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痘的流行特点及措施

2017-01-16徐忠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鸡痘病鸡雏鸡

徐忠文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镇畜牧兽医站,江苏东台 224231)

鸡痘的流行特点及措施

徐忠文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镇畜牧兽医站,江苏东台 224231)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其中鸡养殖行业发展尤为迅速,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养殖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相应提高了对于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管理要求。鸡痘(Fowlpox FP)是一种由鸡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急性传染疾病,如在鸡养殖过程中爆发鸡痘,将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即从鸡痘入手,围绕鸡痘发病季节、感染范围、传播途径、感染日龄、临床表现等角度,就鸡痘流行特点和应对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鸡痘 流行特点 应对措施

鸡痘是一种由鸡痘病毒引发的热性、急性高传染性疾病。鸡痘病鸡以少毛处皮肤或无毛处皮肤出现结痂、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位黏膜处产生坏死性、纤维素性假膜为主要表现和特征。鸡痘的传染渠道较为多样,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传染、伤口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蚊子等有害病虫是鸡痘的重要传播媒介。文章介绍了鸡痘的流行特点,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流行特点

1.1 发病季节无明显特征

传统的认知中,虽然一年四季都存在发生鸡痘的可能,但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发病,故而鸡痘的预防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进行。事实上,目前这种季节性的发病差异已经十分微弱,无论是春末夏初还是严寒季节,都会肉仔鸡和育雏室暴发鸡痘的记录,尤其在温暖、潮湿的南方,这种无差别季节发病的趋势尤为明显。另外,虽然鸡痘一年四季的发病概率基本相同,但不同季节的发病类型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冬季发生鸡痘则多表现为黏膜型鸡痘,如夏季发生鸡痘则多表现为皮肤型鸡痘。

1.2 虫媒介是鸡痘传播的主要媒介

鸡痘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虫媒介传播等渠道,都可以进行传播,但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蚊子、螨虫、蠓、虱子等虫媒介在鸡痘传播中的传播作用愈发突出。以蚊子为例,其普遍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征,并且蚊子吸食带病的血液后,可维持10~30d带毒时间,极大地提高了鸡痘的传播危害。此外,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蚊子、螨虫、蠓等虫子开始大量繁殖,鸡痘的发病概率和传播速率也会随之升高。

1.3 雏鸡患病概率越来越高

理论上讲,各个年龄段的鸡感染鸡痘的概率基本相同,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不满20日龄的雏鸡很少出现鸡痘发病现象。然而,近几年的鸡痘发病研究数据显示,雏鸡患病的概率明显升高,并且雏鸡发病率还有进一步增高的发展趋势。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养鸡场的雏鸡免疫滞后问题过于严重导致的。另外,过早的鸡痘免疫也不利于雏鸡的健康生长,不仅会进一步增加雏鸡的患病概率,还会导致雏鸡死亡等严重后果。

2 临床症状

传统分类中,根据临床症状差异鸡痘分为黏膜性鸡痘和皮肤型鸡痘两类,前者以少毛、无毛部位出现结痂、痘疹为主要表现,后者以口腔、咽喉黏膜部位出现坏死性、纤维素性假膜为主要表现,少数案例中可发现混合型鸡痘。但在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中,以鼻炎、结膜炎为主要表现的眼鼻型鸡痘,内脏出现痘斑的内脏型鸡痘。新型鸡痘临床表现型的出现,进一步加大了鸡痘防治的实施难度。

3 治疗

如在鸡养殖过程中发现鸡痘,首先就要对病鸡实施隔离,并对鸡舍和相关场地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和消毒,及时淘汰病鸡和已经死亡的鸡,通过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降低鸡痘造成的养殖损失,对于轻症鸡痘病鸡实施针对性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3.1 对症治疗

如病鸡表现为皮肤型鸡痘,则饲养人员需使用浓度为1.0%的KMnO4冲洗病鸡结痂、痘疹位置,再使用镊子小心剥离病患处,最后使用碘甘油进行涂抹,小心包扎,每日换药两次;如病鸡变现为黏膜型鸡痘,则饲养人员需使用镊子小心清理病鸡口腔、咽喉部位的假膜,并使用碘甘油涂覆病患处;如病鸡变现为眼鼻型鸡痘,则饲养人员需小心挤出痘斑内的干酪状物,再使用浓度为2.0%的硼酸液冲洗病患处,最后滴入氯霉素进行治疗。以上治疗行动中,剥离、挤出的病患物质,如痘痂、假膜等需及时烧毁,禁止随意丢弃。

