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应用

2017-01-16谢玲唐伶伶

东方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科过程信息技术

谢玲++唐伶伶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实施信息化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已有定义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进行整合不仅仅是单纯地将技术与课程进行简单地拼凑在一起,它需对所要承载的信息的技术的缺点、课程目标、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等因素作充分的考察,将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进行良好地结合,发挥出信息技术和课程本身的各自优势,做到取长补短,达到聚合效应。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二)课程整合的理解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应当是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从课程的整体出发,使用信息技术,创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创造条件让教师与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老师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原则

1、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是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与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顺利进行。

2、注重创设情景的原则

创建与课程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多创建一些生动丰富、形象有趣的画面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使得“整合”有意义。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1、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而大多数的信息技术课程都是以教师演示,学生学习为主。

例如在《office word2003》这门课中,几乎所有知识点和操作要点,都需要教师边利用实例进行演示,边讲解操作步骤和要求。而通常都采用屏幕广播的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忙于演示和讲解,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科整合后,可以使用“屏幕动作录制”软件将所有实例演示过程录制下,然后制作成完整的课件。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边播放课件,边讲解。这样老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课件,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动态,做到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老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

例如:在电子专业的教学中,大多数的课程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更多地是到电子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习。这种真实的实验受现实器件和仪器设备的约束,耗材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存在着弊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虚拟仿真实验,在教学中引入仿真实验后可摆脱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在计算机上即可完成各种电子虚拟实验。这样真正实现了无纸化的实验报告,还加深了学生对电子学理论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都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教与学服务,并提供广阔的舞台。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从文字、图像等多方面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认知刺激和启发,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而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作者:刘李楠

[2]2009.9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272期 何克抗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3]2002.10第5期 王屹著《信息技术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思考》

[4]电化教育研究 曾祥霖、张绍文著《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

猜你喜欢

学科过程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