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岭——流逝的记忆

2017-01-16刘丽莹

鸭绿江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集辽河

刘丽莹

河流是神奇的,每一个闪光的文明总是辉映着江河的浪花,方能折射出古老的光晕。相对于河流,土地则更具魔力,不拒贫富,不计恩仇,以深邃和宽广将怀中的生命滋养。一方水土,缠绕在一处,如一指清绝的琴弦,蜿蜒在岁月沉淀的沙砾之上,终其一生,倾其所有哺育岸上的子民。孤寂何止千年,经多少个世纪的捕捞,将无法割断的桑海变迁、粗犷的个性、泼辣的乡音,揉碎又融合,装帧在古老的记忆里,或潜藏在时空的角落,听凭风雨娓娓地弹拨……

深远的文化底蕴

古镇沙岭就藏置在辽河右岸的襟带里。

辽宁省境内共有五处叫沙岭的村镇,我脚下的这块土地,是坐落在盘锦东北的一处高岗之地,洪荒时期,岗坨年代,因聚金沙成坨,地势中间洼两边高成岭状,故而得名“沙岭”。站在沙岭镇中心远眺:街道贯通,商铺林立,村落有序,平畴百里。这是今天东北地区极为常见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现代化小镇,说实在的,从外观上真的窥不到它丝毫的古老。然而,沙岭是古镇却是毋庸置疑的。“你们要找的都在地底下”,这是当地老者对前来考察探访的人常说的一句话,这话说得没错。

从沙岭镇沙岭村向西北行五里处,有一座大沙岗子,南北长约一千五百米,东西长约五百米,虽经岁月的打磨却仍像浮雕一般凸出于地表之上。当地村民称其为“点将台”,问其留存于什么年代,没有谁能说得更清楚,只言说是祖辈口口相传,唐王曾在此点兵。这倒符合实际,因大沙岗制高点高出周围地表约有十五米,足以点将派兵之用,只是村民们并不晓得,我们的祖先先于唐王四千前就已在此地燃起了炊火。

说这话,还得回到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那会儿。1982年6月,考古人员一行普查到沙岭,就是在这处“点将台”遗址下发现了先人几千年来的足迹。岗顶上有明代砖砌的古建筑基础,在西南的顶峰下是一堆积厚约四米的文化层,内有砖瓦、豆绿釉瓷碗和无釉瓷碗残体、棕黄色釉直颈、鼓腹罐残片等物。尤其在沙岗南端偏西的平坦沙地上,有较多夹砂红陶、夹砂红褐陶片,上面饰有划纹、直线压印纹、粗简的“之”字形纹。亲人哪,这些宝贝与辽西出土的红山文化标本可是同宗血亲,当时就让考古工作者慧眼洞开,血液沸腾。因为这小小的陶片在告诉世人,红山文化已经延续到辽河入海口。1983年全国文物普查复查及碳十四(C14)测定后,沙岭的“点将台”被考古工作者定位为红山文化发现地的最南端和终结点,这无异于“无冕之王”,让整个盘锦境内都罩上了神秘而神圣的面纱,面纱的后面,正是深藏着的五千年的文化与文明。站在点将台遗址上,萋萋草野,浮沙掠影,于夕阳晚照间似乎略见一点上古的遗风,颇显得苍茫与浩渺。

同是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在距沙岭镇政府北两公里外的九台子村,出土了一箱重达五十公斤的青铜铸币。仅两公里之遥,时间的向度向后推进了三千年。这是紧靠在外辽河边上的一个村落,多处土地经年受沙浪的淘洗和沉积,这些刀币是从低于地表三米多深处挖掘出来的,经专家鉴定,均系战国时期燕刀币,有尖首刀和明刀两种。这些刀币无疑标识了战国时期此地商品经济已经开始,货币已有流通。部分刀币虽已面目全非,却如同一个个裹在锈蚀里“法老”,内藏的刀锋正一刀一刀刮开沙岭历史中战国时期的繁盛与文明。在点将台偏西不远处,村民杨相会家门前,有一眼古井,俗称“西大井”,井口由一整块花岗岩的大石磨雕凿而成,井壁以杂石砌就,井深二十米(现已填平)。据村中杨香馥老人回忆,此井于民国初时尚水流不竭,村民取之饮用。沙岭的村民似乎多爱唐王,尽管经有关专家研究推测此井可能为明代所造,但村民依然固执地口口相传为“唐王井”,相传是唐王东征时,军士口渴,薛礼一戟下去扎出的一眼清泉。