3.2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

发现鸡痘后,饲养人员还可使用板蓝根60.0g、龙胆草90.0g、双花40.0g、升麻50.0g、野菊花40.0g、连翘30.0g、甘草30.0g,配制成粉拌入鸡饲料中辅助治疗,每只鸡每天1.5g即可,每日早晚两次。

4 预防

4.1 优化鸡群生长环境

近几年,国内养鸡场(户)的养殖规模扩张迅速,鸡群密度快速增高的同时,鸡群生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极大地增加了鸡痘的暴发风险。因此,相关饲养人员应对鸡群生长环境进行全面的优化,科学控制降低鸡群饲养密度,加强鸡舍内的卫生清洁和通风换气,同时避免外界因素损伤鸡群的可能,如鸡在养殖过程中受伤,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伤口感染和恶化。此外,鸡养殖过程中,还应严格落实“全进全出”制度,从根本切断鸡痘传染源。

4.2 落实杀虫灭蚊工作

鉴于虫媒介在鸡痘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饲养人员应在鸡养殖过程中,认证落实杀虫灭蚊工作,具体措施如下:一,饲养人员应定期清理鸡舍周边环境中的杂草,并在蚊蝇滋生区域喷撒杀虫药物,进行药物杀虫;二,如在鸡群中发现鸡羽虱等害虫,饲养人员应及时投服伊维菌素,避免相关害虫滋生;三,鸡舍门窗、通风口等通风孔洞应安装有门帘或纱窗,避免外界蚊蝇的进入,尽量控制减少虫媒介传播鸡痘的机会。

4.3 严格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鸡痘最有效、最常见的措施。目前,国内鸡痘疫苗免疫使用的疫苗主要有鸡痘鹌鹑化细胞苗、鸡痘鹌鹑化弱毒苗、和汕系鸡痘弱毒苗三类。其中鸡痘鹌鹑化疫苗的毒力最强,不适用于鸡龄不满20日龄的雏鸡;汕系鸡痘弱毒苗的毒力较弱,适用于任何日龄的鸡,尤其在小日龄鸡的免疫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常来说,对于25~30日龄的鸡,在首免过程中使用1.5倍量的鸡痘鹌鹑化弱毒苗进行免疫,待鸡长到60~70日龄或首免两周后,使用两倍量进行二免;对于高温潮湿地区或鸡痘高发病地区来说,需在雏鸡3~6日龄时,使用半剂量的鸡痘鹌鹑化弱毒苗进行免疫,首免三周后使用1.5倍剂量进行二免,待鸡长到70日龄后使用2倍剂量再次免疫。鸡痘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需重点控制鸡痘疫苗的质量,以确保疫苗免疫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鸡痘呈现新的流行态势,影响鸡群长势,降低养殖效益;反复被感染,皮肤型病症居多;黏膜型病例少,多数为非典型症状;仔鸡发病率增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发病日龄提前,发病季节集中.针对这些流行态势,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鸡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全面提高对鸡痘防治管理的重视,从鸡痘现代流行特征入手,结合不同类型鸡痘的临床表现,实施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差异性的质量措施,综合降低鸡痘的不良影响,保障鸡养殖的基本效益。

[1]郭欣怡.近年鸡痘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15,(10):84-87.

[2]樊庆锁.鸡痘流行新特点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5):63.

[3]宋占静,乔文丽,徐杰.鸡痘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2,8(10):138.

[4]郑庆铎,任秀娟,吴亚军.当前鸡痘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0,31(6):29-30.

[5]卢永红.鸡痘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4,35(11):48.

[6]冯建涛,庞廷福.鸡痘流行的新特点及其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1,32(11):41.

猜你喜欢

鸡痘病鸡雏鸡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浅析秋冬季鸡痘的预防及控制
鸡痘疫苗使用方法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谈秋冬季鸡痘的预防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