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7-01-16王连红姚明志李保进孙晓慧祁树安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胶东防护林种源

王连红,姚明志,李保进,孙晓慧,刘 娟,祁树安

(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13)

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及保护对策

王连红,姚明志,李保进,孙晓慧,刘 娟,祁树安*

(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13)

单叶蔓荆作为沿海沙质海岸重要的野生植被资源之一,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集生态防护、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优良灌木植物。目前,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单叶蔓荆资源急剧减少。文章在对烟台、威海、青岛、日照沙质海岸单叶蔓荆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单叶蔓荆现存资源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当前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单叶蔓荆种源保护发展的对策,旨为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种源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胶东沙质海岸; 单叶蔓荆; 种源保护; 发展对策

单叶蔓荆(VitextrifoliaL. var.trifolia),又名沙荆,系马鞭草科(Verbenaceae)牡荆属(Vitex)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性[1],它不仅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繁殖容易等特点,其根系发达,还具有固沙改土、蓄水保墒等功能[2],是优良的地被植物,多用于沿海、湖泊等沙荒地造林和生态修复。果实蔓荆子可治风热头疼,目赤肿痛[3],具药用价值,可开展深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茎皮韧皮纤维含量高、柔韧性好,可作为开发纤维的原料[4];藤条可编制多种容器;茎、叶、花具特殊香气,是理想的蜜源植物。同时,单叶蔓荆单株花量大、花期长[5],又是滨海前沿园林绿化的先锋树种。单叶蔓荆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沙滩,跨越寒带、温带、亚热带3条温度带,呈自然野生状态[6]。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西等沿海地区,内陆的安徽、江西等地也有分布。在山东,单叶蔓荆集中分布在胶东沿海沙质海岸。

单叶蔓荆不仅具有生态效益,同时兼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多年以来,沿海各地因经济发展需要,海岸线过度开发,导致其资源日趋枯竭。实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山东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野生和栽培资源从整体上来说正在急剧减少并濒于枯竭,自我更新能力严重受损。本文在对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全面调查基础上,针对目前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单叶蔓荆种源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的策略,以期为单叶蔓荆种源的保护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胶东半岛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在山东省东部,位于35°35′~38°23′N, 119°30′~122°42′E,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相对。胶东沿海陆岸北自胶莱河口,绕经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南达绣针河口,长达2 700 km,海岸线曲折多样,有沙岸、泥岸和岩岸3种类型,其中沙质海岸800余km,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及鲁中南沿海的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夏季多雨,冬季晴朗干燥,较内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1~14.5 ℃,无霜期一般180~220 d,年均降水量750~900 mm,自南向北逐渐减少,日照、青岛为多雨区,烟台、威海相对较少。全年降水的60%~70%集中在夏季。本地区光照资源丰富,一般每年日照在2 800 h左右。由于单叶蔓荆耐盐碱、耐水湿,因此,主要集中在潮上线50~100 m范围的沙质土壤,以优势树种或适宜种和柽柳、毛鸭嘴草、滨麦、天门冬、肾叶打碗花等构成灌草带群落,对改善土壤结构、缓冲海水侵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7]。

2 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信息交流和咨询当地林业园林、规划和药材等相关部门,初步了解单叶蔓荆在胶东沿海沙质海岸的分布、面积、数量、种类等情况,在调查过程中对其地理位置进行标记、拍照并建档保存。调查地点为烟台、威海、青岛、日照。

3 结果与分析

3.1 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发展历程

单叶蔓荆作为沿海沙质海岸重要的野生植被资源,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集生态防护、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优良灌木植物。20世纪50—60年代,仅烟台(含威海)成片单叶蔓荆野生资源达600 hm2以上,再加上小群聚或散生,约占胶东沙质海岸线长度的50%,年产种子5万kg以上,主要集中在荣成成山林场、威海北海林场、双岛林场,烟台牟平上寨、酒馆和蓬莱矫格庄等地,其产量可达70%,一度成为国内重要的单叶蔓荆药材基地,到80年代初期,产量跌至不足2万kg。80年代末,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单叶蔓荆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驯化培育,在牟平、蓬莱推广单叶蔓荆200 hm2。然而,近10年来,由于旅游业、养殖业和采沙行业的发展,沿海各地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单叶蔓荆资源急剧衰减,有些地区甚至消失殆尽。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学者对单叶蔓荆相关研究的深入,单叶蔓荆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胶东各地园林和林业科相关部门先后开展单叶蔓荆种质资源收集及优良品种选育研究。2000年,日照园林部门在海南引进单叶蔓荆苗木用于阳光海岸沙滩绿化和生态防护;2012年,潍坊胜伟园林公司开展单叶蔓荆引种试验,选育1~2个优良品种用于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2014年开始,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对胶东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分布状况进行调研,调查其资源状况、生长环境及开发利用情况,并收集各个产地种源,同时也收集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大连等国内17个不同产地的种源,建立种质资源圃0.2 hm2,繁育苗木1.5万株。这对胶东沿海生态保护、丰富物种多样性和单叶蔓荆种质资源保存及开发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构建多功能沿海防护林体系提供科技保障。

3.2 单叶蔓荆资源分布

调查发现,在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主要分布在威海荣成成山林场、北海林场和双岛林场,烟台牟平姜格庄云溪、大窑蛤堆后、蓬莱北沟聂家,青岛的崂山仰口,日照大洼林场等沙质海岸。其中,威海荣成成山林场约40 hm2,是目前胶东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地区,威海双岛林场和北海林场现存约10 hm2;烟台牟平和蓬莱两地不足15 hm2;青岛崂山仰口海岸现存5 hm2左右;而日照大洼林场和阳光海岸现存不足5 hm2。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乳山、烟台海阳凤城、养马岛、芝罘区、开发区等地分布面积极小,数量有限,呈零星分布。

