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17-01-12宋海兰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学习作课外拓展能力训练

宋海兰

摘要:语文是工具,文字表达则是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良好的文字能力,往往可以在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便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重点。考虑到作文对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层次,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便成了教师必须重视的任务。本文所探讨的内容便是围绕这一点展开。

关键词:小学习作;兴趣培养;能力训练;课外拓展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二、以学生习作引领思路拓展

作文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为拓展选材思路,教者煞费苦心,可打开学生习作,又大失所望。原来,老师选材的“高度引领”,使学生感到原本的生活失却了光泽,不得已只好胡编乱造;老师选材的“深度掘进”,使学生感到固有的材料失去了意义,无奈何只好移花接木。可见,拓展选材思路,教者的“越俎代庖”,只能拔苗助长,使学生思路变得呆板起来;教者的“耐心细致”,只能是适得其反,使学生思路变得狭窄起来。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真实的生活和真切的感受。开启选材思路,让学生互相启迪,则更切实有效;互相引领,则更真实可靠。如《难忘的双休日》,教者未作选材指导,而学生选材很是丰富:有的写短途旅游,亲近自然,其乐融融;有的写来往奔波,忙于补课,疲惫不堪;有的写操持家务,做这忙那,快乐无比;有的写扮演角色,走进市场,认真服务;有的写学着当家,忙忙碌碌,收获多多;有的写无所事事,无聊之极,盼望回校……看学生选材很有个性,教者便以“选料之路好宽广”为专题,让学生互相介绍所选材料。从自己的选材,学生看出了生活的真实,悟出了真实是选材的根本;从他人的选材,学生看出了视角的独特,悟出了新颖是选材的追求。 可见,引导学生互相介绍选择材料和选材经验,学生的选材思路定会不断开阔,对生活的认识也会日渐深刻。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就能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进而从写作中感受快乐,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其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使他们在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一系列过程中“实现自我”,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进而形成写作的主动性品质。教师上作文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如故事导入、活动导入、情景导入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小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内在兴趣都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平时留神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并适时、适当地加以鼓励。实践证明多次的刺激可产生兴趣,并逐渐浓厚。

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

有人曾说,“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实践,则无从谈写作。”这话一点不假。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基本上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热爱生活,喜欢关注周围的事物。生活包罗万象,有许多有意义和值得我们去发现探索的事物。只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观察,去思考和提炼,并养成习惯,那么自然会觉得写文章是一件有趣的事,写出来的东西也会具有真情实感。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处处时时留心生活、勤于观察的习惯,学会去发现、观察不同的人和事,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并写下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想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敏锐感知力,使其逐步形成勤于观察、记录周围世界的习惯。例如在教学写景作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校园各处、或者条件允许可以带学生到田野等地进行观察。观察自己看到了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点?什么景物最能够反映出校园、田野的特点?这样的形式,结合了小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观察、写作的热情,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感触,从而写出生动具体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4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小学习作课外拓展能力训练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