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生互动的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创新

2017-01-17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教师应师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师生互动的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创新

高超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师生互动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充分配合来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活跃学生的思维,传达有效的教学信息。野外实践是园林专业学生亲自参与、切身体验的教学过程。园林设计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引入师生互动教学法,有助于教育理念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基于师生互动的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创新途径: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培育塑造园林设计专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其次,开展多学科相结合的野外实践教学,把零散分布的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人文等知识点与园林设计实际联系起来,使实习内容呈现出全面性与综合性的特点;第三,开展基于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其从定式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四,创新野外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把实习表现、原始数据的记录情况、书面考试、综合实习报告、野外标本制作、团队合作等列为考核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对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的考核体系。

园林专业;师生互动模式;教学创新

一、师生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师生互动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充分配合来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包括解答问题、制作模型或是辅助教师完成某一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可以利用师生间有效的交流,扩大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活跃学生的思维,传达有效的教学信息。

(一)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开展互动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碰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学生可以讨论解决,还有一些问题讨论之后仍然得不到解决,这时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启示,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适时给予指导,解决学生的疑惑,高效完成教学活动。

(二)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勤于互动

在园林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学难点不适合采用直接的授课方式,这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对教学问题进行系统的规划,形成简洁的、有层次的、有难易梯度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入思考,使其有所领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增加学生对于园林设计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应因材施教,科学开展互动

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疑难问题进行分解,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那些基础不牢靠的学生,应设立一些难度级别较低的问题,通过多次练习增加其设计的熟练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适当增加难度,使其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高难度、跳跃式的引导,扩大其知识面,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对基础较为牢固的优等学生,教师可以采取点拨式教育,使其更上一层楼[1]。通过整体互动,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提升。

二、基于师生互动的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创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

1.培育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目前的教学活动。园林设计专业中的野外实践教学,便是对于园林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完善与补充。其教学目标是要培育塑造园林设计专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2]。

创新型人才大多具有好奇心、洞察力、自信心与坚韧的品质。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热情,增加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同时,在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大自然环境中开展园林设计的分析与探讨,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自信团结、坚忍不拔的品质。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学活动的重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培育、激发其创新性、主动性、合作性。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空间,针对各种园林设计展开剖析与思考,使得学生在园林设计野外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实践,丰富其知识储备,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升华。

3.重视创新性实习

由于受教育理念、教学条件以及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园林设计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多是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验证性实习,缺少互动与创新性实习,影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园林设计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必须从简单的验证性实习转变为探索型、研究型实习,使学生在野外实习中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探索、研究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园林设计的综合素质。

(二)开展多学科相结合的野外实践教学

园林设计专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了人文、地理、历史、植物、土壤、水文等多学科的内容。按照园林学科的特征与发展需求,笔者从基础理论课程入手,设计了园林设计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探讨了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模式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整体性与可操作性。多学科相结合的野外实践教学,把零散分布的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人文等知识点与园林设计实际联系起来,使实习内容呈现出全面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笔者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还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因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遗产代表了独特的艺术成就。将世界文化遗产作为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此外,在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强化了人口与地域关系这一方面的调研内容。例如针对实习地人口分布情况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师生互动式野外实践教学

野外实践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它是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切身体验的方式掌握科学知识的一个过程。互动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开展有效的野外实践。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展开实践路线的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多种类型的园林与景观设计,教师应指导学生总结重复出现或相似的现象以及差异明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对比、启迪、讨论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索与质疑,使其从定式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野外实践教学是由特定的实习地点、考察路线构成的,其中的点与线包括了自然与人文景观涉及到的多种要素,笔者要求学生将这些要素进行系统归纳。所谓的系统归纳就是以学科为基础,把在观察点与考察路线中取得的资料进行细分,再通过资料的整理与总结,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在野外实践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要对收集到的资料与样品进行梳理与分类;其次,精心绘制各类图形;第三,用野外实践教学采集的样品、所绘图形展开综合分析,并结合野外记录,用阐述或绘图的方式表达出真实客观的园林景观现象。这些锻炼,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以科学分析手段展开的园林设计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3]。

为了进一步增加互动教学的效果,笔者在引导学生展开实地调研的同时,启发学生自主开展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展开自主考察前,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明晰考察的目的,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制定详实的考察规划。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规范考察流程,认真记录考察数据。之后,学生对于采集到的资料展开剖析、梳理、总结及编写报告。

(四)创新野外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书面考试无法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团队纪律以及综合素质等。因此笔者探索了新的野外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涵盖了6个方面,即野外考察表现、原始数据的记录情况、书面考试、综合实习报告、野外标本制作、团队合作等。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但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考察其创新能力、思想作风,最终形成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的体系。

三、基于师生互动的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创新的成效

(一)创新了野外实践教学方式

大自然就是纯天然实验室,在大自然中开展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增加了教师进行专业情境设置的机动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观察和研究,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师根据实习地的情况,设置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文献调研、室内分析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自主开展学习及研究,最终形成实习论文[4]。学生自我总结整理、自主学习研究、自我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是创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野外实践教学

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涉及的地形地貌要素多样,名胜古迹众多,知识点涵盖了植物、土壤、历史、地理、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因此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是一个多学科教学的过程。这种多学科综合教学,不但实现了各学科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完善了知识体系,而且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了素质教育

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教学选取的都是在园林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习场所,这些实习场所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师在引导学生观赏巧夺天工的园林建筑设计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祖国产生深深的依恋和自豪感。

野外实践课程很辛苦,白天要带着设备仪器远程跋涉,进行野外标本的观察采集,晚上还要对一天的工作进行记录整理。但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并磨练了学生坚毅的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爱国情操及团队精神。

园林设计专业野外实践是个不断探索和优化的过程,这一实践过程随着考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野外实习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在野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本领,使园林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更加丰富和多元。

[1] 董世魁.环境科学野外综合实习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5.

[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8.

[3] 刘生杰,崔亚东,姬云涛,等.高校动物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03-106.

[4] 赵曦,刘耀林,刘艳芳,等.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21-124.

(责任编辑 王 伟)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教师应师生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环境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