市场调查和咨询看出,胶东沿海各地的市场上基本看不到蔓荆子果实资源。通过观察研究区域内单叶蔓荆花色发现,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花色均是淡紫色,花色单一,远远不能满足滨海沙滩绿化的需求,因此,选育不同花色优良品种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4 主要问题

4.1 海岸线过度开发及污染

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使,旅游业、养殖业和采沙行业骤然兴起,造成沿海不断开发利用,单叶蔓荆生长的空间不断被占据,其自然分布面积不断减少,种源急剧下降。同时,工业中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不合理排放致使沿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量单叶蔓荆资源流失,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势必加速该种源濒危的局面,甚至危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整个自然生态平衡。

4.2 科技支撑不足,优良品种匮乏

单叶蔓荆是沿海防护林最重要的前沿树种之一。资料显示,单叶蔓荆花色有2~3种,主要有蓝紫色、淡紫色和白色。目前,山东沿海单叶蔓荆花色单调,仅有淡紫色花。同时,科研部门对单叶蔓荆更深方面的研究难以立项,造成科技支撑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导致良种匮乏;而原有种源,因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植株枯死现象时有发生,自我更新能力严重受损,已成为制约单叶蔓荆发展的技术瓶颈。

4.3 果实市场缺乏,大大降低林农种植积极性

单叶蔓荆繁殖容易,结实率高,由于种子缺乏市场或者受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人们种植单叶蔓荆的兴趣大大减弱,很多种植单叶蔓荆的传统产区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已不再人工种植单叶蔓荆,或栽培面积较之从前大大减少,原有的栽培资源很多都已逸为野生,再加上无人管护,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单叶蔓荆的发展进程。

4.4 管理不善,导致单叶蔓荆资源日趋减少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各地旱情加重,而单叶蔓荆具有适应湿润气候、耐涝等生长特性,这给单叶蔓荆的生长和结实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野生资源病虫害严重且无人管理,很多地区出现结实率下降甚至植株死亡现象,再生能力大大减弱,从根本上导致了单叶蔓荆资源的减少。

5 单叶蔓荆保护发展对策

5.1 对单叶蔓荆进行全面清查,建立就地保护基地

在现有基础上,全面调研山东沿海沙质海岸地区现有的单叶蔓荆种源。对单叶蔓荆主要分布区的种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单叶蔓荆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情况,在主要分布区进行就地保护,建立单叶蔓荆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5.2 建立种质资源圃及品种试验园

单叶蔓荆在我国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花色较少,在现有基础上对单叶蔓荆种源做进一步补充收集,同时,引进适宜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且美观的优良类型,选育出抗逆性强、丰产、花色艳丽的优良品种,增加种源品种和数量,使遗传多样性不断丰富;建立单叶蔓荆种源圃,达到基因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单叶蔓荆优良品种选育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种源材料。

5.3 加大单叶蔓荆基础性研究,多用途开发单叶蔓荆资源

单叶蔓荆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沿海防护林前沿树种,无性繁殖容易,因此,在新品种选育中,可根据需要开展多用途开发。作为生态防护林,需要系统研究生态适应性、抗逆性和对生存环境的改良性;作为药用植物,着重在果实大小、产量方面进行筛选研究;作为景观林,主要在花色、抗病虫害能力方面进行选育,以此满足滨海城市园林绿化需求,通过对单叶蔓荆产学研结合发展,选育出抗逆、丰产且观赏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同时,加强单叶蔓荆群落结构研究,制定相应配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进一步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建立药材基地和打造沙滩景观林提供技术保障。

5.4 设立专项资金

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在胶东沿海沙质海岸地区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沙生植被自然保护区,保护滨海沙生植被自然群落的稳定性,促使单叶蔓荆赖以生存的自然生境不遭到破坏。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海岸线监管力度,对不得已占用的海防林资源及时进行修复完善,从而更好地保护单叶蔓荆资源。

[1] 乔勇进, 张敦论. 沿海沙质海岸的固沙植物:单叶蔓荆[J]. 植物杂志, 2002 (1): 27.

[2] 宋天英. 单叶蔓荆改善滨海沙地微环境研究初报[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1(4): 524-526.

[3] 郭长强, 王立春, 孙蓉. 蔓荆子研究综述[J]. 吉林中医药, 1994 (5): 42-43.

[4] 宋天英, 方志伟, 王福兴. 药用固沙先锋植被单叶蔓荆综合效益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 1998 (S1): 30-32.

[5] 方志伟, 宋天英. 单叶蔓荆生态效应的初步研究[J]. 森林与环境学报, 1997 (2): 180-183.

[6] 梁芳, 周香珍, 曹岚. 我国单叶蔓荆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35): 21638-21640.

[7] 乔勇进, 张敦论, 郗金标, 等. 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群落特点及土壤改良的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01 (4): 6-8.

(责任编辑:侯春晓)

2017-01-12

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2016NC036)

王连红(1968—),女,山东泰安人,高级工程师,本科,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 wlhlks@163.com。

祁树安(1962—),男,山东烟台人,研究员,本科,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 qsa_0329@yeah.net。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427

S685.99

A

0528-9017(2017)04-0632-03

文献著录格式:王连红,姚明志,李保进,等. 胶东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及保护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4):632-634.

猜你喜欢

胶东防护林种源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苦楝不同种源生长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胶东面塑——花饽饽
不同地理种源闽楠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