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德育教学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

2017-01-16刘顺刚

东方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小学

刘顺刚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拓展孩子的学习时空,走进孩子的生活,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体验式教学,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行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德育课程。今天的农村小学大多数孩子社交活动较少,视野不开阔,个性心理较胆小、内向、羞涩,而且校园文化生活也不够丰富,加上一些教师观念滞后,这给新课程倡导的集综合性和生活性一身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带来了许多不利。

为此,我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如特有的劳动场所和劳动体验,如朴实的民风等,因地制宜,寓教学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把农村特有的资源加以优化,变成孩子们可参与的学习空间,再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延伸到田野,让孩子体验

孩子生活在农村,计划生育国策下他们在公婆父母心目中地位的日升,对劳动却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孩子将劳动理解为仅仅是扫扫地、洗洗碗、烧烧水等等,缺乏对农村艰苦生活和繁重农活的真实体验。为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抓手应该抓住农村所特有的田间情境,利用农忙时间,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田野,把在课堂里学到的东西带进农田去体验。在学完《吃穿用哪里来》这课时,孩子们群情激奋,阐述了粮食粒粒皆辛苦,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敬仰。然而现实生活中孩子浪费粮食的现象则时有发生。可见,孩子课堂上所表现的情感还只停留在粗浅的层次,教学并未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为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我向孩子们提出几点具体要求:和长辈一起到农田里去参加播种、收稻,进行劳动实践,同时要求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实施方案。实践后再回到课堂交流。这次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深情。可见,他们已经将体验化作实际行动去做了。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拓宽孩子视野,需要走进家乡,体验社会

农村环境是学校小环境拓展,又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精心设计。在教学《我生活的社区》时,书上的内容、美丽的插图都是介绍别人的家乡,怎样帮助孩子找到热爱家乡的情感支撑点,唤起热爱家乡的激情呢?我决定让孩子在课前去了解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学校的变化、企业的发展、家乡的物产、收集家乡的图片资料等。

去年春组织孩子参观大足北山石刻,发现有的人跪在佛像身前许愿,为求得佛祖的保佑,帮助自己实现美好愿望,每个愿望从十元到百元或几百元不等,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好像是匪夷所思的事,而这些人面部表情却是那样虔诚。再细看这些人,年老的居多,有农村的,也有城里的。我用手机拍下几张照片。课堂上让孩子们再来细看这些照片,让他们进行交流。发现孩子们除了只会惊诧和迷惑不解之外,而其他的竟然说不出个道道来。说明这次活动的收效微乎其微,对学生的教育也是非常可怜的。于是我让孩子亲自去调查,石刻、寺庙与迷信有什么联系?烧香拜佛人许愿人的心态?待到下次上课再行交流。孩子们的答案丰富了,理解也深刻多了。孩子们用自己的实践研究终于正确认识了迷信与宗教的区别,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需要走进孩子的生活,学会体验生活

孩子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教材,根据教材设计某种典型情景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再次回到生活情境中去展示,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教育,在情境中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既是感受者,又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使得儿童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使得教学也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如在《我想要与我能要》的教学中,由于多是农村孩子,有的家庭两三姊妹,条件也不太好,能要的东西较少。而他们的父母却是百般疼爱,千般呵护,宁愿亏自己,也要满足孩子。这一点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更是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我让孩子分角色模拟表演我看到的情景,看后交流。课堂气氛也由此变得很沉重,从孩子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久违的神经被触动了,以前也从没有人跟他们说起过这些,这样的行为违背的是什么,现在感受到了,觉悟到了。也一定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能为父母分担什么样的责任,最起码的就是懂得感恩孝顺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品德与社会》课堂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验,从而激发孩子的情感、学习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农村孩子来说,认知水平十分有限,对有些陌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知识的容量增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它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展现认知过程的潜在功能,在教学的关键处,巧妙、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动静结合的教学音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解决了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而且用动态的音、形、画使教学更形象、生动,促使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起到变复杂为简单,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麦克菲尔曾说过:“个体体验是一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道德才能被体察和领悟。” 总之,通过体验式德育教学,能提高道德推理、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增强道德责任感,农村小学的孩子也能教好,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受外界干扰少,思想单纯。只要把农村十分丰富的特有的生活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的整合,把它设计成孩子易接受的,再用各种可行的方法去渗透,内化学生品德,就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严先元.教师怎样设计一堂好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2]李源田.创新引领未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9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小学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