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脑炎发热的蒙医辨证分型

2017-01-16仁青东珠张晓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蒙医脑炎希拉

仁青东珠 张晓光 德 胜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森林脑炎发热的蒙医辨证分型

仁青东珠 张晓光*德 胜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森林脑炎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蒙医称为疫热,发热是其主要症状之一。蒙医通过辨证分型治疗森林脑炎有较好的效果,笔者论述了希拉型、琪素希拉型、粘哈伦型发热的症候特点和蒙医治疗原则,以供临床参考。

森林脑炎;发热;蒙医

森林脑炎的英文名称之为forest encephalitis,也有学者称之为蜱传脑炎[1],以中枢神经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37年从当地主要蜱种全沟硬蜱体内分离到同一种病毒,提出并证实蜱为本病传播媒介。1952年从患者及蜱中分离到森林脑炎病毒。近几年又有增强的流行趋势。森林脑炎世界分布广泛,我国分布以新疆、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主[2]。柏海梅等[3]认为森林脑炎属蒙医“粘塔日恨哈塔古拉”范畴,可分为伤热、紊乱热、疫热和毒热四型[4],其发热称为“疫热”。蒙医认为人被森林脑炎病毒(粘)侵入机体引起“三根、七素”失衡,使“琪素希拉”偏盛,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脑部“白脉”系统受损,表现为发热、头痛、抽搐、肢体瘫痪、颈瘫、意识障碍、呼吸机麻痹死亡。笔者对森林脑炎发热进行辨证分型及蒙西药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临床观察和病案资料分析,现总结几种常见类型供参考。

1 希拉型发热

此型发热往往发生于起病初期,表现为低热(37.5~38℃),寒战,咽喉肿痛,常伴有头疼,以持续跳痛、胀痛为主,有发热感,尿黄或浅黄色、气味大、量少,舌苔浅黄略厚,脉细数脉。病情加重时可出现频繁呕吐、恶心等高颅内压征象。部分患者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病因为森林脑炎病毒“粘”通过人体皮肤侵入机体后引起“三根”失衡,使“希拉”偏盛。大部分患者喜凉,疲惫,厌食。此病程较快,很快就出现“琪素希拉”型症状。蒙医治疗原则以除“希拉”热、平赫依、提精气为主,同时饮食温补,必要时给予放血。

2 琪素希拉型发热

此型发热往往发生于急性期,患者持续性高热,头痛,脸面赤红,恶心,呕吐,常伴有皮下出血性疵点,以四肢分布为主,随着病情加重时布满全身。体温可达39℃以上,双眼发赤,舌苔边缘发黄中间发红、厚,舌干,尿暗黄或黄色,气味大,脉实促洪。其病因主要是森林脑炎病毒进入人体后使引起“三根、七素”失衡,通过人体血液于“琪素”伴行,使“琪素希拉”急增。该型病情急,大部分患者发热不退。蒙医治疗以杀粘、除“琪素希拉”热、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同时给予发汗,物理降温。

3 粘哈伦型发热

此型发热常发生于森林脑炎重患者急性期,持续性高热(39℃以上),常伴有颈瘫,肢体瘫痪,抽搐,意识障碍,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常有脑膜刺激征,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舌苔黄厚,尿深黄色、气味大;脉数弦虚。分析病因:主要以森林脑炎病毒(粘)侵入机体后,通过人体血液、淋巴液,使脑部的“白脉”受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蒙医治疗以杀粘、疏通白脉、清热解毒为主,同时结合西医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4 小结

森林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春夏季节发病。该病急性期病死率为20%~30%,恢复后期仍有10%~2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5]。我国于1942 年发现该病,内蒙古大兴安林地区为高发地区,20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6]。

本病的重症病人有很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由于病人绝大部分为青壮年,死亡或致残对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影响。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药及直接的干预措施。西医主要以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血清治疗为主。森林脑炎患者的发热症状复杂多变,而控制的不理想及长期服用退热药,易造成药物依赖及脏器损伤等,甚至使更加病情发杂化。

蒙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之瑰宝,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民族在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独特的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蒙医学在注重整体、重治本理论[7]指导下,重视疾病的客观反应与内在病因的联系,蒙医在森林脑炎发热辨证分型基础上给予治疗,标本兼治,在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也拓宽了此病治疗的思路。总之,应用蒙医治疗森林脑炎发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高岛郁夫,林紫雯摘译.森林脑炎(蜱传脑炎)[J].日本医学介绍,2006,27(9):404-405.

[2]Lundkvist K,Vene S,Golovljova I,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from Latvia:evidence for co-circulation of there distinct subtypes[J].J Med virol,2001,65(4):730-735.

[3]柏海梅,白乙拉.蒙西医结合治疗森林脑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3):30-31.

[4]布仁达来,斯琴.蒙医对发热性疾病的病理分析和治疗特点[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6,(23):10-11.

[5]李华,朱建华,潘文华.森林脑炎230例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7,15(4):239-240.

[6]自登云,陈伯权,俞永新.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5:192-201.

[7]奥·乌力吉,韩巴根那,齐日麦图.蒙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之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2):47.

(编辑:穆丽华)

2016-10-24

仁青东珠(1991-),男,蒙古族,硕士研究生在读。E-mail:15247535883@139.com

张晓光,男,汉族,教授。

R29

A

1007-8517(2017)01-0005-02

猜你喜欢

蒙医脑炎希拉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爷爷还是希拉?——读《希拉的晚餐》
《希拉的晚餐》创作谈
希拉的晚餐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蒙医在治疗蜱传播性森林脑炎及其后遗症的可行性分析
蒙医痛经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