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

2017-01-19孙珍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木球铁球小球

孙珍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选用生活化案例,通过生活化语言,讲解生活现象与物理原理的联系,启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发挥物理学科服务生活的特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具备发现的眼光,挖掘生活中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还应该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避免一味地以课本为纲,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教学语言生活化.初中物理中涵盖了大量的物理原理以及定义知识,在接触这些具备物理专业性的语言描述时,学生往往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会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形成一定的阻碍性,影响自己的物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晦涩的专业性学术语言,教师要采取语言转换的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物理学术语言转换成生活化语言,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讲“物质的密度”时,关于密度的定义如下: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单单从此定义的字面描述来看,学生很难理解“密度”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转变思路,在解释密度时,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类比.比如,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球,一个是铁球,一个是木球,虽然体积相同,但是两个球的质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铁球与木球的构造不同,构成铁球的“铁”与构成木球的“木头”这两种物质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排列间距也有很大的差异,假设一个铁球中排列了100个铁物质,而一个木球中只有12个木物质,“铁”的排列比较紧密,因此可以说铁的密度比较大,这也可以解释相同体积的铁球比木球重的原因.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学生容易理解单位体积、质量等学术性语言,也对密度有了形象化的认知.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时,要保证不会对物理知识产生不恰当的解释,掌握生活化语言的使用程度,避免为了语言的生活化而蒙蔽物理知识的原本内涵.

2.课前引入生活化.物理课堂由于其自身的抽象性特点,导致物理课堂的气氛较为严肃,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定的约束性.因此,在进入新课前,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课堂引入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置于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讲“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把尺子,通过摩擦自己的头发,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或者准备一个方便袋,通过方便袋与手背的摩擦,让学生预测方便袋会不会掉落.通过这种趣味性的生活化小实验,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被激发的状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很有成效的.

3.问题情境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带领下能够尽快进入问题所描述的情境,对于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生活化感知,在解决之后的物理问题时,更加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表面光滑的小球,并分别为其穿孔穿线,然后将其固定到同一个地方,用一个小球去触碰另一个小球,当两个球处于不断的相互碰撞的状态时,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球为什么会相互碰撞,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碰撞.学生在生活中大都遇见过相似的状况.当教师将学生熟悉的场景作为问题抛给他们时,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会给出一定的解释.然后教师借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告诉学生两个小球正是在相互作用的力的作用下不断碰撞,两个小球的碰撞随着作用力的不断减小,便会渐渐停止碰撞.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入,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减小学生学习物理时产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现象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物理知识也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应该意识到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促进作用,对于趣味性课堂气氛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身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学习需要的物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吴艳.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亚太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木球铁球小球
铁球同时落地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高校开设雪地木球面临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高校木球运动的发展策略研究
冰上木球的起源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