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阻运动与推拿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研究进展

2017-01-17赵永军张育民郭艳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易筋经功法骨骼肌

赵永军 张育民 郭艳花

(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 吕梁 033000)

抗阻运动与推拿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研究进展

赵永军1张育民 郭艳花

(吕梁学院体育系,山西 吕梁 033000)

抗阻运动;推拿;骨骼肌衰减征

人体的肌肉素质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日常生活体力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骨骼肌却发生着一种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潜在危险因素,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减少,包括肌肉的横断面积、体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减少,同时伴有骨骼肌功能障碍,包括肌适能(肌力和肌耐力)减退、代谢能力下降等,1989年美国学者罗森博格首次用希腊语Sarcopenia来命名这一现象,国内学者将其翻译为少肌症〔1~3〕、骨骼肌减少症〔4,5〕、骨骼肌衰减征〔6,7〕等。笔者认为将Sarcopenia译为骨骼肌衰减征更为恰当,因为这一译法既能体现老年人骨骼肌数量的减少,又能说明其功能的下降〔6〕,此外,该现象仅为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征状”,而非“症状”,因此老年人发生骨骼肌衰减征后鲜有寻医问诊病例。因骨骼肌衰减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常被认为是自然衰老的必然过程而使患者往往忽视对骨骼肌衰减征的治疗,但恰是这种潜在的不为人所重视的症状目前正严重影响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目前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方法中以药物疗法〔8〕、运动疗法〔9〕和饮食干预〔8,10〕为主。其中药物疗法因大众对骨骼肌衰减征缺乏正确认识而鲜有使用,且俗语言“是药三分毒”,在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过程中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目前运动,特别是抗阻运动疗法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是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最有效手段〔9,11〕。在我国,传统养生功法已逐渐被世界认同并在防治多数现代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研究初步证实推拿作为传统的增强肌力的手段在骨骼肌衰减征的防治中已愈来愈重要。本文对骨骼肌衰减征的防治干预形式,特别是关于抗阻运动与推拿干预的相关文献加以梳理与阐述。

1 骨骼肌衰减征概述

骨骼肌衰减征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减少,包括肌肉的横断面积、体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减少,特别是快肌纤维的衰减尤为明显,同时伴有骨骼肌功能障碍,包括肌力和肌耐力减退、代谢能力下降、神经支配失调、脂肪增多等〔12〕。它可造成机体功能降低、身体活动受限、跌倒风险增加进而造成老年人劳动能力丧失甚至导致死亡〔13〕。同时研究显示,这种症状不仅会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而且会影响老年人的认知水平〔14〕,并且增龄性骨骼肌退行性改变也是造成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危险因素〔15〕。70岁以下的老年人群中有13%~24%患有骨骼肌衰减征〔16,17〕,而Arango-Lopera 等〔18〕对墨西哥老年人群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有33.6%患有骨骼肌衰减征,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骨骼肌衰减征甚至达到50.4%。性别方面,据Castillo等〔19〕对年龄5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85~98岁老年男性骨骼肌衰减征的发生率高达16%,而老年女性也达到了13%。Arango-Lopera等〔18〕的研究中男性患骨骼肌衰减征为48.5%,女性为27.4%,由此可见男性骨骼肌衰减征的发生高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男性骨骼肌Ⅱ型肌纤维含量远远大于女性造成的。张建国等〔20〕研究发现城市老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会在80岁和75岁左右出现肌力显著下降的过程,即女性骨骼肌衰减要早于男性,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我国骨骼肌衰减征发生率较高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到2050年将有近1亿〔21〕。2000年美国因骨骼肌衰减征花费达1 529亿元(185亿美元),其中男性花费占58.4%,而在美国若能将骨骼肌衰减征的发生率降低10%,则可以节省约91亿元人民币(11亿美元)的医疗保健成本〔6〕。

