时模仿丁敬和黄易,进而又追摹赵之谦和汉玺印,他还把《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等汉、魏碑刻书法,融化到他的篆刻中去,以简练的刀法和汉代《急就章》的神韵,创造出了奇恣跌宕、淋漓雄健的“齐派”风格。

二、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区别和联系

(一)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在所用材料上的区别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 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书法艺术最基础的材料就是是笔墨纸砚,这四种材料的质量高低决定书法作品的成功与否。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书法家使用质地不同的工具材料,所创作出的作品就有其特有的风格。造纸术发明之后,书写材料由造价昂贵的帛变成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的宣纸,无形中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从笔管的质地来分,又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等,材质的不同从根本上影响作品的表达效果。墨是由烟、煤与动物胶相调合,并掺以贵重香料、金箔等,经过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退、掭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书画自如的特点,使用时,墨色能分浓淡层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墨的选择方面也考验书法家的功力大小,不可否认的是,好的墨能使作品的效果更上一层。墨需要加水发磨才能使用,用来使墨发磨的就是砚。在各种材质中最常见的就是石砚。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易发墨而不吸水是评判砚台质量的标准。

而篆刻艺术所需要的材料虽然没有书法艺术这么讲究,但并不表示其所需工具的简单。首先,刻刀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通常使用的是平口刀,保证所刻内容的准确、清晰。其次是砂纸、印床、印刷、拓包和印规等。还有就是篆刻所用的原材料,印石、印泥和纸张等,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等。但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材料,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膘、广膘等。印纸主要用于写印稿、拓边款和蜕印等后续内容。

(二)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在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上的区别

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实际意义,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地的名胜古迹,如果有名人题字作诗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还有就是在春节时的对联、商家的广告和牌匾的制作等领域,都少不了书法艺术的应用。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文化愈发重视,很多百姓很喜欢用书法来装饰自己的居室,由此可见书法艺术在民间有着较高的地位。书法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特别是和音乐、舞蹈、建筑融为一体,也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不是独立发展的,一个书法家必定热衷于文学、历史、诗词歌赋,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使书法不断提高水平,以达到神境、意境、逸境。当书法作品置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时候,能够提升生活和工作的高雅程度,不同的书法给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的乐趣,能够改变人的心情,提高人的精神面貌,挂在客厅、会议室、接待室里的书法作品,一般不会是毫无意义的汉字的组合,而总是兼有一定文学内容或观念的意义。人们不仅观其字,而且赏其文,品其意,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篆刻艺术相比较书法艺术,应用范围便有所缩减,本身篆刻的印章只起到凭信作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印章才开始刻朱文。唐代之后,印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除有姓名以外,又出现了书柬印,收藏鉴赏印、斋堂馆印等。同时,刻有成语和诗文的“闲文印”开始问世。标志着这门技艺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创作。很多大家尝试在书法、绘画等美术作品上也加盖印章,增添作品情趣。印章也不再只是标榜权利的一种象征,反而成为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学问,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历史瑰宝,并在现代得到更广阔的发展道路。现代的篆刻家在继续开创篆刻流派艺术的发展道路的同时,不断借鉴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突破秦、汉玺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规范,勇于革新,不断探索,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新的一页。现代有成就的篆刻家有丁仁、易熹、王大昕、乔曾劬、钱瘦铁、赵叔孺、陈半丁、寿石工、来楚生、傅抱石、黄琦等,典型例子还是上文齐白石及其创作的齐派风格,为后世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并促进篆刻艺术的进步发展。

(三)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联系

阅读史书我们不难发现,篆刻必须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为了赢取利润篆刻的作品有着根本的区别,原因就在于前者是讲究“写”的,强调章法篆法,后者只是依葫芦画瓢,很少讲究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可见书法艺术对于篆刻艺术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一个成功的篆刻作品离不开优秀的书法作品作为凭借依靠,另一方面,篆刻是书法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无形中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今天人们对其的热情依旧没有减少,反而愈发高涨,这是值得庆幸的,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国家人民对其的重视和保护,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多举办一些活动,努力使更多人了解到书法和篆刻艺术,从而促进二者更进一步的发展。

[1]戴家妙,黄齐辉.诗意与学院的交融——沈浩的书法篆刻艺术[J].中国书法,2015(3):80-83.

[2]何奇耶徒.念兹在兹学以致用——有感于艺如乐图的书法篆刻艺术[J].中国书法,2015(24):14-16.

[3]李刚田.人间有味是清欢-陈坤一篆刻评述[J].中国书法,2015(20):20-23.

J292

A

猜你喜欢

印章书法艺术篆刻
我们有印章咯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所谓书法艺术
篆刻
印章
大象的印章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