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分析

2017-01-14冯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成药合理性不合理

冯云

某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分析

冯云

目的探究某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用药合理性, 更好的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4000张中成药处方, 分析处方合理性, 并进行统计。结果4000张中成药处方, 不合理处方81张(2.0%)。①诊断书写不全39张(48.1%);②不适宜处方35张(43.2%), 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12张, 重复给药8张, 药物用量不合理5张, 适应证不适宜6张, 用药疗程不当4张;③超常处方7张(8.6%)。结论需针对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 针对性采取解决对策, 进而全面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

随着中成药品种、剂型的不断丰富, 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也逐渐增多。加强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分析, 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 更好的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为探究某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 现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某院门诊4000张中成药处方, 上述处方涵盖了全院门诊各个科室,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 严格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药品使用说明等内容, 分析评价处方的合理性[2]。对中成药用药品种数、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使用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4000张中成药处方, 不合理处方81张(2.0%)。①诊断书写不全39张(48.1%);②不适宜处方35张(43.2%), 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12张, 重复给药8张, 药物用量不合理5张,适应证不适宜6张, 用药疗程不当4张;③超常处方7张8.6%。

3 讨论

中成药是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原则, 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 并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处方等制定的药物制剂, 主要包括注射、外用、内服多种剂型。由于中成药具有疗效显著、组方严谨、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因而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 其不合理用药几率也随之增加。加强中成药处方的合理性分析, 能有效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在本文研究中发现, 某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如下。

3.1 诊断书写不全 在本文研究中发现, 诊断书写不全39张(48.1%)。按照《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 所有的中药处方必须完整、清晰填写疾病名称、证型在内的中医诊断。从处方分析结果来看, 大部分没有中医诊断的处方均为西医师开具。

3.2 不适宜处方 不适宜处方35张(43.2%)。①联合用药不适宜12张:中成药联合使用应该严格按照“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的原则, 若联用不当, 不仅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反而会产生不良作用。例如, 复方鲜竹沥液配伍养阴清肺丸,前者主要用于痰热咳嗽, 阴虚久咳者并不适用;后者主要适用于阴虚肺燥证, 干咳少痰者, 主要起到清肺利咽、养阴润燥的功效[4]。如生脉饮与清肺抑火化痰丸一同服用。通常来说, 温补药物不能与清热药物共同服用, 寒热搭配不合理,直接违背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如当归龙荟丸与芪蓉润肠口服液共同服用, 前者主要起到泻火通便、清肝明目的作用, 用于肝胆实热、大便不通、胃肠湿热, 不能与滋补类药物联用。后者主要起到健脾滋肾、益气养阴、润肠通便的作用, 主要作用于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的虚证便秘患者, 不能用于实热病。另外, 联合用药不当还包括两种中成药含有配伍禁忌的成分, 例如, 香砂养胃丸与附子理中丸联用, 前者含有半夏, 后者含有附子, 而半夏与附子两者属配伍禁忌。②重复给药8张:一般情况下, 中成药多属于复方制剂, 同类药物中含有多种相同的药物成分。若同类药物联合使用, 会导致药物剂量超标, 进而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如银黄颗粒与双黄连颗粒同时使用, 前者主要含有黄芩、金银花,后者主要含有黄芩、连翘、金银花, 两种药物均治疗风热感冒。如牛黄清胃丸与牛黄上清丸联用, 这两种药物均含有牛黄、栀子、薄荷、石膏、冰片、大黄、黄芩等药物, 大部分药物相同, 故而作用相似。如通心络胶囊、天丹通络胶囊均用于半身不遂后遗症的治疗, 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而且,都含有水蛭这种毒性成分, 如果联合使用, 会导致不良后果。③药物用量不合理5张:用法用量不合理, 不仅会影响临床疗效, 还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通常来说, <3岁儿童内服药物剂量约为成人的1/4, 3~5岁儿童内服药约为成人的1/3, 5~10岁儿童内服药约为成人的1/2, >10岁的剂量则与成人相似。若药物有明确使用剂量, 严谨超剂量服用。另外, 部分处方的用量偏大, 如通络祛痛膏应1次/d, 2贴/次, 但部分处方开具6贴/d。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成人剂量应为3次/d, 10~20 ml/次, 但部分<3岁儿童用药处方开具3次/d, 10 ml/次,药物应用剂量超标。④适应证不适宜6张:这一类处方多是因为医师不熟悉药品禁忌证或适应证。如诊断为糖尿病、咳嗽, 选择急支糖浆, 诊断为肝肾阴虚腰痛证, 开具右归胶囊。⑤用药疗程不当4张:部分医师存在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没有意识到超天数服用中成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3.3 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用药是超常处方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 无适应证处方大部分是由于一时忘记写诊断、疏忽大意导致的[5-7]。如处方诊断为外伤骨折, 处方用强骨胶囊。而这一药物的适宜证则为骨量减少的肾阳虚证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处方诊断为高血压, 开具坤泰胶囊。

针对上述问题, 必须加强中医师、西医师的培训工作,通过规范化培训工作, 全面提高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具体培训过程中, 应使临床医师掌握中医辨证理论以及中药组方规律, 全面掌握不同药物的药味组成、用法、功效、配伍禁忌, 杜绝仅凭临床经验而缺乏辨证论治的情况。药学办公室应定期编写中成药合理用药的药讯资料, 供医师、药师交流学习, 尽可能降低不合理处方几率[8-12]。

综上所述, 加强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性分析, 能全面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在全面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 降低不良反应情况,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有效降低医疗纠纷。

[1] 张梅.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10):138-139.

[2] 朱光贵.某院2013年下半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3):12, 14.

[3] 金锐, 王宇光, 薛春苗, 等.中成药处方点评的标准与尺度探索(四):适应证不适宜.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3): 1161-1167.

[4] 王杏娥, 黄云祥, 陈勇军.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中医药导报, 2013, 19(9):85-86.

[5] 曾蔚欣, 金锐, 鲁红, 等.中成药处方分析与合理用药.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 13(9):777-779.

[6] 钱桂英, 彭宗玢, 顾利芳.2013 年常熟市中医院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10):912-915.

[7] 黄兴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干预分析及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0):181-182.

[8] 邹广珍.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分析.世界中医药, 2015(a1):766.

[9] 吴秋莲, 戴幸钊, 温汝军.探究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运用原因及其防范策略.世界中医药, 2015(a1):370.

[10] 李爱君, 郭猛, 王竹风.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分析.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20):70-71.

[11] 李艳.我院中药房中成药处方合理用药的调查与分析.医药前沿, 2016, 6(14):387-388.

[12] 刘长吉.中成药处方的临床合理性分析与干预措施研究.中国处方药, 2017, 15(1):44-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69

2017-03-29]

528000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中成药合理性不合理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奇遇
差评不合理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