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治水美水建管并重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2017-01-20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

中国水利 2017年21期
关键词:节水型河长节水

□浙江省副省长 孙景淼

浙江:治水美水建管并重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浙江省副省长 孙景淼

浙江是江南水乡,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多年平均降雨量1 600余mm,水资源总量955亿m3。全省有钱塘江、苕溪、运河、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八大水系,共有河流8万多条,河湖水域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的5.66%。水生态文明历来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基础保障和显著标志,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水生态文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013年以来,浙江省以强力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和河长制为契机,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全省717个省级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3%,221个省控断面Ⅲ类水以上占77.4%,比2013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基本清除了“黑、臭、脏”等感官污染,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年度控制目标,在2014、2015年以及“十二五”期末国家对各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中,浙江省均获得了“优秀”等次,既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又换来了江河湖海的新面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一、建章立制,压实责任,完善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

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率先推行河长制,把河长制作为推动“五水共治”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制度一并部署实施,有力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印发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贯彻意见,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打造浙江省河长制“升级版”。

1.健全河长体系,规范河长履职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河长延伸到小微水体,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目前共配备各级河长5.7万多名,实现全省河长全覆盖。2017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全国首部为河长制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明确了河长责、权与考核奖惩等,规定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须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承担河道日常管理、协调推进河道治理、监督日常清淤保洁等“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

2.紧盯主要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紧盯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用水总量控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县级及以上河道基本无违法建筑物等主要目标,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依法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未依法办理审核手续的,限期补办手续;对可以保留但需整改的,提出整改意见并加强监管。大力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界确权工作,严格水域管理,建立完善建设项目水域补偿机制,严禁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水域。依法查处涉水违法建筑,力争基本实现县级以上河道无违法建筑物。

3.强化考核监督,压实工作责任

二、严守“红线”,强力推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1.着力强化政府推动、部门协作

省政府建立了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常态化运行机制,每年召开委员会工作会议,高位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抓总、部门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2.着力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

按照“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的要求,积极推动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各类集聚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规划编制中开展水资源论证,把水资源作为一项基础要素倒约束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发展、项目布局。

3.着力建立责任制考核体系

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分解下达水资源总量、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与管理目标责任制。将省对市考核结果纳入省委对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强化了考核的严肃性与考核成果的权威性。

4.着力发挥“大禹杯”活动导向作用

省政府于1995年正式设立“大禹杯”,作为省级水利工作的最高荣誉。2014年以来,对“大禹杯”竞赛的评选内容、评分细则、评选机制作了调整,新增加了水生态文明的考核内容,对各地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地认真总结水生态文明发展成效和经验,自觉查找差距短板,明确努力方向,有力推动了当地水利事业发展。

三、节水优先,计划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牢固树立“节水就是减排、节水促进增效、节水惠及民生”的理念,坚持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水平。

1.注重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

针对浙江省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春夏多、秋冬少,用水多、效率低”的特点,提出“以县域为单元、以政府为主体”,全面推进节水工作,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全省8个市(县)已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占全国1/10;28个县(市、区)达到了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力争到2020年全省2/3以上的县(市、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突出节水载体建设,着力推动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园区)和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有效扩大节水载体覆盖面。目前,已创建命名省级节水型企业620家、节水型灌区101个、节水型公共机构188家,涌现了温岭市全国县级首座节水教育实践馆等一批亮点。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教育要跟上时代潮流,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控转变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从过去的“以需定供”向加强需水管控、提高用水效率转变。积极推行计划用水管理,实行居民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累进加价制度,激发节水的内生动力,目前已实现取水户计划用水管理的全覆盖。

3.注重农业灌溉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扎实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四个百万工程”(百万亩坡耕地雨水集蓄旱粮喷灌工程、百万亩农业园区智能化标准型微灌工程、百万亩林园地经济型喷灌工程、百万亩水稻区管道灌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低压管灌、喷灌、微灌,涌现出余姚经济型喷滴灌、平湖微压素混凝土管灌溉、桐乡特低水头微灌、嘉善PE压力管道灌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典型。至2016年年底,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3.89万亩(1亩=1/15 hm2,下同),2017年还将新增25万亩。

四、统筹兼顾,联网联调,优化水资源配置

以“开源、引调、提升”为重点,建成了一批水资源保障工程,基本形成多源供给、联网联调的水资源保障格局,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

1.开源

杭州闲林水库、新昌钦寸水库、宁波郑徐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相继蓄水,新增供水约1.2亿m3,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全省以水库型水源地为主的供水人口占比达70%,66%的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了应急备用水源体系。

