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苓散方名探讨

2017-01-15孙建新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淮北235000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3期
关键词:散剂猪苓五苓散

耿 静 孙建新(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五苓散方名探讨

耿 静 孙建新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五苓散;伤寒杂病论;方名分析

五苓散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太阳病表里双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健脾利水,温阳化气。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诠释五苓散方名。

关于文献记载

宋金时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提出:“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明代医家许宏认为“苓”是“令”的意思,在其著作《金镜内台方议》中写到五苓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乃“号令之主也。”清代陈灵石说:“苓者,令也。化气而行津液,号令之主也”。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1]。

关于“五”及“五苓”字

五苓散原名是猪苓散,《金匮要略·杂病论》中有三味猪苓散,所以此方初作五味猪苓散,后遂略称五苓散。方名五苓散,是以二苓为君之证据,功效以利水为主,而利水多用淡渗,是二苓为君之佐证。

李阳波[2]运用五运六气解释五苓散即五令散,令是节令,加上草头说明植物的生长与节令有密切关联,因此,“苓”离不开“令”。春、夏、秋、冬、长夏,也刚好是五令,这五令又和东南西北中、寒热温凉湿相关。白术性温,属东方春令之气;桂枝性热,属南方夏令之气;茯苓性平,属中央长夏之气;猪苓性寒,属北方冬令之气;泽泻性凉,属西方秋令之气。

关于“散”字

散是一种功能,五苓散布散其水气;散者,取四散之意也[3]。散也是一种剂型,如“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

五苓散在张仲景时代主要以散剂的形式使用,后代的医家除了继续使用散剂之外,逐渐偏重于汤剂,还采用了散剂煮汤的形式。现代则又有了许多新剂型,如片剂、颗粒剂、浸膏剂、胶囊剂等内服剂型以及栓剂等黏膜给药剂型。散剂是将汤剂处方中的中药材加工为粗末,由于只进行了粗加工,中药材的物理性状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改变药材的化学性质,提示散剂临床疗效较汤剂高。散剂药效纯正,易分散,易吸收,起效快。另外,肾性水肿患者服用散剂时饮水量较少,有利于更好控制水的摄入量。金汝真等[4]证明五苓散在增加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患者尿量和减轻患者体重方面明显优于五苓汤。

关于别名

《金匮要略》的茵陈五苓散、《证治准绳》的春泽汤、《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的五苓汤、《仁斋直指方论》的生料五苓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的五苓饮子、《医方类聚》的淡渗二苓汤、《明医指掌》中四苓汤及桂苓甘露饮及《济生方》的加味五苓散等。经方合用的譬如《济阳纲目》的导赤五苓散、《保命歌括》的四物五苓散、《丹溪心法》胃苓汤等。

关于君药

成无己执茯苓为君,汪昂及近代伤寒名家熊曼琪教授则认为二苓为君,吴谦主张以泽泻为君。现代医家金钊主张五苓散君药为桂枝。日本经方家江部洋一郎等[5]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可将温水视为君药,原理在于服用少量五苓散(每次0.1 g,每日3次)使三焦回路(即从肌到心下到小肠到膀胱到尿)通畅、水道通利之后,饮用大量温水补充胃津,通过大量出汗,最终在正气的作用下,表邪及病理产物被自然祛除。

关于方证

当代医家黄煌教授用现代语言阐释五苓散为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分布异常的基本方,适用于所有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病证。首创“五苓散蓄水体质”,强调出现消渴伴小便不利、舌淡胖水滑、边有齿痕者可酌情应用。

日本汉方医家岩崎学[6]系统归纳出五苓散的腹诊诊断,认为五苓散为偏于表证,实证不多,腹力中等或微弱,其具体腹证如下:上腹壁微膨满(心下满),腹壁软弱,心窝至胃脘部按之有抵抗与压痛,可触及胃中拍水振水声、脐下动悸等。日本医家稻叶克等[7]图解五苓散腹证如下:心下痞,其痞按无力而散,腹中有水气,按之痛;或按腹微满,按之濡;小儿疳证则是腹满,按之濡。

