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物理教与学的衔接策略

2017-01-12黄符俊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梯度初高中教与学

黄符俊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地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

【关键词】 初高中;物理;教与学;梯度;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这是同学们的共识,高中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中物理,使同学们较顺利地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易于学生接受。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中学生难以适应。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4.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2)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

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1.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

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地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中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5)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地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冯海燕.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2009,(02)

猜你喜欢

梯度初高中教与学
楷书的教与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内容、形式与表达——有梯度的语言教学策略研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航磁梯度数据实测与计算对比研究
组合常见模型梯度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