2 一种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新手段——推拿

2.1 推拿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理论分析 推拿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的重要内容,与现代医疗相比,推拿疗法以其操作简便、无痛无创、经济安全等优点正逐渐被世界医学所认可和接纳。1549年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中首次提及“推拿”一词,其文曰:“一小儿得其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指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22〕。推拿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纲,操作者通过推拿手法和特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相应部位和特定的穴位,同时施以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来治疗疾病、改善人体生机的一种干预手段〔23〕。在祖国传统中医学中并没有骨骼肌衰减征或骨骼肌减少症等病症,但根据骨骼肌衰减征的表现特征可以发现,骨骼肌衰减征在中医学里属“痿证”范畴〔24〕,其与天癸、年龄息息相关,《素问》载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又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25〕。可见增龄性骨骼肌衰减征并非不能看作是一种疾病〔6,26〕,而是自然选择进化的结果。中医所谓“痿证”是指筋脉弛缓、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肢体软弱废用的一类病证,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从骨骼肌衰减征的发生机制可见其应属于“内伤”所致,缘于久病、劳倦、饮食失调等。而其病理常由脾胃津伤,肝肾亏损,湿热浸淫所致,其关键在于筋骨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而且常与肺热、肾虚交错。所以骨骼肌衰减征患者常伴有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27〕。因此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防治骨骼肌衰减征应以促进津液生化、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为主。而推拿作为防治痿证的干预手段早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就有记载,曰为:“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25〕,再依据《皇帝内经·痿论》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原则〔25〕,可以确定推拿治疗骨骼肌衰减征宜以取阳明经穴为主,因为阳明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润宗筋,强健中焦,并配合膀胱经穴脾俞、胃俞、肾俞等以达到益气健脾、筋骨强健之功效,其中尤以按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为主达到补肾养肝之功效。

此外,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易筋经也是推拿功法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都是人们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法〔28〕。其内涵可解释为:“易”是变通、改换、脱换的意思,“筋”是指筋骨、筋膜(骨骼肌),“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29〕。因此易筋经是古代人们干预骨骼肌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而推拿功法易筋经主要是以身体维持一定的形态,同时伴以呼吸辅助,采取骨骼肌静力性工作和缓慢的肢体运动相结合,要求松静自然,心平气和,意守丹田〔30〕。相比推拿手法需要操作者被动的作用于患者而言,推拿功法易筋经是患者可以主动实施的一种养生保健功法,对于骨骼肌衰减征患者来说,是一种高效且易于实施的干预手段〔31〕。

2.2 推拿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实证研究 主张采用推拿的手段防治骨骼肌衰减征最早见于严隽陶等〔32〕综述中提及,“推拿上肢部肌群可提高 5%左右的短时握力,可加快损伤肌肉组织的修复,可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情绪”。张宏等〔33〕通过对老年大鼠进行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后研究发现老年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含量升高、尿肌酐及3-甲基组氨酸(3-MH)排出量降低,说明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可以逆转大鼠增龄性骨骼肌蛋白分解增加。这也与其另一项研究结果一致,通过对大鼠阳明经穴推拿治疗发现经穴推拿治疗可以提高Ⅱ型骨骼肌纤维的体积和比例〔34〕。虽然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推拿手法干预可以提高骨骼肌纤维数量和质量,但大鼠与人体结构上的不同,特别是在适用中国传统经穴理论时,难免造成误差,所以其结果有待进一步考究。但在另一项人体研究中证实8 w的推拿治疗以提高骨骼肌衰减征患者伸膝速度,促进骨骼肌同步化收缩程度〔35〕,表明推拿干预不仅可以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可以通过提高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募集能力,进而增强肌适能。骨骼肌衰减征以股四头肌的丢失为显著特点,而研究表明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和做功进而抵抗骨骼肌衰减征〔36〕。推拿功法以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易筋经为主要锻炼方式,通过8 w每周3次的易筋经功法练习可以提高老年骨骼肌衰减征患者膝关节伸肌群肌力与稳定性〔37〕,改善骨骼肌衰减征患者的整体活动能力、下肢骨骼肌耐力及上下肢关节、韧带柔韧度〔31〕,同时可以使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5个维度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5〕,表明推拿功法易筋经对骨骼肌的改善作用是全方面的,包括形态结构、功能能力、代谢水平等都有积极影响。