陶片也曾光艳,刀币也曾锋芒,井水也曾清冽,以及青砖瓷碗,历经几百年、几千年仍孑然于世,除了诉说沙岭几千年延续不断的人间烟火,还要给沧海桑田捋一捋历史的段落。

古道边墙,卫戍重镇

沙岭自古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

常人眼里,沙岭不过是沼泽草甸子上高出地表数尺的一块大补丁,怎么就成了军政要冲呢?这话倒问到了实处。因为河——辽河。从版图上看,沙岭北依辽河,南傍柳河(今外辽河),向东临三岔河,形成三河环一岭之势。这辽河、外辽河、三岔河合合分分,缠缠绕绕在沙岭周围,几乎年年水患,尤其1895年冷家口门东西两岸汛期决口三十五处,举人刘春烺(今盘锦市大洼区西安镇长桑林子村人)主张“挑河治水,疏浚碱河”。1897年7月碱河竣工,从此辽河分流,从盘山入海。1958年,辽河治本,“导辽入双”,在棠树林子公社(现属沙岭镇)六间房大队堵死辽河南流口,西去的双台子河道成为辽河经过唯一出海通途,将双台子河改为辽河,辽河干流(全部辽河水)从此完全经盘山湾(现在叫双台子河口)入海,一句话,河流给沙岭带来了繁盛与文明,没有辽河就没有沙岭的古今。

古代行军,多喜走水路,冬冰坚可行车马,夏水融可通舟船,且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是运,二是囤。相传历史上王翦破燕、曹操扫北、唐王东征也曾途经沙岭,只因资料匮乏,终是缺少佐证。关于沙岭记载最为详尽的还是从明代开始。“沙岭仓”这个显得原始又空旷的名字始于明朝初年。那时辽东也被称作辽泽,除了盐连最简单的军需物资都不产,一并的军用诸如粮食、棉帛、饷银大多用船从关里运过来,经辽河,三岔河往东进入牛庄,往西则是河汊纵横处突兀现身的一大片高地——沙岭,可卸货,可屯兵,可屯粮,就像一个天然的大仓库,洪武至永乐年间沙岭一带已成为辽东地区海运的重要存储之地,有着特殊的地位。

可这沙岭仓及周边常遭劫掠,说来也是朱元璋自己留下的隐患。朱明王朝打下京师后急待休养,将元蒙残余势力撵到长城边就鸣锣收兵了,长城以北则成了元蒙残余势力的“根据地”,让他们一有机会就以“游击”方式南下,越过长城侵扰当地的渔民、百姓,劫掠牲畜,百姓苦不堪言。解铃还须系铃人,1387年朱元璋拍案下令修复开通古驿路(庐陵古道),并以辽阳为中心向外辐射,分东西南北四路,时称辽东驿路。“向南可直抵旅顺,向北可直达开元,向西抵鸭绿江,过江既是朝鲜,向西直抵山海关,入关可达北京”(引自《辽宁地域通览盘锦卷》)。这一石二鸟之举,一方面巩固与属国朝鲜的互通往来,一方面沿途设驿站,置关卡,监制外敌。穿过盘锦境内设两处驿站,一处是高平驿,另一处即是沙岭驿。沙岭驿站建于洪武七年,配马三十匹,驴十五头,属极冲驿递,专事传递公文赦令、迎送使臣,其层次之高,功能之大,事务之繁,让沙岭驿在一众的驿站中极尽风光。看出门道的周边百姓、渔民纷至沓来,或来受雇,或来征用,长工短扛,挣点补给,后来递运所、安抚所、急递铺等递运体系的完善,使沙岭这块原本荒泽的土地,从此焕发了生机,初具古城的雏形。

