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江堰工程:秦帝国统一大业的物质根基

2017-01-19刘皓宇

考试周刊 2016年104期

刘皓宇

摘 要: 坐落在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工程赋予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誉,它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尘烟,至今仍在向人们昭示着秦帝国及那个时代伟大的创造力。都江堰工程不仅在秦帝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物质基础作用巨大,而且对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秦帝国对都江堰工程决策、治水意义和历史定位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 工程决策 治水意义 历史定位

今天,人们提到都江堰,谈论得最多的是它巧夺天工的治水智慧,是关于李冰父子的各种故事和传说。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特别是文明史的眼光看待都江堰,我们会发现都江堰工程对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意义绝不仅局限于其对巴蜀一地的影响,更在于它在秦帝国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的物质基础作用。

一、秦帝国的都江堰工程决策

公元前316年,秦国上将军司马错在与秦国丞相、纵横家张仪做出了关于伐韩还是攻取巴蜀的著名辩论后,统帅秦国大军,一举攻取巴蜀两国,从此,巴蜀并入秦帝国版图。攻取巴蜀在秦国崛起的征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因为获取巴蜀,使秦国拥有了一个远离中原战国的稳固战略后方。这种战略后方在当时七大战国之中绝无仅有①。

秦国攻占巴蜀之后,除了以郡县制作为治理手段之外,还派遣王室重臣,以蜀侯身份坐镇巴蜀。但在之后的五十年时间内,巴蜀对秦国并未起到战略后方的支撑作用,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地理环境的闭塞,导致巴蜀经济长期落后;其二,由于岷江肆虐,成都平原水患频仍,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粮食产量自给不足,甚至需要从秦国本土调粮。对于以耕战立国的秦国来说,后者是一个更为致命的因素,如果巴蜀不能成为秦国粮仓,不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当初攻取巴蜀的初衷就不能实现②。但由于期间秦国与山东六国,特别是与赵国的抗衡消耗了大部分国力,使得秦国一直无法对巴蜀的开发做出实质性举措。

秦赵长平之战是促使秦国对巴蜀治理政策转变的重要契机。长平之战虽然以赵国全军覆没、秦国大胜而告终,但秦国为长平之战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为了打赢长平之战,秦昭襄王亲自坐镇河东郡,民皆赐爵一级,并悉数征发十五岁以上男子前往长平。为了确保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后援,以秦国当时超强的国力亦感吃力,秦国府库几乎因长平大战消耗一空。

长平之战对秦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长平大战巨大的物质消耗和人员伤亡,使得秦国决策层意识到要支撑巨大规模的战争,要建立并供养一统天下的足够数量的军队,秦国必须在国力上更进一步。关中平原的农耕经济显然已经无法支撑今后的灭国大战,新的国力增长点在哪里?只能在巴蜀。

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更加衰弱,秦国外患风险已然不大,在权衡了这一形势之后,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做出了巴蜀开发的重大决策:以治水名家李冰为蜀郡郡守,倾全国之力,兴建都江堰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巴蜀农耕经济发展的水患问题,使巴蜀成为秦国真正意义上的粮仓和战略后方。

二、都江堰:旷古绝今的治水智慧结晶

治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从尧至禹的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凡是在治水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人,无不被中华民族奉为神明般的圣人。

李冰父子便是因治水而被民间奉为神明的伟人。李冰在考察了成都平原的水患成因后,提出了都江堰的工程计划:以鱼嘴将岷江分隔为内外江,以飞沙堰作为内江除沙的控制型工程,开凿宝瓶口,将内江清流引入成都平原,作为农耕灌溉之用。这一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了岷江泛滥的问题,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工程从公元前256年启动,前后仅用八年,考虑到当时的工程技术条件,这样的速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都江堰工程是典型的无坝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降到了最低,并且使工程的可靠性延续千年,其中蕴含的治水技术,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亦不过时。秦帝国的创造力在都江堰工程上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

