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吴歌的保护与传承

2017-01-24许佳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耕山歌保护区

许佳明

(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文化体育站,江苏 苏州 215211)

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吴歌的保护与传承

许佳明

(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文化体育站,江苏 苏州 215211)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吴歌的生存空间也面临新的挑战,它赖以生存的农耕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吴歌,如何解决吴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快速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吴歌;保护传承

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的口头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吴歌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史,是相当珍贵的历史资料。如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吴歌的生存空间也面临新的挑战,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农耕环境发生了极剧变化,致使当年人们在劳动作业时借以慰藉心灵的演唱吴歌的方式也逐渐消失。那么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吴歌,如何解决吴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快速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值得我们从业者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芦墟山歌来谈谈吴歌的保护与传承。

芦墟山歌,起始于明代、盛传于清代,史前悠久的稻作文化是孕育芦墟山歌的丰厚土壤。其是记载农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民间艺术,是民间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芦墟山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山歌手杨文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这生命之歌,这大美的农耕之韵,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其生存环境渐渐流逝。“田没了、听众难见了、唱歌的人也太老了”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面对这样的处境,多年来,我们对辖区所有的山歌手进行了走访,搜集歌词、曲谱和历史照片,建立了详尽的歌手花名册、分布图,将所有原汁原味的山歌留下了音像资料。近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馆”“书”“社”“队”“节”等主要环节为抓手,“五位一体”逐步推进,加强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尽管在政府的支持下,围绕芦墟山歌,建馆、著书、立社、组队、办节,芦墟山歌也唱到了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唱到了央视的专题报道与秋晚中,唱到了文化部的原生民歌大赛上,也唱到了了专业录音棚,唱到了市中心广场,唱到了国际艺术节,同时也得到了大大小小的各类奖项。然而,“遗产”终究是一只空壳,如何往里面注入鲜活的生命,怎样让“遗产”活起来、传下去,具有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这还是个严峻的话题。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报告中提及的:1978年到2013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了53.7%,城市数量由193个变为658个,建制镇的数量从2173个变为20113个。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届时将又有1亿农民落户城镇。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由此带动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的方方面面取得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保护与传承由传统农耕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本人有两种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是将吴歌用文字、影像资料和数据技术手段保存,分门别类放进博物馆即可,不必做活态传承。因为吴歌,本来是农民在劳作时的自编自唱形式。在计划经济时代,特别在大集体、人民公社、生产队时,人们还喜闻爱唱。但是现在的农业比起以前完全变了,许多农田、村庄被小区、工厂、仓库取而代之了。劳作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机械化替代了体力劳动,农民所种植的农作物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不要说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的郊区,就是整个长三角的城市也很难再看到大批农民在田野里集中劳动的场景。就拿我们芦墟来说,80年代有22个行政村、242个村民小组,到现在,就剩下一个半行政村,其余的全部动迁,搬到了公寓房、小高层,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根据以上的情况,我认为保护与传承,并非是让所有的由农耕文化而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活态地生存下来。一项非遗能否传播下去,首先要看它传播的基础是否还存在。如果环境不存在,生存的土壤不存在,它就无法传播,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人为地让它“活”下去,无非是政府花一大笔钱养几个表演者,在某种场合或者在文艺汇演时展演一番,用以证明这一非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结合芦墟山歌来看这个问题,觉得保护不成问题,但传承困难不少。芦墟山歌苏州市级传承人柯金海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不在田里从事农活,山歌忘记多了,手里不捏农具不捏稻不插秧不耘苗就唱不出那个歌了。

二是基于吴歌的活态与流变的特性,创新保护机制,加大保护力度,建议建立吴文化传承协作区和吴文化生态保护区,还原原生农耕“生态场”,让古老的吴歌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长三角地区有着共同的文脉,古往今来互补互助、共同发展。长三角民众的生活背景、生产方式、语言系统都大同小异,对此,建议:(1)在文化部的统一协调下,建立江浙沪吴文化保护协作区,对吴歌进行系统的保护,杜绝割裂式、碎片式的保护方式。例如长篇叙事芦墟山歌《五姑娘》,是芦墟山歌的代表作,也是吴歌的代表作,它不仅仅在分湖之畔的芦墟和浙江的嘉善传唱,而且还在上海的青浦和松江等地传唱。虽然在多地传唱,也属江浙沪不同的三个省份,但在生态环境上却相邻相居,同属一个民俗文化圈。因此很有必要建立长三角吴文化协作区,该协作区由文化部统一协调,长三角各地的政府或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制定工作章程,定期活动,做到信息互通。(2)在文化部统一协调下,建立国家级吴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遗产赖以生长和传承的丰厚土壤,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国很多地区也正在根据当地的民族和地域特点,积极探索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方法。如,安徽省和黄山市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徽州文化,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常重视,着手制定保护规划和方案,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资金。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也制定了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云南省在文化遗产丰富、自然生态良好、拥有一定规模传统民居建筑、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27个村镇,设立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广西设立了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京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三江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贺州瑶族服饰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些工作都对我们开展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还原吴文化地区的原生农耕“生态场”。所谓生态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产生、发展和传承的环境。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个案例,看看我们能否借鉴。①上海证大集团创始于1993年,是一家以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文化创意为主的大型上市民营企业集团,为了让都市人体验城市与自然完美合一的生活方式,让城市人了解原生的农耕方式,他们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留出了1800平方米的土地,种植稻子、麦子,并把上海的田山歌植入其中。2011年的6月1日、25日、10月29日,他们举办了“六一亲子大派对”“插秧踏歌盛大单身派对”“第三届水稻丰收季”等活动,来自长三角的几千人报名参加。前来参与活动的人亲身感受到了插秧踏歌、收获希望的情景,也认识到了田山歌,感受了田山歌在农耕环境中的魅力。②常熟古里镇政府,他们建设一片庄园,在这个庄园里恢复山歌最本真的生成环境,并且专门雇佣一批人白天在里面生产劳动,每月还给他们一定的工资,这些工资也足以保证基本的生活开支。他们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大家了解山歌的生成环境,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利用这种无形文化来拉动旅游业。③坐落于上海青浦金泽镇的上海迎祥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面积70000平方米,农田约25000平方米,是上海田山歌的保护基地。他们也正努力地在复原田山歌的生成环境,举办各类活动,力争让田山歌很好地传承下去。从上面3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在新的社区里保留传统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要素与今天的社会生活巧妙对接,有机嵌入地当代的社会生活体,那么它就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J69

A

许佳明(1964-),男,江苏吴江人,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文化体育站站长,大学学历,群文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农耕山歌保护区
山歌还要妹起头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山歌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苗山歌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