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浦村:抓文化引领 建最美乡村

2017-01-12陈书明

铁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村庄村民文化

陈书明

常州市最美乡村——指前镇东浦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是金坛区西南部第一大村。自建村以来,东浦村崇文善武,名人辈出,吕氏大姓曾出过8个宰相。抗战时期,东浦村进行过三次有影响的战斗。

走进东浦村,精致的雕梁画栋,起伏的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石板路,恍若一沓沓厚重的历史书卷。农民休闲公园、文化墙、老年会馆、“五巷一街”、抗战纪念碑、万亩标米示范基地、三千亩银鲫养殖基地等,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该村抓文化引领,建最美乡村的做法和经验,给前来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抓教育引导 着力培养新型农民

近年来,东浦村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求,充分发挥村民学校的作用,营造了“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的和谐社区学习理念。结合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成了拥有多媒体教室、阅览室、档案室、培训室、文艺室等610平米的村民学校综合学习平台,拥有12名专(兼)职教师和33名社区教育志愿者。每年都举办30多期的农村实用技术、优生优育和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班,培训村民2000多人。全村90%以上的青壮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了一至二门种养殖致富技术。优质标米、热带鱼、绿壳蛋鸡等特种养殖技术在全村得到普及。2015年,全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5亿多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余元,社区教育成为村民致富的好帮手。

东浦村还通过道德讲堂、文艺讲座、橱窗宣传、志愿服务、评选文明户、编史修志(家谱)等形式,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陶冶情操,培育优良家风、文明村风,弘扬新乡贤文化,引导村民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抓美化环境 打造农村文化阵地

东浦村是金坛区首家创建省级村庄规划建设“特色样板示范村”的村庄。2013年以来,该村结合新一轮村庄规划建设,特邀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专家,对村庄进行全面、系统和详实的规划设计,充分保留江南水乡的村庄特色。

东浦村上下联动,多方筹资,投入700多万元,按照“节约、简单、实用、特色”的原则,推进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和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一绿”工程,努力实现河塘净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和环境美化。全村共拓展修复水泥路3350多米,修复破败房屋35间1020平米,清除积存垃圾5000多吨。铺设污水管网9000多米,新建日处理100吨污水设施一座。建成村口南、北两侧以趣味性、知识性、通俗性集为一体的文化墙500多米。该村还大手笔建设配套公共设施,新建镇村公交站台、供村民休闲的长廊和凉亭4处、塑胶篮球场800平方米、塑胶健身广场500多平方米及配套健身器材和公共停车场600平方米等场所。公共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东浦图书馆及文化展览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同时,维修了观音堂,传承了东浦村的历史文化,使古老偏僻的东浦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金坛区有关部门支持下,东浦村建成全区文博宣传教育基地、书法家协会活动基地、音乐家协会活动基地、成年人文化活动基地、青少年文化活动基地等。

东浦村还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在全村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农村文化发展环境。村里成立了由民间老艺人参加的民乐团,投入6万余元购置了演出设备,经常开展民间文艺展演,努力将该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特色文化村。

抓繁荣文化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东浦村发挥退休回乡人员作用,成立文化建设促进会,注重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突出乡村人文气息,让村民“望得见繁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东浦村文化悠久。该村有100多年历史的指前鱼灯,是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包括十种河鱼,如鲫鱼、鲶鱼、黄鱼、草鱼、青鱼、鲤鱼等。跳鱼灯的道具,除了服装、锣鼓、帽子,还有捻伞、排灯、花篮、花船、河蚌等20种道具。每年春节期间村里都会组织跳鱼灯。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丝弦锣鼓,一度失传,村老年协会组织老年民间艺人历经两年多时间的挖掘、搜集和整理,使之得到恢复和发展,2016年1月被列入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东浦村民俗文化“吃讲茶”令人回味无穷。“吃讲茶”在该村已延续上百年,村民碰到土地、房屋、婚姻、遗产等纠纷,大多通过“吃讲茶”来解决。邀请德高望重者出面,约定时间和人员,泡上一碗茶,先说“吃茶”目的,由争执双方分述前因后果,再由茶客评议,最后由德高望重者作出权威性判断。“吃讲茶”如同扶正祛邪的“民间道德法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村规。

东浦村立足长荡湖和万亩良田,发展长荡湖特种水产和指前标米(1914年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省级龙头企业江南春米业公司带着高效农业项目进驻东浦村,一次就集中流转了该村2600多亩土地,种植指前标米。2015年11月,东浦村成立金坛区首家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农耕文化氛围日渐浓郁。

红色文化,也是东浦村的一道亮丽风景。2015年8月,东浦村村民吕留芳出资近7万元,由村委会精心筹建了东浦村抗日战争纪念碑,记录抗战时期中国军民为抗击日军在东浦村开展的张茅棚围歼战、戴家桥阻击战、西阳伏击战三场战斗,其中后两次战斗均发生在1941年11月著名的塘马战斗中。

东浦村通过宣传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现代文化等,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实现“人的新农村”和“物的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近年来,该村相继荣获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和谐社区示范村、特色样板示范村和常州市最美乡村、和谐社区示范单位等称号。

(责任编辑 党亚惠)

猜你喜欢

村庄村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初 春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谁远谁近?
村庄在哪里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