渐稠的人口,渐旺的烟火,点燃了一度蜷缩在长城以北的荒野里女真人的欲火,这是之于元蒙部落对明廷产生更大威胁的部族,劫掠越加频繁,“虽能追得所侵,曷若先事有备使贼不得入境”。明廷于1442年辽东地区撤府县、置卫所,实现军事管理,筑起一道人工屏障,史称“辽东边墙”,沿途年长者习惯叫“老边墙”。边墙外挖壕堑注水,史称“边壕”。边墙与驿路同向,辗转于辽东腹地,大明子民从此居于边里,与达夷部落隔得里外分明。经盘锦境内的辽东边墙,全长五十九公里,沿边墙腹里设堡镇、筑墩台、持重兵把守。境内四座边堡,分别是镇武堡(今盘山县高升一带),西兴堡(旧称平洋堡,1951年划归台安县),西平堡(今盘山县沙岭一带),西宁堡(今盘山县古城子一带)。

西平堡是地地道道的一座城池,方圆六百米,南开城门,土筑城墙。当地老人也称其为“大兵营”,城池虽小,但足以让土地铭记。从今镇政府大楼的后墙处起,周边仍可见古城基座残留的砖瓦。《明史》载:“西平堡下属墩台十三座,驻守官员六百零七名,嘉靖三十八年后调整为一千零七人。”所辖边墙,北起大河口(即大柳河口,也即双台子河入辽河处),南到响台,循小柳河(即今称外辽河)南去。墩台皆沿河修筑,如今随着边墙的消亡已再无觅处,就连名字也销声匿迹。但作为边台、烽火台还是幸运的,时过六百年,以台子命名的村屯不止四五个,仅沙岭一带,仍保存头台子(今陈家),后尖台子(二台子),热河台(三台子)、高家台(四台子)七台子、八台子、九台子这些名称。台身虽已不在,却也铭于史而记于心。

遥想当年堡中常见官府撵轿,使臣的车马结驷连骑而过,更有小脚的女眷们手提修身罗裙,优雅温润如上好的瓷器,给这个军政气息浓郁的古镇涂上一层粉面桃花,平添了绮丽生活的诱惑。无论本地的居民、外来的流民稍有机会就拔出泥脚,趋附、靠近。城堡内的真武庙,是这座区兴盛标志,庙内供奉的真武大帝,镇邪恶,保平安,信徒、香客兴聚于此。边民开荒种田,农耕养殖,冶炼纺织,百业俱兴。天时、地利交融的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繁荣和发展。

大明是晓得达夷人的野心的,为抵外敌,《大明会典》律例八明文规定:“不与夷人私擅交易,街铺商人不得与夷人交易。”但这一纸律例恰恰说明汉族与达夷之间私下交融已如火如荼,诸如达夷以弓弩、马匹、兽皮、人参等换取汉人的盐、布匹、铁器、生产技术等。当瓷器也游走于百姓餐桌时,古镇的上空到处折射着文明的釉色。沙岭——盘锦境内最早成型并繁荣起来的古镇在明代后期达到了空前的繁盛。

历史就是一场多幕剧。眼前的繁华谢幕于那场西平堡战役。1622年(天命六年)正月,已健硕得如同一匹剽悍的烈马女真人部落,终于按捺不住掠夺的欲望,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五万后金大军由辽阳一路南下,气势汹汹,强占辽河壕堑,以西平堡为突破口,后直取西宁逼近山海关,凭骁勇善战,用离间之法,轻取辽西四十余座城池,剪断了大明京师的左臂,让明王朝丧失了辽东的疆域后,残喘二十余年终归覆灭。西平堡,在军政要冲的盛名之下,只留下一连串悲怆的词汇:“尽臣节、守疆土”“遍地白骨,落荒成塚”。