2.引调

浙东引水萧山枢纽、舟山大陆引水二期等工程相继建成。2016年浙东引水工程运行194天,引水4.1亿m3,有效保障了浙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用水,提高了浙东平原河网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能力。目前正在推进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预计于2019年6月通水,将有效改善杭州的饮用水质量。

3.提升

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18万人,全省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9%。着力加强“一高二区五小”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11万亩。在重点推进“开源、引调、提升”的同时,宁波等地通过联网联调,挖潜现有水源工程。同一时段内,当有的地方降水过多,水库须弃水时,通过管道、隧洞将多余的水引到水量少的水库,一来可使弃水“变废为宝”,二来能补充少水地区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清淤治污,系统治理,有效改善水环境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按照省委、省政府“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以铁军精神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要求,着力下好“清”“截”“修”三手棋,加快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1.科学“清”,加快清淤疏浚

举水利系统之力打好治污泥歼灭战,着力恢复水域原有功能。全省“十三五”期间计划清淤3.5亿m3,2016年共完成河湖库塘清淤量1.41亿m3,是上年同期的3倍以上。坚持淤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优先考虑生态环保清淤方式,切实提高淤泥资源化利用水平。

2.从严“截”,加强入河管控

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2016年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9.7%。加强排污口“身份证”式管理,深入推进标识专项行动,开展入河排污口识别、登记和审核工作,建设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设置排污口和偷排污水行为。

3.系统“修”,开展河湖综治

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治水目标,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试点,开展以流域(区域)为单元的系统治理,涌现出仙居永安溪、柯城庙源溪和石梁溪、开化马金溪等一大批“美丽河道”。挖掘现有水利枢纽调蓄潜能,科学调度,实施活水畅流,重点增加沿海平原地区水量补给,促进水体流动,维护河湖生态健康。

六、深化改革,勇于实践,积极创新体制机制

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浙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为人先,涌现出许多新做法、新机制,为持续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1.率先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为从根本上扭转水利“重建轻管”现象,在全国率先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着力创新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投入机制、监管机制和管护模式,通过“定责、定标、定岗、定员、定经费”,逐步形成了水利工程长效管护机制。目前,省级层面管理标准规范全部出台,共制定水库、水闸等11类工程12项管理规程,制定定岗定编等10余项管理制度、意见;各市、县(市、区)政府全部出台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2016、2017年全省共落实创建及管护经费30.5亿元,通过标准化管理考核评估工程3 446个。

2.统筹推进水利建设与相关建设的融合

积极开拓新思路,打破部门间壁垒和传统建设模式,进一步拓展水工程功能,提升工程总体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与交通、市政、环保、旅游等部门的对接,在设计时就考虑其他类型工程建设中的标准要求,进行多方融合,既节约资金,又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实现工程的多功能整合,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桐乡市扩大杭嘉湖南排(杭平申线航道改造)工程兼顾了防洪排涝与航道疏浚,湖州安吉乌象坝工程建成后除了基本防洪功能还有旅游、科普、生态等多种功能,绍兴城市水环境整治工程将水利建设融入城市景色,水利工程成为城市名片。

3.积极探索水资源产权制度改革

丽水市探索实施了河道经营权改革,经营权通过协商或招标投标承包到户,合理分配承包权出让收益,承包户通过养殖获得收益,并按规定履行河道清洁、保护义务,变政府治水为共同治水,建立起“以河养河”的长效管护机制。湖州市完成了全国首张比较系统完备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了《湖州市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绩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探索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与“六年清一轮”的河道轮疏机制。安吉县制订了首个美丽乡村水环境优美村创建标准。

七、挖掘历史,传承保护,大力弘扬水文化

浙江的发展史、文明史就是一部治水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水利遗产,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对当今水利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1.着力挖掘保护水文化遗产

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全面保护,丽水通济堰、宁波它山堰、诸暨桔槔井灌工程、湖州溇港已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更加有力地宣传了水利工程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着力创建水利风景区

在水利建设中,将更多水文化元素融入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中,着力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积极推动水文化与当地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更好彰显水元素,展示水魅力。目前,浙江省已成功创建3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

3.着力推动水情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组织开展群众性水文化活动,深化群众对水的认识。充分利用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中国水利博物馆,积极开展水情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水情知识,营造人水和谐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积极开展水利行业精神宣传,弘扬传承“大禹治水”精神,讲好水故事,唱响“五水”歌,为水利改革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张瑜洪

猜你喜欢

节水型河长节水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