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位思考让先学后教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2017-01-16潘琴虹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换位思考先学后教

潘琴虹

摘要:在先学后教模式下,换位思考能让教师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学生学习情况;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走向和谐,从而使得该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的课堂上更进一步。本文就是从“学”中思与“教”中思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点出在先学后教模式下换位思考给历史与社会课堂带来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换位思考;先学后教;历史与社会课堂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懂得换位思考、学会换位思考、运用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地培养。那么如何在先学后教模式下进行换位思考,本人做了以下思考:

一、“学”中思

“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课前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学生的自学不是盲目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所以先学后教模式都是通过一个载体——导学案。这个导学案是给学生“学”的,因此教师要精益求精的把导学案做好。而在这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层面去思考一些问题。

1.思其底。这个底,就是学生的学情。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教师在完成导学案的时候就应该思考:假如我是学生,老师这样的导学案我能否按时完成?是否能有效完成?那么什么样的导学案才是适合学生的。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把导学案内容分为几个层次,如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知识运用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性地完成导学案。在七年级《水乡孕育的城镇》一课中,我做了如下设计:(一)我能自学:阅读材料及课本45—47页,完成自学题目。(二)我能提问:完成以上自学之后,在此处写下你还想了解哪些与本课有关的感兴趣的内容。(三)我能探究: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分析太湖之水是如何孕育出城镇的。这样的导学案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前自学时有题可做;在上课时有话可讲;在课后更能有所收获。

2.思其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实的欲望激发起来”。中国古代朱熹也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人追求知识和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适合学生口味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紧扣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历史与社会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编进导学案里,学生会觉得更亲切,更易于接受。比如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和平与发展”复习的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就穿插更多的时事资料,讲讲今天世界上发生了哪些大事与此主题相关的,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还记得当我说起巴以冲突、叙利亚问题时学生那专注的表情。这样一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了解了时事资料,对于每年的中考都是大有好处的。

二、“教”中思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系统讲授,使得课堂气氛沉闷。但在先学后教模式中的“教”字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所以要想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将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那么,在先学后教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的过程中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多思考。

1.思其行。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行为上总是不能控制自己。首先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前自学的导学案,部分学生有可能会选择性地忘记,甚至于不愿意去完成。所以教师在把导学案发下去以后,就要考虑到有学生未完成的情况。也可以这样思考一下:假如我是学生,我能保证完成所有的作业吗?或许不一定能完成。所以,导学案发下去以后,教师要抓落实。教师可以采取检查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完成导学案。其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有偏差。都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主能动性,更好地学习知识。但总有一些学生会打着学习的名号,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学生在讨论时讲闲话聊天;学生在讨论时走来走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在完成讨论时照抄其他同学的想法,没有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等等。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换位思考了:假如我是学生,一节课下来我会不会开小差呢?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就要做一个管理者,管理好整个课堂,这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又要督促学生不要走神,以此保证课堂的效率。

2.思其法。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思考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美国教育学家爱德格.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生学习方法不同,最终的效果也大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考虑这个因素,撇除传统教学当中的满堂灌现象,将新方式贯彻到底。教师要多采用各种感官系统综合使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要大力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传授知识,形成互助、互联的学习模式,让知识在脑海里扎根,不会轻易忘记。教师还要思考学生的遗忘规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如果不抓紧复习,一天以后只会记得原来的25%,一周以后就会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教师还要让学生复习知识。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检测等手段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所以在先学后教模式下,教师的换位思考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可以促使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变;可以使得历史与社会课堂更加活跃有动力。从而使得先学后教模式在历史与社会课堂跑得更快;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参考文献:

[1]梁金强《换位思考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科学》周刊2011年第八期

[2]黄文扬《换位思考让学生成为主人》《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4年12期

猜你喜欢

换位思考先学后教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浅析换位思考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化学课堂教法与学法优化同步探究
换位——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中国“换位思考”,日本不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