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预防免疫注射重在精准

2017-01-16刘大蓉

中国猪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效价养殖场生猪

刘大蓉

(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充 637376)

生猪预防免疫注射重在精准

刘大蓉

(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充 637376)

结合在乡(镇)、村、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第一线工作30年的实践,针对农村一些地方生猪预防免疫注射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有效应对措施,为制定农村动物防疫政策、方案、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生猪;精准;免疫注射

为什么在农村不少地方,生猪“注射了猪瘟苗,照发猪瘟病;注射了蓝耳苗,仍发蓝耳病”等现象一直常有所见,笔者查找原因,认为是因预防免疫失于精准。

怎样做到精准预防免疫注射,切实保证免疫效果,笔者简述个人做法与看法。

1 制定精准免疫程序

由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与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一道,针对该地区及相邻地区历年猪病发生流行种类、特点、规律等情况,根据本地、本场生态环境、生猪来源、品种、品系、年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任务、流动情况、群体抗体水平等,摸清“疫病谱”,列出“免疫谱”。据此分别量身定制一乡、一镇、一村、一地、一场、一舍、一群体的个性化免疫程序,认真实施,相对固定。一段时间后,根据即将变化或已经变化了的养猪态势和疫情形势,及时适当调整,绝不能照搬套用外地、外场的免疫程序。

2 定点、定时监测免疫抗体

根据农村养猪现状,散养户一村(居)民小组一个点,规模场一舍一个点,按其存栏品种、年龄、体重、生产阶段、分类按适当比例,每两月进行一次抽血测定免疫抗体,加一月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及时研判并全面掌握当地(场)生猪疫情动态,以便完善或调整防疫对策。

3 疫苗直送乡镇和规模场

使用所在地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采购或认可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和配套专用稀释液。从生产厂家直接将疫苗及稀释液运送到乡镇和规模养殖场贮藏室,避免因多次多环节装卸、转运、震动、变温等造成疫苗效价降低。

4 强化疫苗贮藏设施建设

保证乡(镇)、村、规模养殖场和防疫人员注射疫苗过程有足够的疫苗贮藏、保管、使用所需的设施设备,保证日常运转、维护、维修所需资金。

配备应急供电设备,一旦主流电源断电、停电,即刻启用。

防疫人员从贮藏室领取疫苗及稀释液,直接放入便携式、小微冷藏箱内,直到使用完毕,一刻也不能置于其外。

5 先驱虫,后注射疫苗

根据笔者20多年经验,生猪先驱杀体内外寄生虫,7天后注射疫苗,免疫效果极好。

6 选择晴好天气注射疫苗

不在大风、大雨、雷电、冰雪、奇寒、异热等极端天气时注射疫苗。此时注射疫苗,生猪同时承受多重刺激,反应病例、反应症状及死亡头数大大增加,且免疫效果极差。应选择在天气晴好、气温稳定时段注射疫苗。

7 免疫注射现场提取疫苗检测效价

只有在免疫注射现场提取疫苗测定的效价,才是疫苗的准确效价,才能真正杜绝使用了无效苗、低效苗而茫然不知的状况。

8 精准注射,一丝不苟,做实每一个细节

育肥猪出栏前15日内可不注射疫苗。对妊娠后期母猪,瘦弱、饲养管理不良、患病猪等,暂不注射疫苗,作好记录,待以上状况消除后再注射。种猪注射疫苗前7天至后7天,暂停采精、输精、配种。放牧饲养猪,注射疫苗前3天至后7天暂停放牧。

在饲养人员配合下,文明靠近猪体注射,不吼、不追、不打,以减少应激。根据猪体重选用恰当型号的针头,其长短、孔径大小,以能刺达要求深度、药液不会溢出为度。待涂擦在注射部位的消毒液干后再注射疫苗。按规定稀释浓度、剂量足量注射,不轻易增加免疫注射次数或剂量。仔猪在母源抗体存留期接种,可适当增加疫苗用量,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产生足量的中和抗体,保证免疫效果。“快进快出慢推药”,取针后迅急用药棉反复轻柔注射部位,确认无药液溢出,再离开。其药棉不得再次使用。已吸入注射器的药液,严禁回注瓶内再用。疫苗稀释后,到规定时限未用完的,即刻废弃。

9 严格消毒

金属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前在酒精中浸泡3小时以上,清洗干净后高温消毒30分钟以上,冷却后方能使用。

一具注射器消毒后,只能用于一种疫苗注射。注射一头次,替换一颗针头,随即将其直接放入酒精中浸泡。

消毒液浓度控制在:碘酒2%~3%,酒精70%~75%。

每晚集中消毒当天使用过和接触过疫苗、生猪的器具。无害化处理当天产生的过期苗、废弃苗、稀释后未用完的疫苗,以及接触过疫苗、生猪的材料、包装等。

注射疫苗前3天至后3天,暂停圈舍和猪体消毒。

10 禁用药物

注射疫苗前7天至后7天,禁止使用免疫抑制类、抗生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病毒类药物及相关添加物质;否则,14天后重新注射疫苗。

11 正确应对注射疫苗反应

注射疫苗后部分猪出现颤抖、发热、倦卧、停食等现象,多是机体对异性蛋白刺激产生的局部性或全身性反应,也可能是冷刺激所致,应细心观察,加强护理。绝大多数在4~24小时内自行消除,超过24小时未消除者,往往是注射疫苗时巧遇疾病潜伏期或前驱期,应抓紧治疗。

12 加强培训

加强对乡(镇)、村、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人员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经常岗位练兵,做到规范操作,熟练操作,精细操作。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都可能直接造成免疫失败。

S858.28

:B

:1673-4645(2017)02-0079-02

2016-09-21

刘大蓉(1970-),女,四川南部人,畜牧师,长期在乡镇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效价养殖场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价值
O型血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效价与ABO型新生儿溶血症关系研究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深圳地区10~40周岁健康人群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