爱新觉罗氏入主辽东地区后最大的改变是将戍边之所变成大清的龙兴腹地。驿边文明转为水道文明。驿道边墙及其曾经的风光随着朱明王朝的背影渐行渐远,而沙岭在渐渐远去的落寞中,饱尝了被冷落的酸痛,不得不收起僵在脸上的笑容思索新的生路。

百年集贸,薪火传承

说到兴盛百年不衰的“沙岭大集”,沙岭大集已有一百五十余年,至今盛而不衰,仍得益于河运。

“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这副对联如果说是为沙岭量身定做绝不为过。早在1562年路河浚通(辽宁境内第一条人工运河)后,内泄诸水于海,沙岭因襟带两河,且位于三岔河通往广宁的交通线上,故而形成海河联运,“沙岭港”成为当时辽西水陆两栖的重要码头,的确上航至吉林的三江口,下航经田庄台和营口入海至山东河北。在明代后期,古镇沙岭商贸往来已经十分繁盛,可惜毁于西平堡之战。

清代,水陆文明使辽河成为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集贸往来开始在辽河的各大码头兴起,集市雏型渐渐形成。田庄台、营口贸易牛得不行,帆桅林立,风含情水含笑,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分享当家小旦的角色,而沙岭只能在台下呷一口清茶,相比之下要清冷一些。好在人类喜河而居,沙岭地处水陆要道,始终是囤、运的中转站。河运畅通,三个码头(郑坨子、马道口、后壕)也是迎八方友,纳四方客,不急不躁地卸它的货,升它的帆,挂它的幌子,点它的炊烟。沙岭大集百年老号“恒祥号”第四代传承人王维让老人回忆,沙岭的民间贸易集市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年间(1861年),现今八十一岁的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沙岭大集从古延续至今,还与沙岭人的刚强、诚信、团结分不开。王氏一族是咸丰初年从河北昌黎来此地做生意,当时以田庄台商贸最为繁盛,但行有行规,加之本地商家保守,欺生,大码头难得一席之地,便于沙岭落脚。那时做生意囤货不先交钱,一年分三个卯(日期),卯期到务必结账,这得需要诚保(担保人),所以做生意是三分靠生意,七分靠做人,不可失信。王氏家族生意的祖训是“童叟无欺”。“恒祥号”老太爷以杂货铺起家,那时候洽谈生意多以书信往来,快则半月,慢则数月,洽谈中常受到大商号的挤兑,所以没有刚劲韧劲很难坚持。到咸丰末年,沙岭集贸主街长只有几十米,宽不过六七米,两侧也逐渐发展了饭庄、理发店、铁匠铺等各种商号十余家,站在街对面可边做生意边拉着家常。“恒祥商号”“张家豆腐”就是此时兴起的“老字号”。

