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2017-01-16李崖雪高瑞雪李晓陵闫禹竹闫建华王远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合谷三叉神经痛电针

李崖雪 高瑞雪 刘 潇 李晓陵 张 帆 闫禹竹 闫建华 王远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其 他·

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李崖雪 高瑞雪1刘 潇 李晓陵 张 帆1闫禹竹 闫建华 王远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目的 探讨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 26例TN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5±6.5)岁,随机分为深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选穴相同,均为“百会”、“下关”、“合谷”。治疗组: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对照组:常规深度针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每日早、晚各治疗1次,半月为1个疗程。按照2008年《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所对应的分数;通过计数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发作频次/d,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30%,在疼痛VAS比较上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在发作频率上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可使发作频次显著减少。结论 下关穴深刺配合电针疗法在刺灸方法上突破传统针刺深度,取得显著疗效。

深刺法;下关穴;三叉神经痛;电针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单神经病变,以颜面部疼痛剧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带给患者极度痛苦为特点,被誉为“神经系统疾病顽症之一”。因其病因病机复杂、机制不清,故给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数年临床运用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治疗本病的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符合TN诊断标准的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55~70岁,平均(62.5±6.5)岁,病程3个月~1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性别(治疗组男5例,女8例;对照组男7例,女6例)、面宽〔治疗组(15.28±2.25)cm,对照组(15.32±2.30)cm〕、年龄〔治疗组(62.10±12.12)岁,对照组(60.36±13.36)岁〕、病程〔治疗组(5.53±1.98)年,对照组(5.65±1.23)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6版《神经病学》中原发性TN的诊断。疼痛在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是突发、剧烈灼痛;疼痛难忍;有触发区;发作间期正常。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55~75周岁,头围51~59 cm,面宽13~17 cm;患者自愿参加试验并保证在进行试验期间停止应用一切其他药物至少1 w以上。排除继发性TN患者。

1.3 治疗方法 将T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选穴相同:“百会”、“下关”、“合谷”。治疗组: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针刺下关穴时闭口取穴,针尖朝向对侧乳突深刺 40~50 mm,用提插泻法至患者局部有麻窜感为度;百会穴以15°角向后平刺20~25 mm;合谷穴直刺15~25 mm,局部有酸胀为宜。电麻仪KWD-808Ⅱ型,正极接百会穴,负极接下关穴,波形为密波,频率60 Hz/s,电流强度以耐受为度,每次电针15 min,30 min后拔针。对照组:常规深度针刺配合电针。下关穴直刺15~25 mm,其余方法与治疗组相同。每日早晚各治疗1次,半月为1个疗程。

1.4 临床疗效判定 参考《中药新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1〕,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痊愈:患者疼痛消失;显效:发作频数降低50%以上;有效:频数降低25%~50%;无效:症状减轻不明显。

1.5 疼痛程度评分方法〔2〕视觉模拟评分(VAS):用10 cm长标尺,标有10个刻度,从0~10,“0”表示无痛,轻痛1~4分,中度疼痛5~7分,重痛8~9分;“10”表示剧痛,医生根据标尺上的数字判定患者疼痛程度并记录结果。

1.6 疼痛发作频次 分别记录疗前、后的发作次数/d。

1.7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痊愈率15.38%,与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1,痊愈率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深刺法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深度针刺法。

2.2 每日发作频次比较 两组治疗后每日疼痛发作次数〔治疗组(4.97±2.31)次/d,对照组(8.68±3.41)次/d〕与治疗前〔治疗组(15.26±4.99)次/d,对照组(14.21±4.75)次/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深刺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疼痛发作频次,优于普通深度针刺法。

2.3 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得分〔治疗组(2.68±1.59)分,对照组(4.21±1.92)分〕,与治疗前〔治疗组(6.79±2.21)分,对照组(6.68±2.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深刺法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程度,优于普通深度针刺法。

3 讨 论

深刺下关穴配合电疗法操作方法简单,对患者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本方法选用“百会”、“下关”、“合谷”三穴。其中以“下关穴”为主,“关”有开合枢纽之意,居颧弓下缘,有疏风通窍、通畅经络之功,善攻耳病、齿痛;又为足少阳和足阳明之交会穴,调节颜面阳经气,经络通畅,疼麻自消。俞穴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3〕”。辅以合谷穴,《玉龙歌》中:“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通神”,《四总穴歌》云:面口合谷收。此穴擅长疏散导邪,治疗面部疾病,为止痛要穴。辅以“百会穴”,该穴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善治百病,名为百会。调和阴阳,疏通三阳而止面痛。电针选用密波可对感觉神经上冲动进行抑制,达到止痛镇静作用〔4〕。密波属于高频波,是一种连续波(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能降低神经的异常兴奋〔5〕,在治疗TN过程中,通过阻断疼痛感受器,进一步调整中枢神经〔6〕,达到缓解疼痛作用。本研究通过深刺“下关穴”解除TN 患者病痛,此法已有研究。和岚等〔7〕取下关穴向对侧目内眦方向与皮肤呈45°刺入约60 mm,出现上唇、面颊及鼻部电麻感。童翔〔8〕针尖朝鼻根方向深刺 2.5~2.8 寸。罗春晖〔9〕针尖向上与冠状面呈15~20°,针刺深度40~50 mm。下关穴正对三叉半月神经节下颌神经上,紧靠近半月神经节。因此,电针深刺下关穴可尽量接近三叉神经支干,刺激受累神经干,产生触电样感觉,传至病位,兴奋粗纤维,从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起到止痛作用。

1 袁 睆,肖水源.疼痛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5):331-4.

2 魏晶晶,王 稳,吴廷廷,等.医学生VRS分级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J〕.江苏医药,2011;37(12):1406-8.

3 曹 方,李 铁,哈丽娟,等.基于现代文献的针灸治疗咽喉肿痛的同功穴规律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2):205-8.

4 师 帅,李雪岩,蔡玉梅,等.电针密波治疗伴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5;43(4):81-3.

5 李崖雪,黄晓媛,刘 潇,等.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1):90-1.

6 黄爱苹,谢 磊,薛纯纯,等.慢病毒载体介导的BDNF基因与电针对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痛阈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959-62.

7 和 岚,周婉瑜,张秀梅.下关穴不同深度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三叉神经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2):107-10.

8 童 翔.深刺下关穴结合温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40例〔J〕.广西中医药,2015;38(6):37-8.

9 罗春晖.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5):29-58.

〔2016-09-27修回〕

(编辑 曲 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714);教育部2009年度立项“春晖计划”项目(Z2009-1-15030);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2015033,D201214,H201462)资助;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16RAXYJ096)

王远红(1965- ),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方法治疗疑难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李崖雪(1975-),女,博士后,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研究。

R745.1+1

A

1005-9202(2017)09-2250-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9.079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合谷三叉神经痛电针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