关于剂量

一般用中剂量。大剂量用于严重水肿,小剂量用于体质调整、病情轻微、易呕吐等情况。

张仲景《伤寒论》五苓散原方药量换算为现代剂量大约是泽泻17 g,白术10 g,茯苓10 g,猪苓10 g,桂枝7 g,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的药量比是5∶3∶3∶3∶2。

蒋萃等[8]通过众数分析,得出五苓散方的常用剂量为泽泻10 g,白术10 g,茯苓15 g,猪苓10 g,桂枝10 g,泽泻∶白术∶茯苓∶猪苓∶桂枝的药量比为2∶2∶3∶2∶2。

关于五行及药物的色味归经

清代医家罗美以五行理论注解五苓散:“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疏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矣。”

五苓散全方以辛甘二味为主,归经以入脾经和膀胱经药物为多。清代医家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曰:“猪苓色黑入肾,泽泻味咸入肾,具水之体,茯苓味甘入脾,色白入肺,清水之源;桂枝色赤入心,通经发汗,为水之用。散于胸中则水精四布,上滋心肺,外溢皮毛,通调水道,一汗而解。”

关于病机

有学者运用张仲景的阴阳术数构系理论思想描述了五苓散的药图及病图[2]:北方肾的气立出了问题出现湿时,应用南方的桂枝去对治;南方心的气立出了问题出现湿时,应用北方的猪苓去对治;西方肺的气立出了问题出现凉湿时,应用东方的白术去对治;东方肝的气立出现湿温时,应用西方的泽泻去对治;中央脾的气立出了问题出现湿时,则用茯苓。强调五苓散通四时之气,主通利五令之水湿,即分利东南西北中之湿。体现了药病统一模式中的对称性原理,为张仲景治水之典范方剂。

清代医家黄元御[9]从“一气周流”学说角度,分析五苓散证的发病机制为水道受邪阻塞而导致了一气(阳气)与水阴的升降过程失衡,气与水升降运行不协调,体内的水仅是失去了阳气的蒸腾气化的水,而五苓散正是把不化之水化作津液供机体吸收,把不通的水道疏通,恢复水液之气化蒸腾、吸收代谢的整个环节,疏通整个一气周流回环,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五苓散证的发病机制及创新了临床辨证思维。

关于药理

五苓散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主要含多糖类、菇类、有机酸等有效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包括:①双向调节尿液作用;②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③护肝作用;④减轻脑水肿作用;⑤抗变态反应作用;⑥抑制排斥反应作用;⑦保护肾脏作用;⑧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

关于病证

五苓散的适应证常见以下表现:小便不利;烦渴多饮;水肿、体液停留;呕吐;腹泻;头晕、头重;疼痛;其他症状。

五苓散的功用在于通阳化气利水,治疗因气化不利而导致的诸多水肿及小便不利,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多种因肾脏器质性疾病及肾气化不利导致的水肿病。早在1955年,任应秋先生在《中医杂志》中,就以五苓散为例把中医临床证治称为“辨证论治体系”。说明五苓散的应用在阐释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李飞.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3-1715.

[2]李阳波.开启中医之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7.

[3]吴俊,张国骏.五苓散证浅析[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42.

[4]金汝真,余仁欢,高辉.五苓散与五苓汤治疗肾病综合征水湿内停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7):572-577.

[5]江部洋一郎,和泉正一郎.经方医学第三卷[M].徐文波,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91.

[6]岩崎学.日本汉方伤寒派腹诊方法与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69.

[7]稻叶克,和久田寅.腹证奇览[M].陈玉琢,陈宝明,梁华龙,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96-297.

[8]蒋萃,张琦,吴均华,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五苓散用药规律探微[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4):10-12.

[9]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016-05-16)

猜你喜欢

散剂猪苓五苓散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散剂源流探述*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猪苓菌核共生营养优势蜜环菌初步筛选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及药效学研究进展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麻杏石甘汤不同剂型治疗婴幼儿肺炎喘嗽患儿的疗效及依从性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