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性皮炎

2017-01-15毛桂龙,黄云龙,周卓巍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药疹磺胺类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

毛桂龙 黄云龙 周卓巍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儿内科,北京 102208)

文章对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介绍。

药物性皮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外用等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或黏膜炎症反应,是过敏反应的最常见类型。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多、需求人群的不断增加以及药物滥用现象的日益严重,药疹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

1 病因

1.1 个体因素 不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导致对不同药物的反应相差较大,同一个体不同时期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其中包括遗传因素、酶缺陷以及机体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等。

1.2 药物因素 几乎所有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疹,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抗生素类:以青霉素最为多见,其他如半合成青霉素、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等。②解热镇痛类: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③镇静催眠类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④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疫苗、狂犬病疫苗、蛇毒血清等。⑤各种生物制剂。⑥其他:如中草药、抗风湿药、抗甲状腺功能药等引起药疹也不少见。

2 发病机制

药疹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可分为超敏反应和非超敏反应两大类,其中以超敏反应占多数。

2.1 超敏反应机制 药物的分子特性、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免疫遗传背景及接受药物时的个体状况等都是继发超敏反应的因素。药物原型、降解产物、赋形剂、杂质均可引发超敏反应。各种类型的超敏反应均可发生于药疹:如Ⅰ型(荨麻疹型)、Ⅱ型(紫癜型)、Ⅲ型(血管炎型)、Ⅳ型(剥脱性皮炎、麻疹型或湿疹型)。

特点:①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往往首次用药4~20 d后出现临床症状;已致敏者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 h内发病。②只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服药者。③皮损及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关,高敏状态下极小剂量亦可引发严重药疹。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形态多种多样。⑤高敏状态下可发生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⑥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经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2.2 非超敏反应机制 此类少见,可能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①免疫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活化。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直接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荨麻疹;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白三烯水平升高引起皮损。②过量反应与蓄积作用。③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缺陷或抑制。如苯妥英钠超敏反应综合征通常发生在环氧化物水平酶缺陷个体。

3 临床表现

常见药疹的皮肤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3.1 麻疹型或猩红热型 该型药疹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5%,又称发疹型药疹。常由青霉素类(尤其是半合成青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等引起。皮损多在首次用药1周内出现,形态如麻疹样或猩红热皮疹样,密集对称分布,发病突然,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较麻疹及猩红热轻。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半数以上停药后两周内完全消退,如未及时停药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预后不良。

3.2 荨麻疹型 该型药疹较常见,发病机制可以是Ⅰ、Ⅲ型变态反应,多由血清制品、青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呋喃唑酮以及解热镇痛药等引起,临床表现与急性荨麻疹相似,呈大小不等的瘙痒性风团,但潮红更明显,持续时间也较长,可伴有刺痛、触痛。荨麻疹可作为唯一表现,也可同时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甚至蛋白尿等,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亦有部分病例表现为慢性荨麻疹。

3.3 湿疹型 该型药疹常由外用药引起,局部接触过敏,发生湿疹样皮炎后,再内服或注射相同或相似药物后,可发生全身泛发性湿疹样皮损。多见于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皮疹可继发糜烂、渗出,也可似慢性湿疹,伴不同程度瘙痒。病程常>1个月。

3.4 剥脱性皮炎型 该型药疹为严重类型,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抗癫痫药、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多由一般的药疹未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和进行适当处理导致病情发展所致。皮损表现为全身鲜红肿胀,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伴水疱、糜烂及渗出,渗液有臭味,皮肤红肿消退后全身出现大片状脱屑,掌跖部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头发、指甲亦可脱落,可累及口腔及眼黏膜。全身症状明显,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呕吐、寒战等,严重时可伴药物型肝炎、肾衰竭、支气管肺炎等,可因全身脏器衰竭或继发感染导致死亡。

