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逻辑悖谬与积极应对

2017-01-21陈浩唐忠宝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应对逻辑

陈浩 唐忠宝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在现实上产生的巨大危害已经无需赘言,如何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是关键所在。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内在逻辑机理必须明晰,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戳穿其“虚无化”的本质。通过从存在论的哲学视野,将历史虚无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相对主义、历史主观主义,历史主义,历史怀疑论、不可知论,历史终结论、历史决定论、历史进步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并列考察,试图破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生和泛起的思想根源,明晰其本质,进而遏制其蔓延的势头。

[关键词]虚无主义;逻辑;应对

[作者简介]陈浩(1983-),男,江苏赣榆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科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忠宝(1983-),男,黑龙江呼兰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价值观与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D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31(2017)01-0051-02

历史虚无主义是最近几年国内马克思主义者为反驳一部分人对其执政合法性的的质疑而创造出的一个新名词。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研读历史,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带任何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

一、学界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渐成理论关注热点。早期的研究论题和论域相对分散,散见于文艺理论、档案工作等;近年来,论题主要集中于史学及政治学研究领域,既有对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整体评价,也有关于国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述介。大致看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和探讨。

第一,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表征与主要危害研究。此类研究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全盘西化”与“回归传统”、“革命史观”与“现代史观”等观点的博弈与争论,对借机否定中国革命和建设、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展开批判。[1]上述研究厘清了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危害性,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从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动摇思想意识形态的目的。

第二,针对特定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苏联解体等)中的虚无历史的倾向展开学术争论。此类研究从唯物史观的宏观视野出发,反对片面、抽象、孤立地解读历史。[2]该研究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进一步具体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构虚无主义在某些领域对人们的负面引导。

第三,如何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对策研究。全方位、多角度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首先是要从教育主体视角加强理论工作者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信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从教育客体的视角展开对于党员群众、青年学生等群体的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教育;最后,从传媒的视角来说,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第四,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特征进行政治学分析和揭露。此类研究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是有选择性的,即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其目的在于“虚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歪曲历史,歪曲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基本逻辑和规律。[4]

第五,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视角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逻辑进路作学理分析。此类研究详尽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思想史根源,即违背唯物史观,采用唯心主义的主观主义、实用主义方法,以及违背历史辩证法,采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片面方法曲解历史事实。一些学者主张,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一种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看待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正视党和国家取得的成就。[5]

尽管近十年来关于历史虚无主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剖析也较为深入,但研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现实考察居多而学理分析不足:往往只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危害等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历史观、哲学观本身的剖析;有的研究尽管注意到对历史虚无主义本身作文化、价值观或哲学的透视,但由于未能结合存在论的虚无主义、历史观的相对主义以及忽视了历史虚无主义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主义与反历史唯物主义因素,故而无法阐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国外学者关注历史虚无化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共产主义运动或某一政党的历史功过,而是较为关注历史有无规律性、历史有无根本目的与意义、历史是否可以检验、历史发展中人的主体性等问题。

此方面研究往往集中在如何评述如下学派或思想家的学术观点,如启蒙思想、解释学史学观、兰克学派或狄尔泰、伽达默尔、克罗齐、科林伍德、布罗代尔以及波普尔等。启蒙曾以民族主义对抗历史虚无,然极端化的民族主义(如法西斯主义)无疑又复归到虚无主义的老路。解释学史学观立足“视域融合”,强调“效果历史”,仍难免重蹈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虚无化历史的覆辙。当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过于强调历史主观性,势必导致一定程度上对历史之规律、本质维度的忽视,而客观性则是历史主义研究的重要问题。

尽管国内外学界探究的问题领域存在较大差异,但此研究仍能够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为深入剖析和透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提供重要参考。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悖谬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个存在着诸多争议的范畴,有人认为这是“造出来”的政治名词,而不是一个标准的学术范畴;有人甚至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决定论,因此也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上述错误论调表明,从学理上界定究竟何为“历史虚无主义”,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以哲学的视野,从存在论的高度,将历史虚无主义的词源学考察、学术史梳理与社会、历史、现实分析相结合,尝试对该范畴本身作客观、全面、深入的剖析,进而消除人们逻辑上的混乱,走出认知的误区。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理论上看是以偏概全,绝对化、孤立化、抽象化地讲述历史;从实践上看,则是以否定中国革命和建设,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为政治目标。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论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哲学存在论的高度,厘清历史何以虚无,认清一些人所谓“重说历史”的真实面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终祛除产生虚无主义的现实土壤,走出历史虚无的幽谷。

戳穿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悖谬,就必须明晰如下几个重要问题:

1、历史虚无主义基本问题。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问题涉及到“虚无主义”、“虚无”、“存在”、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诸多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其中包括虚无主义的词源学考察,中西方关于“虚无”与“存在”(或“有”与“无”)的不同理解,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划分(价值论的虚无主义与存在论的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等。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史考察。追溯启蒙以来的西方思想史,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交往方式、制度伦理等不断巩固着启蒙的既有成果;启蒙本身的悖论必然将人类文明导向“上帝死了”之后的价值虚无主义,以及由此引发的“怎么都行”的历史虚无主义;解释学史学观对历史绝对主义、客观主义的消解;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历史宏大叙事的冲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对主流价值观的破坏。

3、历史虚无主义的发生机理。历史虚无主义是西方文化传统之现代流变的产物(而不是如某些人所言的“中国造出来的政治名词”);资本主义的物化逻辑加剧了历史虚无主义;中西方共同遭遇价值虚无主义:从“上帝死了”到“孔子死了”;价值虚无化与历史悖谬化:革命逻辑与启蒙逻辑的论争,全盘西化与回归传统的博弈,“唤醒睡狮论”与“侵略有功论”的兴起;以西方现代性否定中国本土性,以自由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以普世价值攻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必然导向历史虚无主义。

4、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回应。历史的本质性与人的历史主体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历史根本法则:人、自然、社会的三统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科学、人的科学(恩格斯:“现实的个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宏大叙事的合理性应用;革命逻辑与现实的力量(即无产阶级);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共产主义的双重维度(超验性与经验性,在神圣化与世俗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应对

明晰了戳穿历史虚无主义之逻辑悖谬,就不难发现其积极应对的思路。

其一,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强调自然与历史规律性及其认识,更强调一种革命的逻辑,即以一种强有力的意志渗透并改造启蒙的理性观,在此,自然法服从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大法则。由此不难看出“革命压倒启蒙”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之荒谬所在。

其二,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巩固了历史进步论。启蒙的主题也是历史进步论,但其开创的世界历史,终其实质是以西方民族性承载的人类史,其强化的是欧洲国家及其普遍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则通过揭示民族国家的资本主义本质,从而为人类社会(包括非西方国家)提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历史道路。由是观之,以宪政民主模式来否定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做法无疑又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论调。

其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反对诸如自由、个人、人权、平等、博爱等启蒙所强化的基本理念,只是质疑这些理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意识形态性,并且在新的价值观体系即社会主义体系中所安顿启蒙的那些核心价值。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尤其强化的是集体主义的逻辑和人民群众的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积极克服。

[注释]

[1]梁柱.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若干特点[J].人民论坛,2012(31).

[2]梅宁华.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辛亥革命百年回眸[J].红旗文稿,2010(10).

[3]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在高校生成和发展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

[4]梅荣政.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兼评历史虚无主义[J].红旗文稿,2005(15).

[5]田居俭.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J].求是,2013(19).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应对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