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旅游模式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研究

2017-01-17罗奕杰路海萍

东方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障碍模式

罗奕杰+路海萍

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因素,在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越来越突出。本研究将心理旅游模式应用于高校,希望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心理旅游;模式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大学生因处于不良的人际环境当中或不能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导致其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的心理状况。常见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害羞、恐惧、嫉妒、猜疑、躲避等。人际交往障碍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时则会形成极端心理,容易导致校园暴力冲突、自杀自残事件。因此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缓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的原因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是多种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两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首先是家庭的影响,由于有些家长受自身知识、素质的限制和教育子女不恰当的方法,对孩子过分关心和溺爱,导致了孩子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自私、不合群、集体荣誉感不强等。这些孩子进入大学后就容易会出现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不恰当、与人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孤僻心理。还有的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中,这些家庭有的事父母不和,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关心孩子。

其次是学校的影响,与中小学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的管理更为宽松,生活更为自主,学习更为自由。这对于习惯了中学时代万事有老师家长安排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冲击。这就需要对学生在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围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新的生活。但由于部分学生还没具备相应的交际能力,所以容易导致交往失败,失败的体验又会使部分学生觉得与同学交往是一种负担,从而缩小交际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网络或其他地方,渐渐地把自己封闭起来,较少或避免与老师同学们的交往。

2、主观因素。大学的学习生活主要以学生个体为主,受老师和家长的影响较小。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大多取决于学生自己,在缺少了老师和家长的效监督的情况下,学生如果在某些方面处理不当就容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认知偏差,没能对自己形成稳定的认知,容易过分肯定自己或否认自己。自我肯定过高我容易导致目空一切,不屑于与人交往;自我评价过低则容易造成自卑心理,害怕与老师同学交往。这两种认知偏差都会渐渐使学生自我封闭,从而脱离周围的老师同学。

第二是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如果归因不当就容易产出消极的影响,从而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大学期间,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如果总是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长期与此就容易形成自我否定的认知,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就会逃避,远离群体。

第三过分自尊和嫉妒,部分性格内向而自尊心强的学生十分重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学生敏感而多疑,当他们在某些方面不足或遭受挫折后,为避免他人自身形象受损,他们往往不会参加竞技类活动,也不愿与人交谈。轻微的嫉妒会产生动力,但过分的嫉妒则容易导致敌视和攻击言论,容易嫉妒的人经会导致人际关系疏远,紧张乃至冲突。

三、心理旅游

心理旅游是以旅游活动为实施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治疗为实施手段,以促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为目的的新型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心理旅游通过创设回归自然,降低压力的情境,在心情放松的前提下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从而达到放松心情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

四、心理旅游模式的应用

心理旅游并不适合直接应用在大学生上,一方面是因为许多学生负担不起旅游所需要的花费,在时间上来说也不能满足条件;另一方面对于许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并没有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不需要通过心理旅游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方式来解决。

心理旅游虽然不适合直接用在大学生上,但却有极强的借鉴作用。心理旅游可以通过亲近大自然放松心灵的情景下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那么高校也可以通过这个模式组织一些活动来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这种心理旅游模式不需要到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展开,因为只需要一个可以亲近大自然的宽阔的场地既可,所以可以在校园内的大草地进行,也可以到学校周边的公园、树林等地进行,既方便又经济安全。活动的安排则是心理旅游模式的重中之重,因为是多人活动,所以可以参照团队心理咨询治疗的一些游戏或其他心理游戏,如捆绑游戏、地雷阵、爬山比赛、四人木鞋、数字--人体拷贝等,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才艺表演。依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环境展开不同的活动。

场地的选择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放松心灵,暂时放下所有的压力,而安排的相关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相互沟通交流,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接纳别人与被别人接纳的过程中分享快乐与高兴,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同学之间接触多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多了,彼此之间也会渐渐地由陌生到熟悉再到亲近,走出自己的世界进入别人的世界,认知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学习别人的长处。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如每星期一次或每月一次,长此以往则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娟.(2014)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分析.求知导刊.(9)

[2] 张卓业.(2012).心理旅游在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应用.科教文汇.(3)

[3] 王晓乐 宫婷婷.(2011).心理旅游在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教科导刊.(1)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障碍模式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