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实践

2017-01-12么志刚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外科学家长

么志刚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师要做好自身定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整合家长资源,做到“备教材教参”、“备学生个体”、“备家长参与”、“备学科整合”、“备评价机制”的“五备”策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以及探究能力的养成,使科学课堂由“有效”走向“高效”、“长效”。

关键词:小学科;课外探究

一、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定义

探究释义为探索研究。探索就是索求真理;研究即为探讨原因。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是指小学生以课内课程为基础,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二、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现实意义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国家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明确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外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能增加学生进行充分探究的机会,让课程打破课堂教学有限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而更具开放性,利于孩子从课本中跳出来,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研究。让学生在掌握应有的科学知识、技能等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综合养成。

同时,课外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优劣互补,更大地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家长辅导者以及学生研究者三者之间的效能。是整合学校、家庭以及社区课程资源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一个有效渠道。

三、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现状与分析

1、教师没有充分认识作为课外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的重要角色意义。有些科任教师感觉时间不够用,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外探究活动中。这归因于外因缺少课外探究活动考量,内因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重要性,造成认识不足,工作懈怠。教师一般只热衷于将所有精力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科学教学活动中,然而对于课外探究,却很少涉足,往往只是简单地布置,能完成更好,完不成也无所谓,缺少后期必要的指导、评价,或根本没有相关指导。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课外探究活动主动参与性不强,对课外探究的问题本身兴趣不高,对探究活动的操作方法感到茫然,直至学生兴趣尽失。

2、学生作为课外探究活动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目前,不管是科学探究起始课、常规课或是精品课,大多数教师只在思想上把课外探究当做一项必不可少的口头作业而不真正落实。因而学生在课后自然不会付诸行动,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深析原因,根源出在教师身上,作为课外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现实意义,只是单纯地将精力放在课堂内的教学设计等上面,而对于课外探究活动的问题、内容、方法、指导以及相关活动载体没有考虑到位,致使学生从3年级的课外探究初始课开始逐步失去参与感,失去探究兴趣,丧失主体地位。

四、提高小学科学课外探究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与实践

教师作为课外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如不能充分认识课外探究活动的意义所在,活动等于失去灵魂,如教师不能担负起自身应尽的组织、指导等职责,活动等于失去组织。因此,只有当两者兼备时才能让我们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形神兼备。教师在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时做到“备教材教参”、“备学生个体”、“备家长参与”、“备学科整合”、“备评价机制”的“五备”策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以及探究能力的养成。

1、“备教材教参”是指从简单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即把只教知识转变为在更大程度上将知识的传授贯穿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中得到能力的培养,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转变不仅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相配套的课外探究活动,以培养探究兴趣和能力等。如在5年级学习《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前,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布置较短周期的课外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把学生课外自学能力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在6年级《月相变化》学习时可以设计在学完《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后布置较长周期的月相观察活动,紧接着完成《环境与我们》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巧妙地错开教学时间档,让观察成果能有效展示,交流及评价等。

2、“备家长参与”旨在取家庭中存在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之长,补学生在课外探究中难以独立完成任务之短。参备内容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及周边环境以及家长的指导能力、参与程度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需要,结合孩子家庭信息,赋予家长多重角色,即活动全程的安全员、督查员、保障员;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员、评价员。家长多重角色的扮演,不仅可以弥补教师的时间、精力不足,而且还能将探究实践活动因家长的全程陪同,悉心指导、评价而变得扎实,让教师心里变得踏实。在4年级《油菜花开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学习中,设计家长全程参与到山区、田野、河流等“探险”活动。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用五官感受的石头在课堂上变得不再生冷。课外探究让学习变成快乐、轻松的事。

3、“备学科整合”指将科学教学内容与该年级其他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整合。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这需要教师学会做有心人。如各年级都存在的观察类课程可以与语文学科的观察日记相整合,进行教学设计;结合6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告诉孩子们科学需要见微知著的科学态度;4年级《天气日历》制作可以与美术老师事先沟通,利用美术制作课进行整合设计,完成天气日历的制作环节;结合5年级数学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知识进行《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的相关知识学习等。

猜你喜欢

课外科学家长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家长请吃药Ⅱ
科学拔牙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衰落的科学