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设备管理常见误区浅析

2017-01-20任晓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9期
关键词:运维费用单位

任晓华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2035)

企业设备管理常见误区浅析

任晓华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2035)

随着很多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中各种设备数量的增多,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因此,如何高效、安全的管理企业设备已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内设备的有序管理不但可以节省运营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大量事例也证明,科学的设备管理已成为帮助企业高效运转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常见的误区及对应的解决方案进行简述。

企业;设备管理;误区

做好设备管理,可以保证设备达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降本增效;合理调配闲置设备,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做好设备运维,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更好的为安全、服务做好支撑等。因此,科学的设备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将逐渐从基础保障提升到战略层次,企业设备管理的核心和特征就是创造国有设备价值最大化。过去若干年企业对设备管理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形成了常见的六大误区。

1 企业设备管理常见误区对策分析

1.1 项目前期工作是建设单位的事,与设备管理单位无关

问题描述:设备投运前的集采、选型、设计阶段,使用单位参与深度不够,没有和建设单位共同深入研究,仅仅依靠设计单位的方案,容易给设备运维阶段造成使用需求偏差、安全可靠度低、维保费用高昂、与现有设备不匹配等问题的出现。

解决措施:应在企业制度中明确设备管理单位、运维单位和使用单位需全面参与设备前期各项工作,参与设计方案的研究论证、技术标书的编制、设备材料的选型及后期技术服务的谈判;建设(购置)单位在前期阶段应充分征求设备管理、运维单位对设备选型的意见,在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性能与价格比、安全性与易用性等因素中寻找平衡,确保设备的可用性、安全性以及运行维护成本费用的最优化。

1.2 设备使用单位没必要参与项目建设实施、安装调试阶段

问题描述:部分设备运维、使用单位认为项目建设的职责在建设单位,自己仅负责提出建设需求,没有积极参与建设过程,错失了在安装调试阶段掌握设备关键技术性能和维护维修要点的机会,后期维护维修只能依靠厂家的支持,甚至没有能力监管外包单位的技术服务,受制于人,只能长期承担高额的外包、维护等费用。

解决措施:应在企业制度中明确设备运维、使用单位应主动参与设备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参与工程分部分项验收、重要设备的建造、安装调试和验收、试运行等,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要点,为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及可靠运行打好基础。

2.3 设备移交就是现场清点,然后签字确认

问题描述:企业基本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着设备移交进度慢,移交清单编制不规范,移交工作反复、效率低等现象,严重影响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效率,也不利于设备投运后的日常管理。

解决措施:应在企业制度中明确: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前按照企业设备分类、架构、名称等标准编制设备移交方案和移交清单,清单经设备使用单位结合现场实际调整,项目法人审核后现场签字移交,建设单位据此开展财务结算和工程决算工作。

2.4 设备运维管理就是维护、维修

问题描述:一是未建立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制度,也就是常说的“操作、维保、检修三大规程”,或者建立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存在落实不力、可操作性不强、未及时修订更新等现象。二是未建立设备操作、维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人员技术能力没有可靠保证。三是设备运维数据、档案保存不规范,无法为后期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解决措施:设备运维工作是设备管理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管理效能的一个阶段,也是生产保障的核心。科学规范的预防性维护、检修,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最有效途径。我们知道,国外有的机场行李系统自投运来已经连续运行了70余年,靠的就是规范的巡检、预防性维护、检修、局部的更新改造,这不仅是靠合理的费用投入,主要依托的是管理人员、操作维修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水平,给企业降低了大量的设备更新成本,带来的就是效益。

2.5 设备维修费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

问题描述:一是过分压低维修费预算,造成设备保养“欠账”,使用寿命降低;二是核定维修费用没有数据支撑和依据,仅凭经验;三是维修费使用过程缺乏科学管控。

解决措施:设备维修费用是针对已形成的设备,因运行、维修、维护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可以在制度中对设备维修费用管理进行明确,如以下情况。(1)备品备件及维修保养所需的消耗品费用。(2)运行、维修、维护及技术支持外包服务费用。(3)维修保养时需要租用的工具及需要购置的单价2000元以下的软件费用。(4)设备年审、检查、测试费用。

2.6 设备折旧提完了,到了年限就可以报废

问题描述:一是在年度设备报废鉴定工作中,反映出来拟报废设备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现象,部分设备甚至未提足财务折旧。二是部分车辆存在履行报废程序后,实际处置时按照设备转让进行了变卖。三是存在着长期设备闲置、未适时保养维护、无法继续使用、只好报废处置的问题。

解决措施:企业可以在制度中明确设备报废条件,如设备、车辆和家具用具设备符合以下条款之一者,可以申请报废。(1)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虽能修复,但累计维修费已接近或超过市场价值的。(2)经过两次大修,第三次大修费用超过设备原值30%,且大修后达不到下次大修年限的。(3)属重要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大修改造费用超过新购值50%,经过专家鉴定建议报废的。(4)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强制报废标准的。

3 结语

设备管理作为传统基础管理的一部分,打好基础和持续改进,既能发挥更强的支撑作用,也会给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直接效果。这个目标的实现,首先基于将设备管理提升至战略支撑的高度,能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作用;其次按照管理提升的整体要求,持续提高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做到科学决策;第三促进设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为企业今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积聚动能。

F273

A

1671-0711(2017)10(上)-0036-02

猜你喜欢

运维费用单位
DRG病例分组错误与费用结算申诉探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看错单位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风电运维困局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