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2017-01-19吴寒王佩珊吴建锋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纪念品湖南校园文化

吴寒,王佩珊,吴建锋

(湖南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系,湖南 湘潭 411201)



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研究
——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吴寒,王佩珊,吴建锋

(湖南科技大学 工业设计系,湖南 湘潭 411201)

校园文化纪念品作为一种载体,对推广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学校形象、增强学校自身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构建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内涵的基础上,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为实例,总结出在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对特色元素的提炼与设计应遵循的创新设计方法。

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元素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本身拥有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独特的地域特色及鲜明的办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推广和宣传校园文化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1]。校园文化纪念品作为一种载体,是宣传学校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广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校自身影响力。

湖南科技大学置身于伟人故里——湘潭,是一所教学研究性综合性大学。60多年来,学校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彰显矿业工程、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的推广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学校知名度,塑造良好的人文形象,同时可以借助校园文化纪念品更好地宣传优美的校园风光与文化特色,对活跃湘潭的纪念品市场、促进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内涵建构

1.1 传承发展历史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高校文化纪念品设计应尽量展现其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发展历程[2]。

湖南科技大学渊源绍远,文脉绵长,办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宋代的“庆历兴学”。 学校先后经历了两条支流:一是由湘北建设学院、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到湘潭师范学院;二是由湘潭煤炭学院、湘潭矿业学院到湘潭工学院。2003年,这两支源流最终汇集成湖南科技大学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校园文化纪念品的设计可以将这些历史片段用“可触摸”的方式展现出来,用全新的语言传承学校发展历程。

1.2 彰显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每一所高校秉持的办学思想,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校徽、校训综合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办学特色等内涵,具有唯一性、代表性,通过纪念品的承载,可以使办学理念得以“物化”,使思想得以迅速、生动、亲切的表达。

湖南科技大学校训“唯实惟新,至诚致志”是学校理念、精神的集中体现,倡导严谨治学、坚持与时俱进、崇尚以德为先、强调全力以赴。校徽以“Technology”的第一个字母“T”字和汉字“人”字为设计元素,以三角形构图,巧妙构成稳定的“山峰”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象征“科技之峰”“以人为本”的标志图形,辅以叠影,动静相生,催人奋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学校“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办学理念。将校徽、校训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到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构建统一、识别性强的产品形象元素。

1.3 宣传文化活动

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校园文化纪念品应当紧紧抓住大学生各类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所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物,研发以此为主题内容的纪念品,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3]。

湖南科技大学拥有“青春之歌”“芳菲之歌”“樱花节”“齐白石”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创青春”等主题丰富的文化活动,并涌现出了“向日葵女孩”何平、“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月丹等一大批优秀典型,这些代表性人物、活动都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针对活动中凸显出来的代表人物、事物形象进行设计元素提取,塑造良好的精神文化风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1.4 展现校园风光

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建筑及景色,融地域特色于一体,别具一格,以校园风景为内容的纪念品研发,可以使独特的校园形象得到良好的传播。

湖南科技大学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文庙,至今保存完好,建筑形制古朴雅致;南校第一图书馆与一、二教学楼形成的楼群,文化气息浓厚;综合办公楼大气冷静的外貌与周边的月湖、桥、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校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观赏景点。众多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及景观是我校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念、经济与文化面貌等的具体体现,可以通过提取代表性建筑及景观的形式要素作为设计元素进行应用,与学校整体形象保持高度一致,丰富产品的视觉效果。

2 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现状分析

2.1 现有产品分析

目前,市面上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产品。一部分以外部流通商品的形式出现,主要集中在校内的纪念品商店;一部分以内部馈赠礼品的形式出现,由单位定制,作为校庆、学术交流等重要活动的纪念品。通过走访及实地调研,对现有的产品种类和式样有了初步的认识,现有的湖南科技大学文化纪念品种类主要以办公学习用品为主,除此之外还有挂饰、摆件、工艺美术品以及特殊纪念日纪念品等一些产品。

2.2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情况综合来看,湖南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化纪念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知名度较低、购买者少,部分消费者不知道纪念品的存在。2)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类产品,产品多以外购贴牌的形式出现,设计样式传统单调。3)现有校园文化纪念品的设计主题不明确、无法体现湖南科技大学独有的文化内涵、缺乏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元素及设计特色,不能有效地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

3 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纪念品创新设计构思

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开发就是把前期分析整理的代表性特色元素,经过设计构思之后的升华和物化的过程,通过线条、符号、色彩、材料、工艺等把产品呈现出来。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要设计的产品类别,选出湖南科技大学的标志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运用到产品上去,使其富有科大文化特色,并结合创意和美感,使其在功能和形态上有所突破。

3.1 造型创新

图1 “文聚科大”工具尺设计

造型要素指构成形体的基本知觉元素。包括形态、肌理、色彩三个部分。原研哉先生说过:“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形态是文化纪念品设计的基础,能激发购买及收藏的欲望。校园文化纪念品将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设计符号元素进行形态的转化,通过造型实现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转化来设计制作新颖的视觉效果。将提取的元素进行设计转化,其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形态塑造上,通过造型实现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转化来设计制作新颖的视觉效果,一般手法包括平面元素立体化、立体元素平面化、图形装饰化等几种方式。如图1“文聚科大”的工具尺设计,在了解特色元素的文化内涵与象征后,进行深入挖掘与改造,利用平面化的结构与造型,将代表性的建筑形象元素以平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3.2 功能创新

图2 金属书签设计

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特定职能,功能的创新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原有功能和用途创造出新的产品。功能创新的设计一般通过功能复加、功能替换两种手法进行功能的改进。校园文化纪念品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于一身,在推广和宣传学校文化时强调其精神功能,但作为产品,不能忽略其使用功能,开发丰富多元的实际使用性,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要[4]。如图2书签设计上下部外轮廓造型依旧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的南校图书馆,镂空处代表窗户,中间运用水波涟漪纹,上面落樱点缀,运用樱花掉落进去的美感表达樱花园的独特,同时用此来寓意湖南的湘水文化。

3.3 材质工艺创新

图3 竹质书签设计

材质及制作工艺是设计呈现的根基,独特的设计材料在体现地域差异性的同时,可以使产品具有不同的质感及视觉感受,独特的加工工艺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品质。在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中,创新性地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及材料,进行推广和应用,通过产品细节凸显设计的文化内涵。如图3书签的设计,以竹为材料,以图书馆、校徽、校训为造型元素,运用镂空雕刻工艺制作,传达产品自然、朴素之美。

4 结语

校园文化纪念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强调校园文化内涵的构建,运用所代表的校园文化元素符号,在功能、造型、材质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再设计,突出产品设计特色。校园文化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工程,它不仅承载着一个学校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一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价值。

[1] 吴朋波.旅游纪念品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 胡康,马菲,曾力.高校文化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J].包装工程.2012(3):114-117.

[3] 李瑞梅.校园纪念品设计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22-23.

[4] 潘雪梅.行进中的思考——南方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研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校对 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1.055

20160426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143141)

吴寒(1981-),女,河北正定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J524

A

1674-5884(2016)11-0176-03

猜你喜欢

纪念品湖南校园文化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