因此,无论是推拿手法还是推拿功法对于治疗骨骼肌衰减征都有良好效果,但目前仅仅是从骨骼肌衰减征的治疗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没能突出骨骼肌衰减征重在预防的防治思想,且目前的研究,没能探索推拿治疗骨骼肌衰减征的内在机制,且推拿干预治疗的长期疗效也未见研究。

3 抗阻运动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研究进展

3.1 抗阻运动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研究概述 抗阻运动已被证实具有促进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发生正平衡的作用,从而引发骨骼肌发生肥大的生物学效应,且已普遍运用于运动实践和众多临床疾病的综合干预,正因如此,抗阻运动已成为对抗骨骼肌衰减征的最有效的手段〔38~40〕。在骨骼肌形态方面,大量研究显示抗阻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老年人骨骼肌肥大,如Lex等〔39〕通过对体弱老年人进行12 w抗阻练习干预后,发现股四头肌的横截面积增加达8.8%,而这种增加主要是以快肌纤维的增加为主,特别是Ⅱa型肌纤维增加尤为突出,同时伴有Ⅱb型肌纤维减少,即抗阻运动诱导的老年人骨骼肌纤维增加具有肌纤维类型特异性。Hasten等〔41〕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断,即对老年人进行为期2 w的抗阻运动干预后,发现肌球蛋白重链和肌肉总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表明抗阻运动增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率主要是通过增加肌球蛋白重链特异性蛋白的合成率完成的。以上研究表明,抗阻运动通过抵抗Ⅱ型肌纤维随增龄而发生的流失加以抵抗老年人骨骼肌衰减征的发生。在老年人骨骼肌功能方面,抗阻运动在提高骨骼肌结构基础的同时,伴随功能状态的良性变化,Fiatarone等〔42〕对均龄为87岁的老年人进行10 w抗阻运动和营养补充干预,发现骨骼肌肌肉力量提高可达125%,而对照组却降低3%,提示抗阻运动对老年人骨骼肌力量恢复有益处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而最近一项周期更短的抗阻训练也得到相同结论,即让23名61~85岁的老年人进行为期仅6 w的抗阻训练发现老年人肌肉相对力量提高28%,除此之外受试者骨骼肌结构重塑及神经肌肉结构重塑标志物Ⅲ型原骨胶原N端前肽(P3NP)和C端聚集蛋白碎片(CAF)也分别提升了7.7%和10.4%〔43〕,因此抗阻运动提高老年人骨骼肌肌肉力量的本质是对骨骼肌结构良好改善的结果。从功能角度看,抗阻运动提高骨骼肌适能已毋庸置疑,但从代谢角度讲,抗阻运动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老年人而言减少跌倒及骨折发生是维持健康的基本保证,而腿部肌肉爆发力的维持最为关键,研究证实抗阻运动可以增加老年人股四头肌爆发力,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及发生骨折〔44〕。老年人一定的肌肉耐力也是维持日常体力活动必要的基础,而抗阻运动在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的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腿部肌肉耐力,如Ades等〔45〕通过对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和女性从事3个月的抗阻运动后发现受试者腿部肌肉力量提高的同时,肌肉耐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因此,与耐力运动相比抗阻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而且对于肌肉耐力提高也有积极影响,此外,抗阻运动可以促进老年人步态步速、爬梯能力、身体日常活动水平都发生良性改变,因此,抗阻运动已成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干预手段,但因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低下,运动起始负荷及可承受最大运动负荷都较成年人水平低,所以设计适合老年人的抗阻运动形式、负荷水平、频率及运动时间的最佳组合已迫在眉睫。研究显示抗阻运动在提高肌肉适能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受试者机体成分,增加瘦体重,减少体脂百分比。在Lex等〔39〕的研究中发现12 w的抗阻训练后,发现身体体脂总量显著下降而骨骼肌质量显著增加,这对预防老年人发生骨骼肌减少性肥胖提供了依据。由此可见,抗阻训练能够缓解由骨骼肌衰减征造成的老年人骨骼肌力量和质量的下降。

