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创新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方法初探

2017-01-20呼赛因俄罗斯拜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现代化培训

呼赛因·俄罗斯拜

(霍城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疆霍城 835200)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发展方针,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措施。而从根本上看,农业现代化建设其实也就是指农业人的现代化发展,积极开展农业职业培训并积极结合农业发展形势进行培训方法的创新十分必要。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逐渐加大了在农业职业培训方面的成本投入,但是当前依旧没有完全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相关部门与人员还应当进一步努力。

1 实现农业职业培训方式创新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在农业职业培训中更好地结合农业学历教育

在农业职业培训工作中,培训人员应当将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打开,更加注重对农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加强农业学历教育十分必要。而在进行农业职业培训工作开展时依旧还是应当将重点放在非学历农业职业培训方面,为农民提供专业、实用的培训平台,并根据农业人的具体岗位特征、产业特征进行针对性的课程教育或是现场实际指导,逐渐实现农业职业培训的质量提升。而农业院校也应当在坚持农业学习教育工作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农业职业培训机会。

1.2 加强全纳教育理念在农业职业培训中的深入应用

全纳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理念创新,已经被多个教育体系所采用并发挥了重要应用价值,其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系统内外排斥情况的消除,为受教育者提供学习、参与的多种可能,全面促进受教育者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农业职业培训工作中,积极引进全纳教育理念也是促进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开展的农业职业培训所针对的对象十分广泛,且各个学习者对培训内容与侧重点的需求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以保证农业职业培训的多层次、多形式是十分必要的,这才是帮助农民实现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良好方式,提升农业职业培训的科学性、合理性。

2 实现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方法创新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农业职业培训体系

要实现农业职业培训的创新与发展,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职业培训体系,这是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相关部门应当意识到我国当前与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职业培训方面存在的差异,积极学习并吸收其他国家的培训经验,并尽可能地将这些先进的培训经验转化成适合我国的培训策略。例如,英国为保证农业职业培训工作切实落实,相关部门将该培训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制定了详细的专门立法,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我国相关部门也可积极借鉴这一举措,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深入研究并细化农业职业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并将提升培训工作质量、创新培训方式当做重要的工作环节加以要求。另外,管理部门在进行培训体系创建时还应当将培训的痕迹、过程管理纳入其中,将培训全过程放在台面上进行,避免出现培训经费被挪用,培训不到位的情况。

2.2 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农业职业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的重要基础就在于需要保证良好的师资水平。特别是由于该培训工作所针对的对象属于文化水平较低,对新技术新知识理解能力较弱的农民,就更需要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做出正确的引导与教学。所以,管理部门在选择培训教师时,应当适当地提高准入门槛,不仅要对教师的农业技术知识水平做出要求,同时还应当将实践经验、授课水平当做重要的考查内容。另外,为提升培训水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要求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切实就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解答,实现针对性、高效率的问题处理。另外,对于培训人才的要求并不能局限于高学历专家,部分农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可能也掌握了重要的生产经验,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发掘这部分实践人才,邀请其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将自身的先进经验传授给其他农民,这也能起到重要的农业生产带头作用。

2.3 提升实践培训在农业职业培训工作中的占比

传统的农业职业培训在开展过程中可能更加习惯采用学校中常见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进行知识与经验的传授,限制了农民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无法发挥培训工作的最大效益。培训人员应当积极转变培训观念,积极提升实践培训在总体培训工作中的占比,缩短理论知识教育的时间。例如,在农业领域中存在的高新技术、生产方式、产品安全等具有实践性特征的技术进行培训时,应当走出课堂,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的直观的指导,实现体验式教学,帮助农民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创建技术经验交流平台,邀请学员进入其中,实时通过这一平台就自己在技术应用过程、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出,与其他学员展开交流或者向教师请教,全面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2.4 以市场发展需求为基础调整农业职业培训方式

农业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是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所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当地农业特征与农业动态信息的分析,及时概括农业走向,以市场发展需求为基础调整农业职业培训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就当前的农业市场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正逐渐向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培训人员应当以此为基础,在培训时更多地就绿色农产品的概念、如何实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方式进行教学,切实实现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相贴近。另外,为提升培训质量,紧跟市场的变化,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培训的硬件设施建设,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基础,即在学习某种农业生产方式时应当保证培训地具有相应的设备来供学员进行练习,提升培训工作的可持续性,更好地适应农业市场的变化。此外,培训单位还需要尽可能地走在市场需求变化的前面,在农村地区进行实验基地的创建,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创新工作当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农业职业能力。通过上述的方式,不仅能避免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走大量的弯路,同时还能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防止供需不平衡问题发生。

3 结论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人"的现代化,农业职业培训就是使农业"人"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创新农业职业培训方式是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需求。当前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工作水平已经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为尽快补齐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各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引进“全纳教育理念”、结合农业学历教育来为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同时,为切实落实职业教育工作的创新,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还应当从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科学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实践教学、遵循市场变化制定培训系统等方面来切实实现农业职业培训水平的提升。

[1] 韩伟静.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山东大学,2016

[2] 景琴玲.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武汉大学,2014

[4] 衡振华.新疆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现代化培训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