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学生体育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2017-01-12黄细星

未来英才 2016年15期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体育教学中学生

黄细星

摘要: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

对于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学者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教学的关键之一。学校体育教学是以锻炼身体为基本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教育,同时还要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一、挫折及挫折教育的概念

按照《心理学词典》的解释,“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综上所述,虽然对挫折概念的理解众说不一,但有两点方面看法是基本一致的:第一,挫折的产生与个体在活动中遇到的某种障碍有关;第二,挫折是与人的目的行为有关的一种特殊状态。而所谓的“挫折教育”,事实上是指对于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关心的是学生在遭受挫折后,个体应以何种方式去对待挫折情境,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和调试心理状态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二、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1、生理方面的缺陷。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2、心理方面的缺陷。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过高,从而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面对这些内心的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的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的极不稳定。

3、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差。有些学生对动作学习的能力较差,或是身体素质不好不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同一些素质好、成绩提高快的同学比较时,总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是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他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弱,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感。

4、不良个性因素。有些学生虚荣心强,自以为是,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注意,在遇到一些难度较大而一下子又完成不了的动作时,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结果往往导致失败,久而久之,这种挫败感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今后,即使自己能够做的练习,也不敢于表现,怕万一失败,更被其他学生讥笑,被人看不起。

三、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

1、学生方面。(1)提高自身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准备,遇到挫折不要怕,学习中的挫折和磨难,虽然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的坚强起来。向他们讲解人的一生之所以如此的丰富多彩,是因为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与挫折作斗争,并且最终战胜它们的缘故。(2)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熏陶下,使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潜在的上进热情,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学行为。教师可通过体育明星、体育优生,优秀运动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可知可感事迹的宣传,让学生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克服困难。而最好的榜样是学生身边的体育骨干。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教师和家长携手共管,才能对学生有效的实施挫折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师方面。(1)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理念的教育和训练水平。以前,人们认为体育课无非就是跑跑跳跳,玩玩闹闹。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深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师也要从单一的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变,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即教书又育人,把培养健康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乐观的学生不是没有烦恼,而是能很快从烦恼中解脱,重新振奋,即他们受挫的恢复能力极强,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2)教师根据不同的性格培养抗挫折能力。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时机和场所,但应注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3)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挫折情景。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知识层次、社会阅历、及家庭情况与性格的差异,学生对挫折的忍耐力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承受挫折打击时的能力,在创设挫折情境时应特别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摆脱困境。(4)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能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环境。教师定期举行集体项目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游戏,如接力游戏、拔河、球赛等,多创造一些让他们相互合作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多交朋友,特别是与体育教师交朋友,体育教师一般都性格开朗,举止大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他们,学生愿意与体育教师交朋友,体育教师要多和学生们接触,和他们一同游戏活动、一同比赛,一同享受成功,共同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

四、体会与建议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方法和手段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和机械的照搬,而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作为体育教师要将体育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好课堂这一良好的契机和场所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建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教师必须抓好这一时期,而且要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采用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

猜你喜欢

抗挫折能力体育教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应用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从容面对挫折:青年成长中的必修课
体育教学渗透拓展训练对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