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思维能力拓展

2017-01-13吴玲

未来英才 2016年13期
关键词:拓展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吴玲

摘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新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能力;拓展

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创新源于“好奇”和“质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外,语文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内容、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教学真正增强实效性。

一、教学中要善于设置条件,挖掘学生的思维

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适当地创设条件,又能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的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美丽的小路》时,就围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这一主题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五年以后的小路又将是什么情景?”于是,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大胆幻想,有的是根据自己见过的小路来设想。我就让他们逐个到前面来说,同学们都踊跃参加。接着我又提出:“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我们将来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呢?”同学们有了前面的学习气氛,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最后我总结了他们的发言:只要我们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自然界就不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严重的灾害。这样,通过教师的启发,许多同学见解独特,富有创意,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真的很重要。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创新活动中, 有了创新思维, 才能抓住创新时机, 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成为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教育学者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近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 在教学《圆明圆的毁灭》这一课揭示题目时, 有个学生突然问道: “老师, 为什么用毁灭这一词? 而课文大部分都是写圆明圆的辉煌景观呢? ”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难点,我相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联系自己平时所读、所闻、和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展开分析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接着我抓住他们表述中的某些看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辨析, 学生越议越明。得出了写圆明圆的辉煌更能激发大家对“毁灭”的不甘与惋惜, 对英法联军恨之入骨, 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这一正确答案。这样一引导学生就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途径的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空前活跃, 创新意识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和培养。由此可见, 在教学活动中,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意识, 要善于捕捉新信息,发掘学生潜藏的创新诱因, 把握创新时机进行创新教学。

三、设计探索机会,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依靠创新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新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一次看图作文辅导中,要求以图中的“蚕”为对象,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命题作文。学生动笔前,笔者拿出事先准备的辅导资料,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蚕的生活习性、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以及古往今来赞美蚕的一些诗句,最后讲蚕的一生的结局。相关资料介绍完后,学生迅速开始构思。

作文收上来后,令笔者颇感欣慰的是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做到了有话可写,而且不少学生在作文里纷纷赞美了蚕的献身精神。但是,让我感到出乎意料的,是有6位同学与其他赞美蚕的同学截然不同,他们认为蚕的一生是可悲的。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篇的小作者认为,蚕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最后作茧自缚,自己毁灭了自己。并由蚕联想到生活中的人,蚕没有“自己”毁灭“自己”的意识,而有意识的人明知会毁灭自己,却仍作茧自缚,其结果比蚕更可悲。学生由蚕及人,文章自圆其说,闪现了智慧的火花。

四、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一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探究欲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内驱力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教师应当经常向他们提供能引起观察和探索的新异情境,要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或寻找答案。一位特级教师介绍他在美国听一位老师上《蚯蚓》一课说,上课一开始,老师出示《蚯蚓》一题,接着就拿出一包还在蠕动的蚯蚓,让学生每人拿一条,要求学生观察它的外形和特点,然后发言。许多学生使用放大镜,翻来覆去地观察,还有些学生采用了解剖法。不久,学生就一个个争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个学生说蚯蚓的味道是咸的,因为她把蚯蚓放到嘴中嚼了嚼。这一意想不到的知识是凭借学生敢于尝试的探究欲而得到的,无疑也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二是培养学生的寻疑意识。所谓寻疑意识,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以怀疑的眼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捕捉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寻疑可以在各个方面,各个角落,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寻疑,肯定结果,从而激发寻疑兴趣。其次,寻疑贵在主动。只有具有主动积极的精神品质,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乐于寻疑。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拓宽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一定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循序渐进的完成。

猜你喜欢

拓展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