3.2 抗阻运动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剂量研究 老年人因身体活动受限、心肺功能、骨骼肌等运动系统功能下降,再加上老年人因钙流失而易发骨质疏松,使得老年人完成抗阻运动时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研究骨骼肌衰减征患者适宜抗阻运动剂量已显得重要而紧迫。抗阻训练中训练负荷与骨骼肌力量、耐力、爆发力等素质的增长存在着剂量对应关系,即过低或过高的抗阻运动负荷都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甚至会有反作用,因此肌肉力量的增长会在某一抗阻训练负荷参数变量点达到最佳效果,Peterson等〔46〕通过对177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后证实了抗阻训练中的剂量反应分别体现在训练负荷的大小、组数、频率和肌力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且随着人群的训练水平不同,剂量反应关系也会不同。Ahtiainen等〔47〕研究通过21 w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双侧压腿5组×10次)后发现,抗阻运动后即刻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而安静血清睾酮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因此,大强度抗阻训练可通过促进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类激素分泌增加,进而改善骨骼肌结构和功能。那么低强度的抗阻训练对骨骼肌是否也有良性影响,答案是肯定的,Macedo等〔48〕动物实验发现大鼠进行60%最大承载能力的抗阻负荷后,由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骼肌萎缩发生良性逆转,提示低强度的抗阻负荷也能抵抗骨骼肌的衰减。但此项研究尚缺少针对人体骨骼肌衰减征的人体实验,因此关于不同抗阻运动强度对骨骼肌衰减征的功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抗阻运动效果与计量关系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关于抗阻运动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效果与剂量关系更是鲜见报道,而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于2009 年修订的《健康成人抗阻训练的渐进模式》是目前为止最新的针对不同水平、不同目的抗阻运动练习者的训练推荐方案〔49〕,这其中也包括健康老年人的抗阻训练渐进模式的推荐方案:对于提高老年人的肌力和促进肌肉肥大抗阻训练计划,建议老年人使用自由重量或器械式重量进行多关节肌的运动,同时辅以单关节肌的针对训练,强度定为缓慢到中等速度重复8~12 次60%~80%一次重复最大负荷(1RM)的负荷,组数为1~3组,组间歇1~3 min,频率为2~3 d/w。而对于提高老年人的肌肉爆发力的训练计划,建议老年人进行中低强度的快速重复训练,且以器械式重量进行多关节肌的抗阻运动为主,具体强度定为低负荷到中等负荷快速重复6~10 次30%~60%1RM的负荷,组数为1~3组,组间歇1~3 min,频率为2~3 d/w。研究证实20%~80%1RM的负荷的快速训练适用于老年人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症状,并且这种中低强度的爆发力训练在显著提高骨骼肌爆发力的同时,也能提高骨骼肌肌肉力量及日常生活体力活动〔50〕。抗阻运动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研究虽然已广泛报道且逐渐深入,但关于针对不同程度骨骼肌衰减征患者适宜的抗阻运动剂量还需进一步探讨,且随着抗阻运动形式的丰富及IT技术在运动实践领域的不断深化,防治骨骼肌衰减征的抗阻运动必将还会发生革命性变化。

综上,推拿和抗阻运动已被证实可以独立的作为骨骼肌衰减征有效的干预手段,前者为患者被动治疗,后者为患者主动参与,但这种主动与被动相互结合的综合干预方式还未见报道,且也尚未发现推拿手法结合抗阻运动干预对骨骼肌衰减征的治疗是否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或是否具有双重功效,这种干预是否具有长效性等都还是未知数,还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且目前的研究对于抗阻运动渐进性负荷量、时间、强度等都还处于实验探索之中,因此设计推拿与抗阻运动综合干预治疗骨骼肌衰减征的实验研究,探索推拿干预与抗阻运动最佳组合方式已成必要。

1 焦伟国,周 明,彭 楠,等.社区老年人下肢骨骼肌肌力衰变的趋势和特点〔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40-4.

