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市场全面启动给水泥企业带来的问题及影响*

2017-01-21武庆涛尹靖宇李晋梅

中国水泥 2017年9期
关键词:熟料配额核查

武庆涛,尹靖宇,李晋梅

(1.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831;2.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绿色低碳建材分会,北京 100831)

水泥行业由于其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且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一致,与电力和电解铝被纳入了全国第一批先期启动碳交易的三个行业之一。据统计,2016年近1 300家水泥熟料企业共生产熟料约14亿t(水泥24.1亿t),年CO2排放量约12亿t,占整个工业排放量的20%,占全国排放量的12%,约占三个先期启动行业碳排放总量52亿t的23%。

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JC”)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碳排放交易的典型共性技术与标准研究及集成应用示范》(2016YFF0204402)课题中承担了建材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研制及试点应用的研究任务,此外,GJC还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低碳联盟委托对试点期间水泥行业的碳市场情况进行调研,本文的主要研究者还参加了发改委组织的四川和江苏两省配额试算工作。在课题研究、试点期间碳市场调研过程及配额试算过程中,发现面对即将全面启动的碳市场,试点省市水泥企业面临地方碳市场和国家统一碳市场的过渡和衔接问题,而非试点省市的水泥企业则对核查准则、配额分配方法等一脸茫然。为此,整理了水泥行业在碳市场全面启动之际,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保证水泥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1 碳排放交易市场现状

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行业、18个子行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截至2017年5月,试点地区累计成交配额近1.6亿t,成交额37亿元,规模较大。在试点区域地方碳市场运行一段时间的基础上,我国将在2017年底启动电力、水泥(具体为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和电解铝三个行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未来再逐步完善和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其中,纳入的控排企业是针对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t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者独立法人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参与到首批全国碳市场的企业总数将达到6 000~7 000家。

2 问题及影响

2.1 生产经营活动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首先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之前企业的碳排放没有限制,市场启动后,企业的配额是亏损需到碳市场购买配额还是有盈余可以卖出配额与其碳排放强度密切相关,而碳排放强度又取决于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企业必须采取减排措施,减少碳排放总量。

2.2 促使企业技术改进、加强企业管理

碳排放权交易可以通过鼓励先进、惩罚落后的方式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企业为了在优胜略汰的碳交易市场调节机制下得以生存,必须做一些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此外,还需要了解温室气体核查准则、配额分配方法、配额清缴和履约、碳资产管理等,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必须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2.3 试点企业结余配额处理

试点企业盈余的碳配额是企业通过资金投入和自身努力结余的资产(如广东省的试点企业,均购买了3%的有偿配额),由于试点省市配额分配政策不同,致使各试点省市配额的价值差别较大,了解到试点企业盈余配额如何处理是试点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没有任何政策文件。

2.4 地方和国家两个碳市场的过渡

水泥、电解铝、电力三个行业拟纳入首批的全国碳市场启动范围,与上海、北京、深圳、广东、天津、重庆、湖北七个碳交易试点区域纳入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重点行业范围不同,这意味着将来一段时间内将存在国家和地方两个碳市场,如何做好两个碳市场的过渡衔接工作,是试点企业要面临的问题。

3 企业的应对措施

3.1 出台核查细则

试点期间和配额试算过程中反映出部分核查机构及核查人员对《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GB/T 32151.8-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8部分:水泥企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6]57号文(以下简称“57号文”)“补充数据表”的核查准则和核查边界把握不一致,如江苏省参加试算的23家水泥企业“补充数据表”均出现问题,反映出第三方核查机构良莠不齐。

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对核查机构及核查人员专业能力要求,并在全面碳市场启动前,尽快出台水泥行业核查细则,保证核查数据质量。

3.2 开展能力建设

试点期间及配额试算过程中,水泥企业普遍反映区分不清《指南》、《国标》及“补充报表”所界定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及主要排放源方法,水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和“补充数据表”的填报完全依赖第三方核查机构,企业技术人员缺乏核对核查报告准确性的技术能力。

因此,在全面碳市场启动前,水泥行业碳交易能力建设工作形势严峻,各行业协会和水泥集团应重视能力建设工作,对碳减排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碳核算、碳交易能力培训。

3.3 注重企业碳资产管理

在试点期间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水泥企业和集团不注重碳资产的管理,试点区域某些水泥集团甚至曾花巨资进行履约。为使企业的履约成本最小化、配额收益最大化,企业应根据碳排放要求做好碳资产管理,并需要掌握配额分配和履约政策等,以便对碳市场配额供需特点进行判断。目前,一些水泥集团和企业设有专门碳资产管理部门,自己来管理碳资产,还有一些水泥集团和企业委托第三方度碳资产进行管理,各水泥集团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取碳资产管理方式。

3.4 建立集团碳资产综合管理平台

全国1 600余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近1 300家熟料生产企业,水泥行业交易主体众多,每个企业都参与交易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企业负担及成本,能力建设也存在巨大困难。

全面碳市场启动在即,水泥企业集团应集中集团优势,设立碳减排部门,并完善集团碳交易管理机制,建立碳资产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碳排放数据统一报送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集团碳资产的统一管理,从而降低集团应对碳市场管控的履约风险,实现集团碳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应对国家碳管控的有力工具。

4 建议与思考

水泥行业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工业排放20%左右,全国1300余家熟料制造企业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碳配额既是真金白银,必将对整个水泥工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行业协会要发挥其引领、协调、服务的作用,尽快成立建材行业碳交易技术支持中心和行业专家库,在配额分配基准值等政策研究、处理申投诉、能力建设、争议仲裁等方面发挥作用。

此外,目前企业填报历史排放数据、配额分配方案和计算基准值依据的仅是57号文“补充数据表”,应将《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补充数据表”和即将出台的配额分配方案,以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形式呈现,便于企业理解、掌握和使用。

猜你喜欢

熟料配额核查
使用数字多用表对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进行期间核查
协同处置危废对熟料生产运行影响数据对比分析研究
水泥熟料优选原燃材料及改善配料方案的实践探讨
高含量MgO原料对水泥熟料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2020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水泥熟料量增长迅猛
鱼粉:秘鲁A季配额公布,国内外鱼粉价格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