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析

2017-01-14杨英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椎管椎弓经皮

杨英杰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探析

杨英杰

目的 探讨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33例。参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62.4±8.1)min、0、(45.1±20.3)ml、(11.4±3.3)d、(4.6±0.1)个月、(3.4±1.1)分, 与参照组的(85.9±11.4)min、(190.6±25.6)ml、(350.9±99.6)ml、(18.7±2.4)d、(4.8±0.1)个月、(5.6±0.4)分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堵塞指数、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为(95.1±1.0)%、(0.4±0.1)、(22.4±0.2)mm、(8.4±0.2)°、(8.6±1.7)分, 与参照组的(96.8±0.4)%、(0.7±0.1)、(23.1±0.4)mm、(8.0±0.1)°、(18.9±2.5)分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胸腰椎骨折;经皮微创手术;开放手术;临床疗效

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深入分析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33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14例, 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4.27±5.91)岁, 致病原因:车祸伤25例、重物砸伤2例、高处坠落伤6例;参照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4.87±6.32)岁, 致病原因:车祸伤23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伤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开放手术治疗, 按照规范化手术流程给予患者有效治疗[1-3]。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 给予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手术治疗,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以及规范性经皮微创手术流程, 协助患者取位俯卧位并利用C型臂X线机给予患者伤椎定位并将置入1枚克氏针位置定义在伤椎上下椎椎弓根, 克氏针针头透视像需要正好位于患者椎弓根“眼镜”中外部位(椎弓根点)且需要在椎弓根体表定位点作一纵行切口[1],切口长度在2 cm左右, 定位点是旁开正中线约2 cm, 将腰背筋膜切开后给予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钝性分离处理[4], 分离至关节突以及横突后稍剥离小关节突外缘并利用横突定位法置入椎弓根螺钉等, 利用相同办法将4枚椎弓根钉置入后实施椎管内注入欧乃派克10 ml操作[5], 对于椎管内存在骨块占位情况的患者而言, 需要选择占位多侧半椎板进行切除减压并利用弧形角状平凿推挤以促进骨块复位满意以及恢复椎管管径, 需要注意的是, 进行椎管减压时不要剥离至小关节突外缘。在确认椎管内占位情况时需要利用C型臂X线机,利用相应的固定棒(已经预弯)通过上下切口进行深部肌肉隧道穿棒操作并将伤椎撑开后固定[6], 给予患者伤椎椎弓根注入自固化磷酸钙的标准为:伤椎前柱压缩>2/3且椎后皮质未受到破坏, 目的是强化椎体。利用C型臂X线机给予患者伤椎复位处理, 且利用C型臂X线机给予患者椎弓根钉棒置入并确保满意, 将创口关闭[7]。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获得的围手术期参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VAS评分)、影像学表现(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堵塞指数、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ODI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以及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分别为(62.4±8.1)min、0、(45.1± 20.3)ml、(11.4±3.3)d、(4.6±0.1)个月、(3.4±1.1)分, 参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分别为(85.9±11.4)min、(190.6±25.6)ml、(350.9±99.6)ml、(18.7±2.4)d、(4.8±0.1)个月、(5.6±0.4)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6533、42.7701、17.2821、10.2772、8.1240、10.7974,P<0.05)。

2.2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以及ODI功能评分比较 实验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堵塞指数、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ODI功能评分分别为(95.1±1.0)%、(0.4±0.1)、(22.4±0.2)mm、(8.4±0.2)°、(8.6±1.7)分, 参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堵塞指数、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ODI功能评分分别为(96.8±0.4)%、(0.7±0.1)、(23.1±0.4)mm、(8.0±0.1)°、(18.9±2.5)分, 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堵塞指数、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ODI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0673、12.1861、8.9917、10.2762、19.5714,P<0.05)。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 且病情较为复杂,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胸腰椎压缩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给予患者病情有效控制[2], 安全性较高, 获得了临床医师以及患者的一致认可。据相关性文献报道, 开放手术治疗临床劣势较多, 创伤大, 易出现严重腰椎术后综合征[3], 基于此,临床上主要通过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病情有效控制, 疗效确切。

协助患者取位俯卧位并利用C型臂X线机给予患者伤椎定位并将置入1枚克氏针位置定义在伤椎上下椎椎弓根,克氏针针头透视像需要正好位于患者椎弓根“眼镜”中外部位(椎弓根点)且需要在椎弓根体表定位点作一纵行切口[1],切口长度在2 cm左右, 定位点是旁开正中线约2 cm, 将腰背筋膜切开后给予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钝性分离处理[4], 分离至关节突以及横突后稍剥离小关节突外缘并利用横突定位法置入椎弓根螺钉等, 利用相同办法将4枚椎弓根钉置入后实施椎管内注入欧乃派克10 ml操作[5], 对于椎管内存在骨块占位情况的患者而言, 需要选择占位多侧半椎板进行切除减压并利用弧形角状平凿推挤以促进骨块复位满意以及恢复椎管管径, 需要注意的是, 进行椎管减压时不要剥离至小关节突外缘。在确认椎管内占位情况时需要利用C型臂X线机,利用相应的固定棒(已经预弯)通过上下切口进行深部肌肉隧道穿棒操作并将伤椎撑开后固定[6], 给予患者伤椎椎弓根注入自固化磷酸钙的标准为:伤椎前柱压缩>2/3且椎后皮质未受到破坏, 目的是强化椎体。利用C型臂X线机给予患者伤椎复位处理, 且利用C型臂X线机给予患者椎弓根钉棒置入并确保满意, 将创口关闭[7]。

大量临床数据证实, 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微创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椎旁血管神经破坏以及维护患者脊柱软组织平衡, 临床优势诸多[8-10]。

本组探究中,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堵塞指数、椎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ODI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值得临床推荐。

[1] 卢关忠.分析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4):319.

[2] 聂锋锋, 张英华, 黄寿国, 等.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Cobb’s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44):7094-7099.

[3] 李森.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10):65-67.

[4] 麦刚, 郭勇飞, 杨思.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3):31-32.

[5] 胡燕卿, 夏卫民, 蔡晓东, 等.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11):53-54.

[6] 叶辉, 陈其昕.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比较.中国骨伤, 2017, 30(2):105-109.

[7] 张文志, 尚希福, 段丽群, 等.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2, 5(2):106-111.

[8] 罗春山, 李波, 田晓滨, 等.经皮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22):1692-1694.

[9] 鲁华, 石亚灵, 代群, 等.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手术配合.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 8(5):57-59.

[10] 孔祥清, 孟纯阳, 张卫红, 等.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8):692-69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40

2017-06-19]

124000 盘锦市中心医院骨科三病区

猜你喜欢

椎管椎弓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治疗胸椎骨折患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