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1-16韦茂茗

东方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鉴赏力美学美的

韦茂茗

v中学语文课本中,约有百分之七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佳作精选。这些作品不仅文质俱佳,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美学内容。通过最优化、最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的语文教学活动,一方面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美学教育,莫定学生扎实的美学基础知识,树立高尚正确审美观,培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同时,从根本上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储藏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有赋有韵律的诗词,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谨的议论文……其中不乏偏重于形式的自然美、偏重于内容的生活美、讲究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美……。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人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感知美的意境。

1.1感知语文学习的“音韵美”。

所谓音韵美就是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语文课听觉上的美感。如:苏轼之词的豪迈奔放之势,柳永之词的缠绵之意,李清照之词的凄凉孤寂之情,余秋雨散文至情至理的阐释与反思·一通过学生体验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者、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情感、不同形式的文章的音韵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

1.2感知文章塑造的“形象美”。

语文课文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等,通过对人物及其事件的分析、鉴赏、理解、反思、对比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并鉴赏作者的创作艺术。同时,在学习中感受作品反映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如通过对《离骚》的赏析,体会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病梅馆记》的学习,了解并认识龚自珍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并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等,做一个正直、善良、勤劳、诚实、俭朴、对社会有用的人。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审美鉴赏力的形成,不仅要以扎实的美学知识为基础,还要以正确的审美观念为鉴赏准则。在语文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2.1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课文的审美情感。

语文课文渗透着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体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语文教学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随着作者感情波动而波动,激昂时慷慨动情、使人共鸣;悲壮时义正辞严、令人动容;委婉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的情感始终不偏离作品的感情基调,并能够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我的价值美中得到强烈的鼓舞与感应,从文章创造的意境中品尝到寻幽蓝胜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启开学生心扉、触发学生情思,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2.2培养学生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态度。

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感悟和结论就会不同,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审美情感,形成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态度之后,才能缩短与作品的距离,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和节奏,真正与作品的美的情感进行沟通。而学生理性的稳定的审美情感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有效地控制好教学的情感节奏。首先通过导课,即通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等使学生的情感进人文章的情境。其次通过导读使文章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情感。再次,通过赏析引起学生对文章情感的共鸣。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在语文常规教学中的渗透,准确而有效地把美的鉴赏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欣喜和满足,使学生的审美情感趋向稳定,并进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创造美的劳动过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激励功能和美育功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3.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构建美的思维模式。

语文教学的审美创造是美学理论的实践化,是语文教师按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如在许多诗词和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章描述的情境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其中美的意境,并以此来培养学生构建美的思维模式。

3.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构建美的思维模式,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这种美的表现力就是通过“写”的训练,或写人、或记事、或状物、或描景、或议论、或抒情、或片断、或全篇、或应用、或美文、或应时、或应考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美的能力。即语言表达必须讲究科学美与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文章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韵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韵美,使人感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由美的感知到美的欣赏,再到美的创造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实际上也就是知识的吸收、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其中美的感知与鉴赏过程是知识的吸收过程,是美学教育的基础;知识的加工过程是美的内化过程,是美学教育的关键;知识的“输出”就是美的创造与表现,是语文美学教育的目的。只有抓好其中的每个环境和方面,才能真正完成语文美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广西人民出版社唐晓杰主编。

[2]《现代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杰主编。

猜你喜欢

鉴赏力美学美的
印花派对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纯白美学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春食色彩美学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