3.5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该型药疹是最严重的类型,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巴比妥类药物引起。发病急,皮疹多初起于面、颈、胸部,发生暗红色及紫红色斑片,迅速波及全身,在红斑处出现大小不等的松解性水疱和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形成糜烂面,出现大量渗出,如烫伤样外观,皮损触痛明显。可累及口腔、眼、呼吸道、胃肠道黏膜,并可伴有严重内脏损害,全身中毒症状重,如抢救不及时常因继发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死亡。3.6 固定性药疹 该型较常见,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和四环素类药物等引起。好发于口腔和生殖器皮肤黏膜交界处,趾指间皮肤、手背、足背等处多见,亦可累及躯干四肢,多在同一部位重复发作。典型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的水肿型暗紫红色斑疹,直径0.2 cm至数厘米,可单发或多发,严重者中央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褶皱处糜烂、渗出,轻度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停药1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持久的色素沉着。

3.7 多形红斑型药疹 该型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和巴比妥类药物引起,分为轻型和重型。皮损特点为轻型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型红斑或丘疹,边界清楚,边缘潮红,中心呈暗紫色,形如虹膜状,中央常出现水疱,自觉瘙痒,可累及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伴疼痛;重型常有较重的前驱症状,皮损泛发全身并出现大疱、糜烂及渗出,尤以口、眼、外阴黏膜受累严重,剧烈疼痛,可伴高热、肝肾损害、继发感染等,病情凶险,可导致死亡。

3.8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亦称伴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的药疹。常于用药后2~6周内发生,多见于环氧化物水解酶缺陷的个体。多由抗癫痫药和磺胺类药物引起。发病突然,临床特征为发热、皮损及内脏器官损害(特别是肝脏)的三联症状,常有淋巴结肿大,血液学改变。早期可表现为面部、躯干上部及上肢的麻疹样皮疹,可演变为剥脱性皮炎,皮损浸润变硬,面部水肿具特征性。亦可出现水疱,也可出现无菌性脓疱及紫癜等皮损。内脏损害多发生在皮疹发生后1~2周内,爆发性肝炎和肝衰竭是死亡主要原因。

3.9 其他 药物还可引起湿疹型、紫癜型、光感皮炎型、痤疮型、血管炎型、苔藓型、泛发脓疱型、黄褐斑样、皮肤色素沉着样、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皮损等多种表现型的药疹。

临床上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

4 实验室检查

致敏药物的检测可分为体内和体外试验两类。

4.1 体内试验 常用的有皮肤试验(皮内试验、划破试验、点刺试验、皮窗试验和斑贴试验等)和药物激发试验(禁止应用于速发型超敏反应性药疹和重型药疹患者,因具有一定危险性,故皮损消退后半个月才可进行)。

4.2 体外试验 安全性高,常用的有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琼脂弥散试验等。

5 诊断

药疹诊断主要根据明确的服药史、潜伏期及典型临床表现进行判断。除固定型药疹具有特征性表现外,其他多数药疹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同样症状的皮疹相区别。需根据病史及发展过程综合分析。

6 治疗

6.1 立即停用致敏药物 包括可疑致敏药物,慎用结构相似的药物。

6.2 加速药物排出 以尽快消除药物反应,防治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6.3 轻症者用药 可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等对症处理。

6.4 重症者用药 ①尽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病情应在3~5 d内控制,可酌情加大剂量。②人免疫球蛋白。一般连用3~5 d。③血浆置换。④预防和控制感染。应注意消毒隔离,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应做到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感染机会;如有感染存在,宜先选用广谱、不易致敏的抗生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酌情调整。⑤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注意能量供应,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血容量及胶体渗透压等。⑥加强护理及外用药治疗。

7 预防

①用药前,首先询问药物过敏史,并将过敏药物明显的标注在病历本首页,避免使用一直过敏药物或结构相似药物。②应用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前须做皮试,并且准备好急救必备药品及措施。③避免滥用药物,尽量减少用药种类,采取安全给药途径,对敏感体质者尽量选用致敏性低的药物。④注意药疹早期症状的鉴别,故用药期间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红斑、发热、胸闷、气喘等症状,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并观察,对已出现的症状及时妥善处理。⑤将已明确的致敏药物告知并叮嘱患者牢记,每次就诊时应告知医师。

R758.25

A

1672-7185(2017)06-0023-04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6.011

2017-05-08)

猜你喜欢

药疹磺胺类性皮炎
758份磺胺类非抗菌药物说明书中磺胺过敏标注情况分析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乱吃消炎药 当心重症药疹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怎么正确使用磺胺类药物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怎么正确使用磺胺类药物?
重症患者药疹,你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