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肥价格大涨,农民真的种不起地了吗

2017-01-20

中国化肥信息 2017年2期
关键词:涨价种养化肥

独家点评

化肥价格大涨,农民真的种不起地了吗

近期有篇《农资狂涨2017年农民还种得起地吗?》的文章异常火爆,文章表明化肥价格暴涨、农药价格大涨,粮食价格却不涨,种地成本增加了,但农民的劳动力廉价了,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失望,农民投入了这么多,谁来买单?农民还种得起地吗?

应该说,文章反映了目前农资市场的一个实情,化肥价格大涨使得农民种植成本增加不少,种植收益下降。有些农民可能会减少化肥用量,甚至种植收益差的作物只能象征性地施点肥。

但如果因为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农民就种不起地了,这种说法也有些危言耸听了。

以前化肥在农民种植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达到了50%左右。但随着人工成本的迅速上升,人工成本已成为种植成本的主要部分;对承包土地的农民而言,土地流转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化肥成本已下降至总成本的30%左右。再者,此次化肥涨价也有合理因素,前几年化肥价格持续下跌,屡创新低,实际上是种不合理的现象;现在化肥价格上涨,是价值的理性回归;再加之本次价格上涨也有煤价大幅上涨等成本推高因素,有其内在的支撑因素,不能简单以炒作来对待,这点应该正确认识。今年的化肥价格如果与去年最低价格相比,确实涨幅非常大,但如果放到近十年的价格中来看,也只是中等偏上的价格,基本上属于正常的价格范围,并不是高得离谱。

总体来看,此轮化肥涨价对普通种植户的影响不会太大,三五亩地预计增加一两百块钱的成本。影响最大的还是包地大户,因为他们种植面积大,化肥价格上涨快,将使种地成本大幅增加。承包土地的农民应科学合理施肥,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对作物种植品种进行调整,多种植高附加值的作物,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以减少化肥价格上涨的冲击。

面对化肥涨价,农民也要拓宽思维。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技术处副处长杨帆介绍,农业部已经在研究部署大力推进种养循环,开展水果、蔬菜、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以品牌茶叶、设施蔬菜、柑橘苹果为主,大力推广“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种养循环的多种技术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典型。

同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既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又能使作物高产,同时还减少了污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化肥过量使用,造成了土壤氮、磷富集,大气氨、氮氧化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据中国农科院测算,我国占作物总播种面积20%的集约化生产中,每年由于氮肥不合理使用损失的氮近300万吨,占我国2200余万吨氮肥总用量的13%左右,农田氮素流失对水体氮污染的贡献率达20%以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势在必行。

另外,应对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农民应该树立起低位储存观念。去年9、10月份,尿素价格普遍在1300元/吨左右,而现在价格已经涨至1800~1900元/吨的水平,购买一袋化肥要多花二三十元钱,这个涨价幅度确实非常大。前些年化肥价格一直下滑,农民可以不关心价格行情,用肥时再买,也并不吃亏;但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处在价格上涨时期,等到用肥时买,就会买上一个高价。农民一定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要有价格低位存储观念,特别是种植大户,因用肥量大,价格变化对他们成本影响更大,更应该在低位时多购买,以降低种植成本。

猜你喜欢

涨价种养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共享单车涨价只能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