清末的沙岭民户稠密,共有四十八排半(一排百八十户),隶属新民县,向东是海城,向南是营口,天高皇帝远,属三不管地带,因此匪患猖獗,常有匪帮、马队扬尘而来,绝尘而去,商家常遭劫掠,生意举步维艰。为了抵御匪患,保护民生安全,商家和民众一起成立“乡统会”(保护本土的地方武装),商家出钱置枪,百姓出丁出力。时任乡统会会长杨会丰代理民事,此人威望颇高,为人英勇豪迈,敢担当,不怕事。实际上这也是沙岭人的个性,乡统会成立确实维护了民众的安全。最典型的是上世纪初,辽西巨匪冯麟阁(后为前民国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以保境安民为名到沙岭收捐,且要的是坐捐(年捐)。乡统会经过一番思量没同意这种明征暗抢的收捐。冯大怒,命队伍将沙岭团团围住,沙岭乡统会员挖壕布攻,双方开火,乡统会虽损伤严重,冯麟阁到底没有打进来。这也让我想起出身本地的张海天(报号老北风)、项青山等几位抗日英雄。他们原本是出身绿林,可当日本人打到家门口时,老北风张海天等一个华丽转身,毅然竖起了“抗日扶民救国军”大旗,对此不知有多少人有过疑惑:这样一些打家劫舍之人怎么就抗日了呢?但能深谙当地民风的人,自然会不动声色地竖起拇指。沙岭经过多年的战事,促成了沙岭人霸气、团结、不服输的个性,那气场就像从门缝吹进来的尖溜溜的北风,北风下吹不倒的芦管。他们可以忘记贫寒,忘记自我,甚至忘记家庭,但他们的根,他们的源容不得他人的践踏,这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气节,一种不屈的血性。也是凭着这种个性,沙岭商贸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甲午海战之后,田庄台、营口受到极大损害,沙岭也飘摇在战火中,但这座古城,经受住过战火的洗礼,它是炮火烧成的炭,却不会化成灰。他们互相帮衬,有一线希望就会坚持下去。1928年,新开河开通后,沙岭已然成为粮谷、货物集散地和水上交通中心,沙岭大集已成规模。

沙岭大集在三四十年间发展壮大,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此赶集。1949年,后壕码头十字街南北为正街,从北往南“王家药店”、“贾家商店”、张记“德顺成粮店”、“义和成商店”、王记”恒祥商店”等商铺四十多家,大小饭店从北到南二里长街林立两侧,不下几十家,街内还有一座阎家戏院。菜市、鱼市、粮谷市,柴草市、牲畜市分布在几条横街上。逢公历的二、五、八为集日,几百里外的商家,赶着大板车,鱼贯而来。方圆百公里区域内的百姓,都到沙岭赶大集,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沙岭集市的兴盛更是与日俱增,原来的市场规模已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1981至1985年,以正街为中心有近四万平方米的露天市场。每逢公历二、五、八、十为集日,赶集的人来自鞍山、营口、盘山、大洼、台安等市县区,载满货物的汽车汇集这里进行交易。赶上农忙达万人,农闲时则达三万人之多,买卖种类达千种,日交易额达数十万元。2000年迁至现沙岭文化中心南侧统一管理,露天市场占地面积达四千平方米。2004延至文化中心南一百米处,由政府拨款开辟了一个一万平方米的半封闭、半露天的综合的大市场。“沙岭大集”声名远播,且播出盘锦,播出辽宁,播向全国,成为辽宁八大农贸市场之一和全国五十八个最大集市之中的一家。2015年“沙岭大集”报批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难能可贵的,如果说附近的田台承载了商业和商贸,沙岭大集则承载了农耕和农贸,真正是农民的集市。老百姓的日子随富随穷,即使在最动荡、最困苦的岁月里,因为有集市,他们只要可以付出辛苦,付出劳动,推着车,担着担,园子里种的,野地里挖的,手工做的,牙缝里攒的,都可以在这里摘得一片曙色来抛光生活的亮度,甚至可以用劳动拐一个弯换取病人的健康、孩子的未来,逢在阔绰年景,还可以在集市上淘到自己喜欢的家什、物件,给日子添点阳光,享受一下生活的妩媚。

沙岭的老百姓对集市感情颇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鱼水之情”。很长一段岁月,它一直是百姓生活的依托和希望。大人小孩都爱赶集。成人奔的是日子、生计,他们靠集市这个大温床让生活发芽开花;孩子奔的是热闹,趣味,他们奔的是各种小吃,赶上节日、庙会时还可以看到高跷、舞龙等杂耍,长见识。所以无论是闲集、忙集、露水集还是穷棒子集,只要得空他们就要到集市上转一转,了解新产品、新行情,也能洞悉天南海北的风土人情。所以沙岭人之于周边的人,总是显得见多识广,头脑活泛,他们用自家的院子,以小块自留地就能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人们的所需,沙岭人卖瓜果时,周边人买瓜,周边人卖瓜果时,沙岭人卖瓜秧,周边人买瓜秧时,沙岭人卖种子。似乎他们总要先周边人一步才不失沙岭人的本色,他们转转眼珠,日子就较周边百姓过得富庶、滋润、有办法。