三、都江堰:秦帝国战车的发动机

都江堰工程竣工之后,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彻底根除,巴蜀的农耕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如果把秦帝国比喻为一架战车,那么都江堰工程便是这架巨大战争机器的有力驱动,这一点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其一,都江堰工程竣工之后,秦国的常备军队一举达到八十万③,并支撑秦国统一六国的灭国大战。供养八十大军,在都江堰工程竣工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即便在后世的中国,常备军达到八十万的朝代也并不多见。长平之战前,秦国倾国兵力不过五十万,战端开启,秦国经济顿感吃力。而在都江堰工程竣工之后,秦始皇发动的灭国大战中从未发生过粮草不济、国力不支的情况。在灭楚之战中,王翦统帅六十万秦军,其粮草几乎全部由巴蜀供给,粮草由长江顺江而下,供应秦国大军。《史记》中曾有记载,灭楚之战中,秦国用船从巴蜀运出了六百万斛粮食。

其二,若无都江堰工程,郑国渠的修建几无可能。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300多里,沿途灌溉盐碱地数十万顷,使关中平原成为秦国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粮仓,成为驱动秦国统一大业的另一个车轮。郑国渠的修建肇始于韩国的“疲秦”之计,韩国寄望于秦国兴建此工程,达到消耗秦国国力的目的,因此该工程的工程量可见一斑。然而,秦国同样在短短数年之间征集上百万民夫,一举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功效。郑国渠修建之时,秦国并未开始灭国大战,别国资源几乎无法利用,而秦国有这样的国力,与都江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密不可分。

其三,若无都江堰工程,岭南的开发将很难实行。岭南,即今天的两广一带,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由楚国控制,因为楚国落后的国家体制,对岭南的控制和开发十分微弱。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对岭南的开发十分重视,命赵佗率五十万秦军进驻岭南。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军资,开发岭南所用的各种物资,大部分源于巴蜀之地,经长江水运供给。秦统一中国后,之所以修建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灵渠,就是为了方便物资转运到岭南。若无都江堰工程,秦帝国对岭南的实质性开发将大打折扣,秦统一中国的版图也不会如此广袤。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让我们在更为宏阔的历史图景中,找到都江堰对中国统一文明的巨大贡献。

四、都江堰的历史定位

都江堰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物质标识。

中华文明从根本上讲,是统一文明,是强势生存文明,这种文明基因在秦帝国时代达到了最高峰。

以秦帝国为代表的统一文明的出现,展示出了强者生存的几大特质:不断开疆拓土,不断内部创新,以及对异质文化的不断包容与吸纳。因此,秦帝国时代,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两点:一是大一统的疆域奠定了后续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基础,二是对文明的整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后续两千多年的国家治理方式、文化创造形式及整个民族的精神属性。

实现这一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一,制度的先进性,其二,国家物质力量的空前强大。商鞅法治,耕战立国,郡县治理,开创了秦国统一中国的制度性基础,并且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国家制度的一系列特点。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为秦国积累起了统一六国所需的巨大物质财富,使秦国在物质上具有了压倒山东六国的巨大优势。

因此,都江堰工程对中国的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两千多年前,农耕文明尚处于较为低级的形态时,都江堰工程横空出世,在中华大地上不啻为一道文明的曙光,照亮了处于几百年黑暗分裂状态下的中华民族。

所以,不仅巴蜀人民应该感恩于都江堰工程,整个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大一统生存状态也有着都江堰工程不可磨灭的贡献。

注释:

①虽然楚国有岭南的广袤国土,但由于治理松散,且人口稀少,处于原始的蛮荒状态,岭南并未对楚国的国力有着明显贡献,相反,楚国为了平定岭南蛮族的叛乱,还得长期消耗国力。

②当时秦国的粮仓主要有两个,其一,关中平原,但关中平原当时耕地盐碱化严重,严重制约粮食产量,直到后来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粮仓。其二,江汉平原的房陵之地(今湖北郧县),但由于房陵纵横不过三百里,粮食产量亦较为有限。

③仅灭楚之战,秦国便先后投入八十万大军,第一次灭楚,李信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第二次灭楚,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由此推之,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常备大军当在八十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