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远近”一词荡开去

2017-01-13陈治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武陵渔人句号

陈治勇

师:“忘路之远近”的意思颇令人费解,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呢?

生:忘记了路的远近。

生:忘记了自己走了多远。

师:一个是“远近”,一个是“多远”,你们觉得哪个更合适呢?

生:应该是“多远”,虽然句子写的是“远近”,但重点应该落在“远”字上。因为我们今天说自己不知道走到哪里时,也会说“不知道走了多远”。

师:联系生活来理解文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古文里有一种偏义词,虽然是两个语素合在一起,但两者地位不相等,偏重强调的是其中一个语素。比如《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便可白公姥”的句子,焦仲卿父亲已经不在,只有母亲,此句意思是“就可以告诉婆婆”,“公姥”就落在了“姥”字上。“远近”一词也是如此。

师:渔人为何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呢?

生:因为他“忘”了。

师:你平时走路都时刻计算着自己走了多远吗?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的内在含义和字面意思是不同的。它应该是“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的意思。

师:有点意思了。渔人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呢?他在干嘛呢?

生:捕鱼啊,“武陵人捕鱼为业”嘛!

师:我们多读几遍原文,看看从文字里能否读出新意来。

生:(读)“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师:有新的发现吗?

生:这里有两个句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讲的是武陵人的职业,而“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说的是他的“行”,也就是说他不一定在捕鱼。

生:我赞同,如果渔人这一天在捕鱼,文章就没有必要用句号将它们隔开,完全可以用逗号把这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这样文章语言会更连贯。

生:对,现在“缘溪行”虽然省略了主语武陵人,体现了陶渊明语言简练的特点,但用逗号不也照样可以体现这个特点吗?

师:看来这个句号在内容和形式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古文的标点虽然是后人所加,可为何在可以用逗号的地方却用了句号呢?这背后一定有深意。我们探讨一下。

生:用句号表明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渔人虽然以捕鱼为业,但这一天他不一定在捕鱼,他“缘溪行”只是因为想散散心而已。

生:对,他只是行走,如果是捕鱼,完全可以用“缘溪捕”啊。

师:你的意思是武陵人此时不是捕鱼,是散心,那我们能否在这个“行”字前加一个字呢?(板书:行)

生:慢行。

生:漫行。“漫步”的“漫”,他应该是很自然地,由渔船随波飘荡地行着。

生:游行,他没有任何目的,只为抒发自己多日捕鱼的辛劳,让自己放松放松。

生:悠行。没有任何压力,只想让自己的心空空的,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疲惫的灵魂。

生:旅行,只想看一看溪水的清澈,触碰一下溪水的清凉,和清风打个招呼,与小草握一下双手,拥抱自然,拥抱生命。

师:说得多么潇洒啊,(板书:这是一个的渔人)

生:这是一个懂得生活的渔人。

生:这是一个将自我融入自然的渔人。

生:这是一个悠然闲适的渔人。

生:这是一个懂得将乏味的生活涂上诗意的渔人。

师:当我们将自我放空的时候,生活就会有不期而至的精彩。注意到“忽逢”二字了吗?能用语言具体说一说“忽逢”的意思吗?

生:“忽逢”就是“偶遇”,是不期而至地遇见。只有没有功利的追求,美的东西才会到来。

生:是的,文章结尾渔人做上记号后,太守派人寻找,高士刘子骥也去找寻,可是因为功利心太强了,所以难以找到。

师:所以,桃花林只是桃花林吗?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

生:她应该是一种纯洁的美,至高无上的美,只有当我们用清纯如婴、清澈如水的心去追求的时候,她才会不期而遇,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渔人在“行”的时候才能“忽逢”,寻的时候却“遂迷,不复得路”。哪怕身为高尚士的刘子骥,一旦带有目的就无法进入这真空的桃源。

师:那么,(板书:“渔人桃花林”)这个空该怎么填呢?

生:巧遇。

生:相遇。

生:偶遇。

生:相逢、忽遇。

师:陶渊明在这可遇不可求的桃花源面前,他发出了千古绝叹:“后遂无问津者。”这一声叹是——

生:那是一种千古的感叹。

生:莫名的悲哀。

生:无尽的凄凉。

师:真是千古伤悲事,一“遂”尽深藏!让我们再次诵读这深深的凄情吧。

生:后遂无问津者。

生:后遂无问津者——

师:现实虽然感伤,理想虽然遥远,但先生却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在《桃花源诗》里,依然表达了他的旷世奇情:“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猜你喜欢

武陵渔人句号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句号失踪记
句号
让句号成为“活结”(三)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
一次成功的破袭战——谈奇袭武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