2 海 荣,张 垒,高学文.少肌症相关表型单变量与双变量GWAS分析比较〔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10):1396-400.

3 王今越,王小虹,冯维斗.运动训练抑制了TGFβ通路并缓解了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的肌肉流失〔J〕.体育科学,2014;34(10):72-7.

4 董定文,董碧蓉.骨骼肌减少症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2):145-9.

5 刘玉超,方 磊,严隽陶,等.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5):58-60.

6 李海鹏,丁树哲,卢 健,等.Sarcopenia的健康维护成本及应对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82-6.

7 赵永军,卢 健.骨骼肌自噬的调控机制与Sarcopenia的关联及运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10):929-37.

8 Rolland Y,Onder G,Morley JE,etal.Current and future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sarcopenia〔J〕.Clin Geriatr Med,2011;27(3):423-47.

9 Michail X.The role of exercise in prevention of sarcopenia and frailty of elderly〔J〕.Ann Physical Rehab Med,2014;57(1):e149.

10 Nedergaard A,Henriksen K,Karsdal MA,etal.Musculoskeletal ageing and primary prevention〔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 Gynaecol,2013;27(5):673-88.

11 李文惠,赵 斌,汤艳美,等.Sarcopenia之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857-60.

12 Rosenberg IH.Sarcopenia:origi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J〕.Clin Geriatr Med,2011;27(3):337-9.

13 Rizzoli R,Reginster JY,Arnal JF,etal.Quality of life in sarcopenia and frailty〔J〕.Calcif Tiss Int,2013;93(2):101-20.

14 Visser M,Schaap LA.Consequences of sarcopenia〔J〕.Clin Geriatr Med,2011;27(3):387-99.

15 Roubenoff R.Sarcopenia:a major modifiable cause of frailty in the elderly〔J〕.J Nutr Health Aging,2000;4(3):140-2.

16 Baumgartner RN,Koehler KM,Gallagher D,etal.Epidemiology of sarcopenia among the elderly in New Mexico〔J〕.Am J Epidemiol,1998;147(8):755-63.

17 Smoliner C,Sieber CC,Wirth R.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geriatric hospitalized patients〔J〕.J Am Med Direct Assoc,2014;15(4):267-72.

18 Arango-Lopera VE,Arroyo P,Gutiérrez-Robledo LM,etal.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Mexico city〔J〕.Eur Geriatr Med,2012;3(3):157-60.

19 Castillo EM,Goodman-Gruen D,Kritz-Silverstein D,etal.Sarcopenia in elderly men and women:the Rancho Bernardo study〔J〕.Am J Prev Med,2003;25(3):226-31.

20 张建国,谭明义,周学荣,等.城市老年人的肌力变化及其对ADL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6):94-7.

21 曾 毅.中国老龄化的特殊形势〔EB/OL〕.http://bj.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0&kindid=0&docid=102267953,2012-10-15/2014-11.23.

22 万 全.幼科发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165.

23 范炳华.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89.

24 高鹏翔.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7.

25 郝 易.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7-8.

26 Lang T,Streeper T,Cawthon P,etal.Sarcopenia:etiology,clinical consequences,intervention and assessment〔J〕.Osteoporos Int,2010;21(4):543-59.

27 Biolo G,Cederholm T,Muscaritoli M.Muscle contractile and metabolic dysfunction is a common feature of sarcopenia of aging and chronic diseases:from sarcopenic obesity to cachexia〔J〕.Clin Nutr,2014;33(5):737-48.