现如今的沙岭大集,一半封闭,一半自由;一半雅致,一半随性,比之先前的热闹似乎清冷了许多。每逢集日,人们仍惯于抬脚到集市转转,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什么也没买。”的确,沙岭大集的物需品似乎不再是人们的依托,但绝对还是人们精神上的依恋。在集市上常见到一些上年纪的人,阳光里,他们站在集市的一隅,双臂环抱,目光悠远,似在回忆又似在回味,眼神里流出丝缕的惆怅。而当他们讲到有许多大城市顾客是特意为寻找沙岭露天大集而来时,那眼神里的愿景依旧鲜美得如五月里的槐花。“你懂得”——他们寻找的并不是实际的需求,而是寻找旧梦,寻找文化的回归,这也许就是文化的召唤、文化的力量。

一百五十多年,沙岭古集贸传承下来的保留项目有四项:

恒祥号商店:始学艺人王家老太爷,1839年生人,1858年学艺,至今传承第五代,主要经营米业、药堂、王记甜面酱。眼前的王维让老人做的甜面酱香甜可口,味道独特,如果做调料,则可提鲜入味,且放上数月不发霉。

张家豆腐坊:始学艺人张云财,1861年生人,1881年学艺,传承第四代,大豆腐坚持卤水点制方法,味道独特,干豆腐薄透如纸,香甜爽口;

孟氏编制:始学艺人孟宪才,1885年生人,1905年学,艺传承第四代,主要编制炕席、茓子、笤帚、筐篓、簸箕、房芭等,白浆柳编簸箕是孟氏祖传手艺,境内无人媲美;

吴家草鞋:始学艺人卢张氏(女),1853年生,1869年学艺,传承第四代,主要经营各种规格草鞋、塔斯米、盖帘儿等,吴家草鞋薄而密,冬暖夏凉,境内一绝。

过往是一张极不平衡的天平,人们有多怀念它的存在,就多有与它渐行渐远的危机。

此刻,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忧虑的到底是什么。“沙岭大集”承载了明清商贸的文明,以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盘锦乃至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贸易形式,然而在新的经营理念的冲击下,其经营、管理形式有没有滞后呢?沙岭大集将的来会如何呢?一条老街,摇身一变可能就会成为艺术的新地标;一块社区,华丽转身可能变成了购物的新广场,或许沙岭大集有一天也如“西柳”“五爱”一样成为巨大的经济商贸中心,那么失去了原貌原味的价值是不是更大的损失呢?就像那些古老的房舍、街道,就像那些曾经风靡方圆百里的庙会、高跷秧歌,它们都不曾想过有一天会突然消失,如今却已如烟散去,似水无声。那我们的万人赶大集的火爆场面呢,会不会慢慢地消逝在这个古老的街头,浑然入乡人之梦,梦醒一片荒凉呢……

古镇沙岭,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它斜依辽河,脚踏明、清两代潮头,苍老地远眺:边墙古道、纪念碑,陈列馆、烈士陵园、真武庙……像古代的编钟,演奏古镇昔日的沧桑,历史不可复制,昨日的尘烟已消逝在古镇远方,但土地还在,河流还在,千百年来,不懈地追索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日夜,将那些令人唏嘘的过往沉积在脚下的土壤。发酵成博大与宽仁,刚强与坚守。

猜你喜欢

大集辽河
论《语合二卷》与《翻译名义大集》之名*
辽河口
新时代的农村娃“赶大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倾听
衡水学院参加“衡水市民营企业赶大集”活动
辽河文讯
全国首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辽河化肥厂
基于ELM算法的辽河沈阳段水污染评价
明星开心笑果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