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应用能力

2017-01-16刘健

东方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

刘健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一批普通本科院校朝应用型大学方向发展,作为应用型大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中之重。文章从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提高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提出了面向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一批普通本科院校朝应用型大学方向发展,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类新的大学类型更强调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的紧密结合,其主要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计算机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则显得尤为重要。重庆三峡学院作为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化程度大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学生计算机水平在逐步提高,高校原有的非计算机专业以普及与扫盲为宗旨的“零起点”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已不再适合所有学生的要求。由于大学的生源不同,所以新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参差不齐、起点相差很大。我校地处重庆渝东片区,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市内外农村,经济较落后地区的新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使得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教学进度不好掌握。

2.2 集体化上课模式存在缺陷

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集中上课+集中上机实验”的教学模式,我校也不例外。这种模式下,一方面,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需求。从而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认为老师讲的都知道,影响整个班级风气。严重则会打消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集中式上课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教师授课、辅导实验和作业批改的工作量大、压力大。由于授课的学生多,教师不可能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3 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演示讲解,学生模仿操作”的授课方式,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差距较大、会知识点但不会应用等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除开课堂学习以外,基本没有学习渠道,学习模式较为单一。

3面向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层体系

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文科的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文秘等可能要求相对较低,而工科的土木工程类,机械设计、化工要求相对较高。这就需要构建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级体系,在这个大体系下,在对相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分层测试,把基础不同的学生,分在不同的班级,便于教师的因材施教。

3.2 构建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对计算机基础课应实行分模块教学,将整个教学按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比如可大类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需求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知识等,而专业需求模块可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专题,比如统计、会计可开始SAS,电子电气可设电子设计软件protel等。通过分模块集中开设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对于每一个模块给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任务、重点与难点分析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任课教师,自己可选自己擅长的模块进行教学。

3.3 构建可提升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把“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型教学即在教学资源设计上将模块分成若干个学习任务,围绕任务的设计将模块中的知识与技能嵌入任务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探究式教学即在教学活动中以专业学习所需工具、手段和解决方法为问题,鼓励学生带着实际应用心态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把信息技术融合到专业实践学习中。项目带实践的教学即以项目为核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出的项目要求,学生讨论、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需求分析和实践的过程目标,组织汇报答辩,给出综合评价。

3.4 构建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多元学习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操作性强等特点。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也不仅仅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站,APP等开展自主学习。学校可以建设立体化教材,把教师的课件、教学视频以及与课程配套习题、测试题等融合在一起,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校可以建设在线学习系统,学习系统以立体化教材为基础,规定学习时间,规定学习任务,以任务式设计学习资源,对每个知识点操作点首先提出任务,再编制任务案例,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融合在案例中。对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进行网络在线测试,测试合格学生可以免除理论考试。学校也可以开发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APP,方便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

3.5 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成绩评价模式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成绩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平时成绩+实验设计+期末上机成绩+期末理论成绩的成绩评价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比20%,实验项目设计占比20%,期末上机成绩占比20%,期末理论测试占比40%,其中上机成绩必须达到60分,否则一票否决,考试过程采取无纸化考试,学生任意抽题。应该说这种方式注重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的深入开展,成绩的的评价模式可以进行如下改革:对学生的考核,可以给予每个学生两次考试机会,同时对考试没有通过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弥补,如若通过,成绩予以认定,校内可以每年举办一次“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对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也可以认定成绩。这种多元的成绩评价模式,打破了学生一考定成绩的模式,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只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教改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单芳,叶惠文.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8).

[2]叶惠文,杜炫杰,面向应用能力,构建师范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三层次教育”课程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2009,(6).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