28 吕 明.推拿功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

29 周伟良.《易筋经》四珍本校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4.

30 胡伟民,龚 利,钱义明,等.不同方式推拿功法易筋经操练对老年人膝关节屈伸肌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9):775-9.

31 金道鹏,徐 俊,赵吉忠,等.推拿功法易筋经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体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14-6.

32 严隽陶,徐 俊.老年性骨骼肌衰弱及其防治展望〔J〕.现代康复,2001;5(8):73-6.

33 张 宏,严隽陶,徐 俊,等.静力训练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老年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1):35-7.

34 张 宏,严隽陶,徐 俊,等.骨骼肌纤维类型增龄性变化特征及推拿手法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纤维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6):7149-52.

35 张 宏,徐 俊,严隽陶,等.推拿对骨骼肌减少症患者伸膝速度和肌电的干预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2):40-1.

36 樊远志,房 敏,严隽陶,等.推拿手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5):1007-10.

37 龚 利,严隽陶,刘玉超,等.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等速肌力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3):55-8.

38 赵永军,陈彩珍,卢 健.抗阻运动诱导骨骼肌生理性肥大的信号传导通路〔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2):206-10.

39 Lex BV,Benjamin GG,Richard AM.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 following resistance training is Accompanied by a fiber type-specific increase in satellite cell content in elderly men〔J〕.J Gerontol,2009;64(3):8.

40 Hagerman FC,Walsh SJ,Staron RS,etal.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resistance training on untrained older men.I.Strength,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responses〔J〕.J Gerontol Ser A Biol Sci Med Sci,2000;55(7):B336-46.

41 Hasten DL,Pak-Loduca J,Obert KA,etal.Resistance exercise acutely increases MHC and mixed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rates in 78-84 and 23-32 yr olds〔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0;278(4):E620-6.

42 Fiatarone MA,O'Neill EF,Ryan ND,etal.Exercise training and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for physical frailty in very elderly people〔J〕.N Engl J Med,1994;330(25):1769-75.

43 Fragala MS,Jajtner AR,Beyer KS,etal.Biomarkers of muscle quality: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and C-terminal agrin fragment responses to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J〕.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2014;5(2):139-48.

44 de Vos NJ,Singh NA,Ross DA,etal.Optimal load for increasing muscle power during explosive resistance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J〕.J Gerontol Ser A Biol Sci Med Sci,2005;60(5):638-47.

45 Ades PA,Ballor DL,Ashikaga T,etal.Weight training improves walking endurance in healthy elderly persons〔J〕.Ann Int Med,1996;124(6):568-72.

46 Peterson MD,Rhea MR,Alvar BA.Applications of the dose-response for muscular strength development:a review of meta-analytic efficacy and reliability for designing training prescription〔J〕.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4):950-8.

47 Ahtiainen JP,Hulmi JJ,Kraemer WJ,etal.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and skeletal muscle and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younger and older men〔J〕.Steroids,2011;76(1-2):183-92.

48 Macedo AG,Krug AL,Herrera NA,etal.Low-intensity resistance training attenuates dexamethasone-induced atrophy in the flexor hallucis longus muscle〔J〕.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2014;143:357-64.

49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Progression models in resistance training for healthy adult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9;41(3):687-708.

50 Bottaro M,Machado SN,Nogueira W,etal.Effect of high versus low-velocity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uscular fitness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older men〔J〕.Eur J Appl Physiol,2007;99(3):257-64.

〔2015-12-26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吕梁学院校内青年基金(No.RWQN201301)

张育民(1965-),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赵永军(1985-),男,讲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运动与骨骼肌衰老研究。

G804.7

A

1005-9202(2017)02-0509-05;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2.112

1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易筋经功法骨骼肌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低氧运动对SD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与LPO水平的影响
健身气功·易筋经养生功效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